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大雪」來臨,古人都有哪些過冬神器?

本篇文章來自來自 工藝中國,沒空調,沒暖氣,一起來看看聰明的古人如何過冬呢?

大雪節氣到來,意味著鵝毛大雪盛起,冬天的氣息很重了。在北方較為寒冷的地區,人們可以在冬季享受暖氣帶來的溫暖。

然而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又是靠什麼“裝備”度過漫長冬季的呢?

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烤炭火,烤火的器具“火盆”,也是大有講究:依據材質和使用者身份的不同,有銅質、鐵質、木質甚至是琺琅器。

在但在過於寒冷的地區,僅靠火盆烤火,效果甚微,所以,久而久之,人們烤火也烤出了各種“新意”。

燻 爐

燻爐也稱香爐,是古人冬季室內取暖薰香常備之物,內放置炭火或香料,外有大量開孔,以充當“暖氣”之用。

這些燻爐多為金屬或陶瓷質地,造型美觀別緻,實用觀賞兩皆宜,後來成為不少文人的把玩之物,甚至出現玉質香爐和翡翠香爐。

而燻爐之外還有熏籠,工藝精美,有青銅鑾金,也有掐絲琺琅,大者可至一米多高,重大數百斤,如今在故宮博物院“三和殿”等殿室中,皆有熏籠成列。

手 爐

手爐的體形相較於燻爐顯得小巧許多,可以捧在手心用來取暖,相當於現代的“暖寶寶”,外殼上多有雕刻裝飾,十分玲瓏精緻。

而它最吸引人的當數花紋紛繁的爐蓋,作為散熱之用,鏤空雕刻的爐蓋眾多紋形,與爐身花紋相得益彰。

關於手爐,白居易曾寫詩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足 爐

足爐可以說是現代暖水袋的雛形,器形呈扁狀,以銅製為主,內可灌熱水,既可烘暖足部,也可以隨身攜帶或放入被中。坊間又稱足爐為“腳婆”、

“湯媼”。黃庭堅曾有詩說:“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

雖然古人並沒有“高科技”取暖設備,但卻以超凡的智慧和技藝,創造出諸多精妙的“過冬神器”,在保證實用性的同時,更將傳統工藝中的點滴精華運用其中,誕生一件件不可多得的工藝美術精品,無不令人折服。

有待互動

南方人都用過哪些過冬神器呢?歡迎在評論區舉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