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貓
從去年10月底,我每天都摘抄一句詩詞或名言發在QQ上。這算是我給自己培養的一個小習慣吧!
其實從初中開始就很喜歡記錄自己感興趣的名言,詩詞或者小說段落。不過以前只是斷斷續續的記錄,看到特別感興趣的,才會記在本子上。
每次看到寫的特別好的文字,都會佩服怎麼會有人寫的那麼好,然後忍不住想記錄下來。
我不希望這麼優秀的內容被我遺忘。特別是古詩詞中的千古名句和一些名言,真是百讀不厭,每次都能夠從中讀出新的感覺。
就像我少年時很喜歡的蔣捷《聽雨》一樣。“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空明。”
還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當年只覺得這句話很貼合心情,但無法體會其中的深意。現在卻覺得“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真是十分貼切。
至於摘抄一個月帶給你的變化,可能是瞭解到世界上不同的想法,然後知道世界上有如此多精彩絕倫的名言或詩句。
摘抄給我帶來的變化是,以前我是被動的去接收周圍所帶給我的信息,從中提取我覺得有用的,或我覺得有趣的內容,這是一個很被動的狀態。
而摘抄則是我主動去了解我感興趣的東西,我能夠因此接觸到更多不同的想法。
如果我願意,我可以去了解這句名言或詩句的作者,作者出生背景和他的生平經歷,他在什麼樣的情景下寫出這首詩,以及他這首詩在文學上的地位。
所以你完全可以從你摘的內容,去引申瞭解到更多的東西。別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你所瞭解的東西產生興趣了。那你就可能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個人建議,摘抄是作者的想法,你也需要對摘抄的內容有一點自己的看法。
盡信書不如無書,你不能所有都信,但也不能所有都不信,你需要有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判斷,你需要用你自身的經驗和閱歷去驗證,作者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
所以從這點而言,看經典作品,抄經典的語句,是最省力的方法。
因為經典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大浪淘沙所遺留下來的精品,是經過無數人的選擇,具有一定共性的作品。
所以能讀原文,最好讀原文,不要看太多解說經典的文章,因為只有你自己看過原文,你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本意。個人認為沒有看過原文,很容易導致斷章取義的出現。
不知道現在你有沒有在做摘抄,希望你能夠堅持下去,無論別人說的再好,你都需要自己去親身體驗一下。
我堅信只要認真對待一件事,你的付出終有收穫。而你付出的程度和你能夠得到的改變是息息相關的。
大多時候重要的不是空想,而是實際去做。這樣你才能夠在做的過程不斷調整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姚七絃
作為一個曾經連續堅持抄寫365天的人,我來現身說法一下。
(1)成就感
想想好像除了喜歡一個人以外,真沒堅持過一件事這麼長時間,所以就像上學時候得到獎狀一樣,雖然只是一張薄薄的紙,但每每提起來都感覺特別自豪。(堅持365天那次是從17年的9月底,到18年的9月底,後來就都是斷斷續續的了。附:抄寫第100天和300天時發的朋友圈)
(2)積累
上學的時候很多語文老師都會要求我們有摘抄本,用來積累好詞、好句,當時根本無法理解。直到開始抄寫才發現,經過長期的積累,你的遣詞造句、文筆,甚至說出來的話都會不一樣。我們總以為寫下的是一個個字,寫完了就沒有了,但實際上,很多東西會留在你的腦袋裡,你的潛意識裡會有這些東西,當需要的時候,這些就會被調動出來。當然,如果可以時常翻閱,這樣就更好了。
此外,摘抄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精進手段。不斷的摘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刪選的過程,當你對比你前後的抄寫時,你會發現,最開始抄的一些東西內涵往往不如後面的。不間斷的抄寫、刪選、模仿、超越,過程雖然緩慢,但卻是可以深深烙印下的痕跡。(附:有好長一段時間,照片都是這樣的,現在基本都刪掉了)
(3)練字
對於“練字”這一點,我自己倒是沒有太大的感覺,是一起打卡的小夥伴說的,說我的字寫的越來越好了,我當然很受用的接受了。也沒準是我的拍照技術好了。
(4)幾本寫滿字的摘抄本
我現在寫完了2個整本的筆記本+若干頁是散紙,開始是用那種帶皮的筆記本的,後面因為感覺有點貴,就放棄買那種本子,改用可拆頁的了,這樣拍照、記錄、隨身攜帶都比較方便。
(5)享受心流
在這個快節奏的網絡時代,很多時候會很浮躁,這是我最直接的感受。每次寫字的時候,我覺得好像空氣的流速都變慢了,特別安靜,心也特別平靜,這是鍵盤打字永遠無法達到的效果。
(6)認識新的朋友
這算是額外收穫,如果是自己進行摘抄,估計會有一些枯燥,所以,在打卡社群跟一群人一起,體驗還是不一樣的,可以一起分享收穫,也可以一起解決問題。
寫到這才發現,最近這半年很少摘抄了,說實話當時自己也沒想到可以堅持那麼久,也沒真的希望去收穫什麼,只是想找點事情做,然後就做了。至於結果,說出來的都是表面的,而真正的收穫只有做了才會知道。
最後分享一句很喜歡的話給在看這條回答的你,“最怕不甘平庸,又不願行動的人”,你是這樣的人嗎?
