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深度解析《完美陌生人》的另类结构

要探讨这部《完美陌生人》背后所暴露出的种种社会问题,首先我们得先把这部电影看懂。而看懂这部电影的关键之处有二:

一是缕清它讲故事的总体结构。二是缕清它的人物(人设)结构。

当你缕清这两个结构问题的时候,便会发现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无论是其完美的对称性,还是导演对电影娴熟的节奏把控,再或是电影“假戏真演”的技法所诱发的你的深度思考……都足以让我们学习借鉴了。

接下来我们就从电影的结构来细看下这部电影——

一、电影讲故事的结构

如果你看过 57 版的《十二怒汉》,便会发现《完美陌生人》在这两个结构上跟其有很强的相似性——

其一,他们都分三部分:开头、结尾、中间部分。(这不废话吗!哪个电影没开头结尾……各位看官稍安勿躁,听我说下去)我们如果去除了《十二怒汉》开头和结尾两部分,那便是个“独幕剧”,一帮人围坐一桌玩了个“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完美陌生人》玩的则是“真心话大冒险”),从而暴露出了每个人隐藏的秘密(或者说隐私)。等于电影的开端和结尾起了个开门迎客,关门送客的作用。

▲电影《十二怒汉》剧照(1957)

其二,他们都是群戏表演。什么意思?就是电影主角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自然也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了。《十二怒汉》演的是十二个陪审员,《完美陌生人》则是三对半夫妻。此类电影没有清晰的主角配角,但不代表没有故事主线和讨论主题。前者的十二个陪审员谈的是一个小孩儿是否有罪的问题。后者则是玩了场游戏。

▲电影《完美陌生人》剧照

好啦,我们讲完了两个电影的结构相似性,先看其一:是不是说结构相似就代表两个电影的讲故事结构完全相同了呢!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吧!

我们来看,如果说电影开端和结尾单单起到了“迎客和送客”的作用,那自然去了也不会影响故事的主题和思想。《十二怒汉》便是如此,“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这话不说谁也不会忘记自己看的故事是什么。可《完美陌生人》不同,如果没有那一头一尾,将完全会成了另一个电影,主题也会完全不同了。

那么到底这前后加起来不到十分钟的开端与结尾发生了什么呢?!

先来看下面三张图片▼:

第一张发生在开端 5 分钟左右(也就是众人聚餐前);第二张发生在结束五分钟左右(也就是众人聚餐后)。注意,这两张图片显示的是满月。第三张则是发生在电影中间 1 小时 27 分左右(也就是聚餐中),注意,该图片显示的是月食(月亮被挡住了)。

有人会说了:这有什么蹊跷的呢!不就是个自然现象吗!

问题就在于此,那几分钟的结尾和中间那一个多小时的内容是矛盾的,换句话说:月食过程中发生的事跟月食前后发生的事完全不搭。

▲注:所有月食后和月食中发生的事都是矛盾的

要不是还有个开端五分钟跟结尾相呼应,估计我们都得糊涂了——没错,开端和结尾两部分遥相呼应,告诉我们一件事情:中间那部分发生的事情,也就是那个“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根本就没玩起来,那些矛盾冲突根本就没发生过。

那么中间那一个小时根本没发生的事情讲了什么,剧中演员借 Pink Floyd 的一张专辑名道破天机——《Dark Side of The Moon》(月之暗面)。没错,中间那段戏讲的是家庭背后那些我们在台面上所看不到的秘密——从婚外恋、到网恋、到性取向隐藏,再到婆媳、母女矛盾……

意大利电影自古就有“新现实主义”的基因(这个“新现实主义”包括外在的现实和内在的现实两部分),但这种借月食将“内在的真实”夹在“外在真实”之中的电影结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好啦,以上便是我们从这种讲故事结构中所能解读出的第一层意思。那么有没有第二层意思?我认为有!(本人不敢断言,所以看官勿拿“过度阐释”来喷,那只是这种结构给本人带来的主观感觉)——

我认为导演在暗示:其实剧中每个夫妻甚至每个人对彼此的秘密都心知肚明,即便在实际生活中那些秘密和矛盾并没有被挑破。

先看看上面这组图片每个人的表情,再想想我们自己身边的人,难道我们真会相信人都那么笨?相信秘密是因为不知?与其说不知,倒不如说不想知、不想挑破矛盾罢了!为了家庭、为了面子、为了共同利益,大部分人宁可委曲求全,一起去维护谎言、隐藏阴暗面。这便是现代家庭的实情,当然,你也得感慨:意大利人跟中国人真像!(唯一不像的地方大概也就人家电影水准了:)

不扯远了,再来看人设结构吧。

二、电影的人设结构

好的电影从来就不会浪费一句台词,即便是像意大利这种擅长叽里呱啦说话的民族。

说这个是想提醒大家:千万别在《完美陌生人》中大段的台词对话中打瞌睡,因为那些人物背景以及性格全藏在人物对话里了!

我们就拿电影全片出现的第一对夫妻为例——

上来第一句台词我们就能得知:女的是个兽医,性格淳朴、心地善良;从后面的戏份我们又依次能看出男的是个开出租的,赚钱不多,工薪阶层,爱慕虚荣、油嘴花腔,爱投机占小便宜(从他不接电话的借口是怕人家找他替班便知)……注意,所有这一切都是从角色不经意的聊天中得知的。错过了一句话,可能就少明白一个点。

以此类推,我们能从对话中了解那个整形医生夫妻的背景(穷小子娶了富家女);了解那对都好几年没有性生活的夫妻背景(工薪阶层,男的是个妈宝);了解那个没带“女友”来的胖子的背景(学校老师,同性恋)……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这么累,不漏一句台词的搞明白每个人物角色的背景呢。显然,你只有搞明白所有人设的背景才能知道导演的用意——

没错,导演是在尝试覆盖各个社会阶层——从路边的水果贩子、出租车司机,到个体户、公务员,再到中产阶层那些什么心理学家、知识分子……

为什么要在人设上建立这种结构呢?显然,我认为这种行业、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便是家庭矛盾、性别歧视乃至性取向歧视的根源。细品电影中的每个人物,你会发现他们的性格都是由其职业决定的,而其职业都是由其社会地位决定的,电影故事中的戏剧张力和矛盾冲突便是这种不对等的社会地位碰撞后的结果。

纵观这部意大利商业喜剧片,纵使撇开那些电影涉及的社会话题不说,光是人家娴熟的电影技法,其可圈可点可学习的地方也太多了。

不如就此止笔,带着对电影宏观结构的掌握,带着对自己身边家庭问题的思考,再把这部电影看一遍,也许我们能获得更多启发。

本文属于【星期五文艺】原创文章,如需合作请联系我们。

更多经典电影解读,经典文学导读,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