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看守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述

系统设计采用全网络IP网络音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稳定、可靠的IP网络摄像机产品,实现对拘留所全方位动态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探测,提供丰富的应用功能,为拘留所狱政管理者提供实时现场图像和事后查证的依据。

二、 需求分析

音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某拘留所智能信息化建设系统的主要部分,按照“总控+分控”二级管理方式进行监管:即在拘留所内部设置一个总监控中心,总监控中心可以任意调看拘留所范围内的任意一个监控点视频,总监控中心设立在管理楼首层。在综合楼设立应急指挥中心,供领导远程调阅视频指挥处理警情,在拘室楼设立分控中心,位于一层值班室内,该分控中心可由总监控中心分配权限后,可调阅权限范围内的任意视频。

IP网络视频监控前端设备,根据不同监控区域选择不同功能参数的监控摄像机,所有IP网络摄像机的供电均由接入管理楼UPS电源及变配电设备供给;音频监听前端设备采用专业监听头和IP网络对讲终端监听两种方式,监听头的音频信号接入就近的摄像机与视频信号同步,IP网络对讲终端监听的音频信号通过安防集成平台与视频监控联动同步。

视频监控系统与手动报警按钮、周界电网报警、门禁、拘室对讲、广播等系统实现联动。当发生报警时,现场摄像机图像自动切换显示至电视墙主显示屏,同时总中心音视频存储设备实时录制报警现场相关音、视频资料。

录像存储系统采用总监控中心集中存储方式,采用H.264硬件压缩格式,支持H。265和H.264视频压缩协议。监控录像图像保存时间不低于30天,报警音视频资料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可转存刻盘永久保存。监控中心具备紧急报警自动录像的功能,配备报警存储服务器自动抓取报警时段的录像图像。

监控系统图像标准:监控图像支持1080p的高清图像。

能提供接口与其它监管系统、政务系统进行无缝整合,形成拘留所信息化集成平台。开放代理服务的调用接口,为全省拘留所系统建立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打下基础,通过代理服务器,经过身份认证后,让代理服务器对外提供音频、视频代理转出服务,也可通过代理服务器将外系统的控制信息传达到监控系统。

拘留所内全部使用高清网络数字摄像机,室外区域使用一体化红外网络摄像机或高速球型摄像机,室内采用红外半球网络摄像机。个别重要区域采用带智能分析功能的网络摄像机。

室外摄像机采用电源、视频防雷器,室内摄像机不使用。

三、系统设计

音视频监控系统采用IP网络视频监控技术,供电采用集中供电方式进行供电,DC12V或AC24V供电。

总监控中心完成对数字监控系统的管理,包括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管理、电视墙管理、报警管理、流媒体转发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同时完成本级客户端和视频解码器所需要的媒体流的分发,以及分控中心视频浏览媒体流的分发。视频监控系统整体架构采用C/S模式,即一个总监控中心作为服务端,两个分控中心作为客户端访问服务器获取权限内的所有资源。

总监控中心之外,在拘室楼、综合楼部署分控中心,所有视频、对讲、报警数据全部集中传输到总监控中心管理、存储。二级分控中心需要调阅视频时,均由一级总监控中心转发数据,调阅视频数量及范围有其自身权限决定,用户权限可精确到控制单个摄像机。当发生报警时,报警信令直接到达总监控中心,同时转发给具备接警权限的分控中心,做到总控与分控中心同时接警,也可按优先级高低优先接警,警情过多少优先级高低报警信息会优先弹出,这样可有效提供共同协作,互相管理的工作机制。总监控中心及两个分控中心均可接受前端对讲请求,亦可对前端进行监听。

详细监控布点表如下:

前端摄像机、监听头、对讲布点:

安防系统网络拓扑

四、网络带宽/传输码率设计

监控系统全部采用网络高清摄像机,为达高清效果,建议每路4Mbps码流上传总监控中心。由于拘留所内部采用千兆局域网组建监控网路,每路占用带宽约3-8Mbps,码流可调,考虑到既要保证1080p有效画质,同时要考虑磁盘占用空间,本方案中高清网络摄像机上传码流按4Mbps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