書不白讀
2018年有三個多月的時間,搬到了一個沒網的地方居住。
那時候正是《延禧攻略》大火,身邊人都在討論這個劇,奈何沒網,流量也不夠,有時候還會關了流量,就怕被用完。
下班以後大把的時間,無處安放,無處揮霍。
住的是個很舊的老房子,我每天至少拖一遍,沒洗衣機,所有東西都用手洗,沒事幹就洗衣服,再不然洗腳,穿一天的衣服也拿來洗。
時間還是沒法過,還是走的很慢。
然後就瘋狂閱讀,寫東西。
每看完一本書,都會做筆記。
事實證明,那段時間,真的是我工作以來過的最心靜最充實平和的日子。
讀完《自控力》、《人間失格》、《人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流星雨》、《斷舍離》,還有魯迅的《狂人日記》,以及毛主席的《論文藝》。
最大的好處就是,通過摘抄,加深了記憶,偶爾也會翻閱,這些東西就存在了我的腦子裡。
事實上,我去年也看了很多書,比如《深度工作》、《非暴力溝通》、《阿泰勒的春天》、《杜月笙傳》等。
同摘抄過的那些相比,這些沒摘抄過的在我的腦海裡慢慢淡忘,完美符合記憶曲線……
哪怕當時我覺得醍醐灌頂,千載遇知音,它還是慢慢淡去。
真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摘抄真的好。
澧兮姑娘
會有改變的,真的!會變得心平氣和、不浮躁,這是我的最大的感受!不過我是白天看書摘抄!我看書筆記已經堅持小半年了,因為怕自己不能堅持,還給自己做了一個計劃和一個每日打卡的表格。
一個月沒見面的朋友看到我都說我變了!
捷捷丫頭19
有些事情,堅持一個月的效果很小很小,小到幾乎感覺不到。堅持三五年,你就能有比較明顯的感覺了。
我從小喜歡看書,但懶得寫筆記和摘記,但是幸好記性不錯,小說故事類的,基本都能記住重點。有一年兒童節我爸給我買了十萬個為什麼,我能一字不差完整地背下前面二十幾頁,驚呆了我的小叔叔。
但是總的來說,看書很慢,閱讀量也不多,充其量在同齡人當屬於中間偏上一丟丟。
我記筆記已經有五年左右。
現在最常用的三本,一本書看雜誌或者其他雜七雜八內容的筆記,一本書讀書筆記,一本是追劇筆記。
總結一下筆記的好處:
1.加深印象,不容易忘。
2.便於總結和回顧。
3.便於知識體系管理。
4.提高閱讀質量,便於內容輸出。
5.筆記累計的成就感可以促進自己有更多閱讀。
圖中是讀書筆記的本子。今年使用已經過半了。上個月開始嘗試電腦記錄 ,因為眼看著本子越來越多感覺會比較佔地方。而且紙質的摘抄不便於隨身攜帶。電子版摘抄現在只是嘗試不知道能不能做下去。可能還會回到紙質版。
但是摘抄和筆記這件事一定會繼續做下去。
如果你也喜歡小說,點擊上方關注我,和我一起閱讀經典好書。
煨灶貓拖醬瓜
我記憶最深,堅持時間最長的一次摘抄就是大學的時候為了過英語六級的時候的那一次經歷。當年,因為第一次考試六級的時候,分數不達標不過,就認真對待了第二次的備考。我備考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閱讀文章裡面有一些很美妙的句子或者短文,於是就開始摘抄。摘抄堅持了三個月的時間,那段時間我自己覺得自己的進步是最快速的,對於自己的提升也是最快的。
01、摘抄是一個把知識內化的過程。
在我們閱讀或者讀書的時候,都會遇到打動自己內心的文字。那種觸動有時是很膚淺的,可是通過摘抄,我們可以把這個觸動或者說是理解把它更加深入思考,從而把知識內化到自己的大腦中。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就會把句子的語法,句子的表達效果都想一次。在自己下筆寫的時候,我就知道該如何寫,該如何進行調整,寫出來的作文就可以符合英文的表達規範和要求。
02、摘抄會使得自己內心沉靜。
摘抄的時候,人會一邊思考一邊摘抄。這個過程,自己的內心會逐漸沉靜下來。原來很多你記不住或者是思考不明白的地方,你都會在這個心靜的情況下逐漸地想明白了。有些知識你平時怎麼思考都有點琢磨不透,但是我自己通過簡單的摘抄,在筆尖寫出來的時候,你的思路就能打開,逐步地理解透徹知識並牢記。
03、積累了大量素材。
在摘抄的時候其實也即是素材的積累。素材積累中重要的部分就是金句的積累。無論是自己寫作還是考試的寫作,如果能在作文中恰當的插入幾句金句,你的作文就會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素材的積累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時間去積累的。通過摘抄把觸動你的句子寫下來,同時也要不斷地反覆地看,到了你用的時候就可以快速地進行運用的上。
正壹富華老師
記得上初中和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都會讓我們每個星期做摘抄,把一些名人名言或者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在上面,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項作業了。
