03.04 怎樣才能讓小區業主團結起來?

盧重先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在小區裡卻是比較複雜的事。

不過,從本人五年前開始牽頭籌備小區召開業主大會,到被選為業委會委員,又被委員推為業委會主任,至今前後近五年,加上跟其它很多小區的交流探討,總結下來就是兩點:一是小氣裡的正氣必須要樹起來,形成正氣壓倒邪氣的氛圍;二是要在小區裡開展拍“蒼蠅”行動,保持一個良好的居民小區人文生態環境。

客觀地說,本小區就是在兩年前,業主間都是比較團結的。特別是成立業委會後的兩年,業委會組織解決和推動解決了大量的問題,而且舉辦了首屆業主長街宴,小區居民做了可口的飯菜後,都端到廣場上擺出來連成長街宴,很時熱鬧。

在這個期間,業主們通過在“兩群”(QQ群、微信群)裡交流,氣氛非常融洽。小區裡有個什麼事了,大家都會主動的轉發通知,告知。就是鄰里煮麵條差著點鹽巴,在群裡說一聲,馬上有人響應,我家有,來我家拿。或者說我送來給你等等。

但是,由於業委會成員都是義務勞動,特別是首屆成員,大家都不瞭解,時間長了,有的人就不參加會議活動了。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對積極參加付出的人沒有報酬,對破壞小區人文生態環境的業主又沒有有效的制約措施,慢慢地情況出現了變化。在分工推進問題的解決中,也因為沒有制約辦法,任務完成不了的,也沒有任何的處罰辦法。因為大家都是義務付出,就是不完成你分配的工作,你又能怎麼樣呢?大不了我不幹了呢。

經過幾年的總結實踐後,最終還是發現,小區的業主絕不能看吃瓜群眾和看熱門的看客,那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堅起正氣來,讓正氣壓倒邪氣。比如:一業主因為沒有停車位要進停車場,保安要求其登記,這人竟然發飆不登記,還把車堵在出口處,影響了大家的出入。並且此人在群裡還極為倡狂,稱不能拿她怎麼樣。在這樣的情況下,正氣的業主絕對不能當看客,必須對這樣的行為進行譴責和壓制。如果僅是內心裡譴責而不在行動上表現出來,或者僅僅想著業委會的成員會出面解決,卻沒有其他業主的支持,那是很讓人寒心的。況且,業委會成員不一定隨時都會在小區裡的。

其二,一定要堅持拍“蒼蠅”行動。這裡說的蒼蠅,就是平時只會嗡嗡的叫,到處傳播有害信息,沒有真憑實據的懷疑這個,猜忌那個,但是真正有事需要其出面的時候,卻是躲在黑暗的角落裡無影無蹤的。這樣的人雖然是極少數,卻會把小區裡的人文生態環境攪得亂七八糟的。因為如同上面說的,因為業委會成員都是無償義務勞動的,但是在勞動的過程中,推進的效率、效果、工作方式難免會引起一些不同的看法。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說三道四或者胡說八道的,那麼熱心就會抱著“不幹事就不會幹錯事”的心態,再也不願意出來為大家做事了。

要真正能做到上面的兩點,就得在廣大業主間樹立一個觀念或者叫價值觀:一個鄰里關係惡化、小區裡問題成堆、矛盾重重的小區,業主的房產不僅不能保值,更不能增值,只會貶值。二是業委會必須堅持“絕不讓老實人吃虧”的原則。比如說:對於欠費的人,必須堅定的支持物業公司,不能讓其佔到便宜。如果拖欠幾年,最後還得到優惠或者減免,那就會讓老實按時繳費的業主覺得吃虧了,以後也會跟著欠費的,這樣就會讓小區進入到了一個惡性循環地過程中。

更多的經驗交流,請關注“銳眼說小區”,文章列表中有很多的介紹和總結。


銳眼說小區


我居住的小區是我們公司給大家分的福利房,原來上班的年輕大家忙於工作,很少聯繫,見面的機會也不多,就是見面也只是打個招呼了事了。現在人年紀大了,上有老下有小,家裡的事就多起來了,孩子結婚呀,老人過世呀,這都需要有人幫忙了。小區的人就自發的組織起來互相幫忙,誰家辦喜事就大家一起來湊熱鬧,敲鑼鼓扭秧歌好熱鬧的。如果哪家老人過事了,那幫忙的人更多了。居家過日子哪有不求人的?所以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樣大家就能團結起來。聯繫的多了,大家生活的幸福指數就高了。

現在社區比較大,業主也來至四面八方,大家都不熟悉,不認識。要讓業主儘快的互相認識,那就劃分區域,把大社區劃成幾個組,找那些平時有號召力的人來當組長。組長平時就把各家各戶人召集起來活動鍛鍊跳跳舞,這樣慢慢的大家就熟悉了。

組和組之間節假日搞個聯歡,搞比賽,要求家家出節目。只要參與了就有獎勵。我的辦法是否可行呢?



文靜288


物業,成披著合法外衣的黑幫黑社會組織。它具有小區的電價、水價、天然氣、熱力、網絡運營商進樓等等各種攤派費用的壟斷權,具有強權專橫的地位。一些物業大量僱傭社會閒雜人員,武裝化!名曰保護廣大業主,實際是對內專制鎮壓工具,一旦遇糾紛,指派所謂的保安進行騷擾、恐嚇和威懾,惡性事件層出不窮。所謂的物業又是頂層設計的一大敗筆,它並不是業主的僕人,只是開發商豢養的惡狗,它只追求本集團的利益最大化,服務拖拖拉拉,整天絞盡腦汁提高收費或增加五花八門的收費項目,強制性的抬高百姓的生活成本,成為和業主對立的社區惡勢力組織。

要想解決物業病根問題,首先要解決社區自治權的體制性問題,沒有自治權就沒有自己的組織,一盤散沙,任人宰割。掌握了社區自治權,廣大業主組織機構就能有權聘請或驅逐物業,或成立自己社區服務組織。有的社區自治組織還乾的有聲有色,比如不斷有社區自治組織用年底經費結餘請廣大業主吃團圓飯聯誼活動的新聞,成為讓人羨慕的美談佳話!吃飯事小,社區鄰里和諧事大!彌合了一點城市中人與人之間“進屋關門”冷漠孤島的社會現象。也有一些社區自治後自己搞的沒人管、髒亂差的現象,可因地制宜,自己搞不好那就自己聘請服務質量好的物業公司進駐嘛!

關於自治權,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傳統經驗可循借鑑,皇權不下縣。


正直筆尖


團結不了的,一個小區,少則數百戶,多則上千戶。每個業主年齡不同,學歷不同,工作不同,收入不同。怎麼統一?

就拿物業費來說,有的業主收入高,一年兩三千物業費無所謂,有的業主一個月才掙兩三千,當然會嫌費用高。

再比如,有的業主很愛惜自己的電動車,每天要通過電梯運上樓,有的業主會認為電動車放樓道很危險。

還有,有的業主養狗,每天牽著狗在小區散步,而有的業主怕狗,看見狗就煩。

而這些所有的不滿意最終都會變成對物業的不滿意。

所以,只有在賣房子的時候就把小區分開,有物業的和沒物業的分開賣,想有物業的買有物業的一半,不要物業的買無物業的那一半,中間嚴格分割。買了有物業那一半的業主如果欠繳物業費必須要列入失信名單。


尋常巷陌寄奴曾住


永遠團結不起來,因為沒有人敢帶頭,如果實在找不到管治物業的,你應該先教育好自己的兒子,從小就得用心學習,不能急於求成,不能投機取巧,更不能好吃懶做!否則長大了一事無成,就只能去當物業了! 如果大家都按造我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十五年至二十年之內物業會後繼沒人,自動取消 別操心物業被取消了小區誰來管!社會上生性良好的人多的是,只要經過業主面試成功,請誰看門都可以,家門看管得好,業主開心了,說不定還會有額外獎利 如果現在的物業實在沒人管得了,就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再忍十幾二十年,十幾年很快就過去的


辣貝蝦


團結?這個問題太難,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來!


七目aa


小區是社會群體的一部分。是一盤散沙不可能一致。黑惡勢力就是利用人性弱點。敢於欺負社會絕大多人。


BABA61393869


在中國難如登天,不知道物業公司每月給住戶發一萬塊錢能不能團結起來。


手機用戶6929484106


定期召開會議,提建議並抽獎,得獎率在15%——20%,一等獎二百元物品,二等獎100元物品,三等獎50元物品。

小區業主定期文藝活動。


衚衕宰相


業主統一不交物業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