抄完之後,我們還會在早讀的時候,大聲朗誦,沒事的時候翻翻。慢慢地,這些句子就在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到寫作文的時候就不自覺地用上了。
上了大學後,老師沒這個要求了,但是我依然保留著這個習慣。摘抄的時候,心特別靜。
後來,工作了,就很少做摘抄了。等到寫文章的時候,就發現有很多明明在嘴邊的詞語,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得靠去百度才行。甚至,有很多當時特別打動自己的內容,後面都忘記了。
其實,做摘抄的過程,就是再次鞏固加強記憶,防止遺忘的過程。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
H.Ebbinghaus
)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案例:有人做了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
如果我們看完書,不做摘抄,那麼一週後大腦記住的內容只有13%,剩下的都被遺忘了。
所以,當你堅持摘抄之後,不僅可以加深對內容的記憶,還能積累自己的素材庫。
而且,在摘抄的過程中,我們會進入一個心流的狀態,不再浮躁,焦慮,糾結,盡情享受當下的美好時刻。
小小芬達
不說別的什麼改變,光是字肯定是比以前好看多的。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摘抄多了腦裡多少都會有些記憶的。
以前生病時住院時,和我同一個病房的阿姨是學校的員工,她可以從學校的圖書室拿很多雜誌~小說給我看,不要說每天都摘抄優美段落句子會有什麼改變,只要是在看書時看到好段好句在心中留下印象的,都會有些回憶的,現在有些句子還記得很清楚的:如席慕容的詩句: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
古詩詞中的佳句,其中有幾句記憶也很深刻:
三月景,易醉不易醒;
殘花🌸醞釀花兒蜜,
細雨☔️調和燕子泥。
看,多美的對句詩。
讀書的時候,語文老師也讓我們自願每天摘抄一篇新聞稿或者寫一篇小文章,自願給老師批改點評,當時班裡的女同學積極些,都自願抄點文字出來,也願把自己的摘抄本給語文老師批改;其實老師都是為了我們寫作文時心中有“料”。
現在有手機了,不用拿筆摘抄了,在網遊時看到好的段落,截屏一下就可以了,只是有時截屏了也沒空看……
小溪若嵐
對於一件事,是否能堅持長久,不是憑熱情,更重要的是興趣!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練習寫日記,一直到大學畢業,到結婚生子,我都筆耕不輟。
平時,不管是看電視,看書,還是走在大街上,路邊的廣告語,能撞擊我心裡的文字我都記下來。有時為了一個優美的句子,一句深入人心的臺詞,我會手舞足蹈半天,有時為了一段溫情的話語,也會淚流滿面,慟哭不已,我把這些美好的文字都裝進記憶裡,融入自己的寫作裡!
那種對寫作,對文字的熱愛,是靈魂深處的舞蹈。
我要用文字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不管是在高峰還是在低谷,不管人生得意還是失意。
我記錄保存的筆記,足足有五大箱子,他是我生命中最珍貴的寶貝,等到白髮遲暮之時,坐著搖椅在院裡曬著陽光,和老公分享這一路走來的各個故事,或給兒孫講講年輕時的故事,該是多麼愜意的事啊!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中國文學千姿百態,那種落筆成畫,落地生音的美,多少人能體會!
還有帶給我們靈魂的昇華,對世界萬事萬物的認識,增長我們的智慧。
生命不止,筆耕不輟!
愛好文學的朋友,可以共同學習!
聽山裡來風
每天的晚上做摘抄,對於一個人來說,肯定能帶來收穫的。
首先,你因為每天都要做摘抄,那麼證明你是有去做閱讀,或者做其他的功課的,不然你也不能隨便摘抄幾句吧。所以你因為摘抄,閱讀相關的書籍,或者在閱讀文章時,你肯定會多留意,閱讀到優美的句子時,肯定會記錄下來。
我認識一位姐姐,今年46歲,她堅持每天分享一句讀書摘抄至今已經830天,她會把摘抄轉發至社群裡,分享到朋友圈裡,她說每次轉發一次,就又再次把這句摘抄背一遍,又再次加深了印象。在她自己的素材庫裡,如今就已經有830句讀書摘抄的金句。她說很多時候,自己在寫文章的時候,都會運用到裡面的這些金句,跟人家溝通時,也都可以運用得上。
就像我自己,每天在朋友圈分享一則小故事,如今雖然才堅持了78天。起初多次想放棄,但是後來還是堅持下來了,最近在寫文章時,這些故事就常常可以直接拿出來引用;有時跟朋友溝通時,也會引用這些故事,跟朋友分享一些經驗。
所以,你有這個想法,非常棒,去做,一定要堅持把它做下去,不只是要做一個月,還要做一年,做三年,當你堅持去做去分享時,相信我,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