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高考:5258名優秀考生與一本大學擦肩而過!志願填報絕不可草率!

轉眼間又到大學開學季,大多數高考學子準備開始新的大學生活。回想2018年高考,帶給高考學子的或喜悅,或遺憾,一切已成為過去,無法更改。2018年山東省高考500分以上高分生落榜5258人,其中不乏600分以上考生41人。看著這一串串“刺眼”的數字,讓人揪心難過,為5258位高考學子感到遺憾!

十二年的“寒窗苦讀”,高考前300多個日日夜夜的鏖戰,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和汗水,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大的遺憾,“高考志願行”粗淺的認為,無外乎以下三大方面的原因。

就業壓力傳導的“名校”情節

全國每年高校畢業生及復轉軍人等高達900多萬,而各種就業渠道能夠提供多少就業崗位,就業崗位供需矛盾極為突出。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多數高考學生、家長在填報志願時,往往把將來的就業放在首要位置來考慮,認為只有考上“名校”,讀熱門專業才能找一份好工作,加之社會上對“名校”的熱捧,在高考學子的心中潛移默化的形成了“名校”情節。

高考志願填報沒有“量體裁衣”

對高考成績較好(以山東省500分以上為例)的考生來說,在填報的第一志願院校“衝”一下“名校”無可厚非,只要不是盲目的“衝”,在第二、第三志願院校就需要“穩一穩”,在最後的兩個志願院校就必須“保一保”,可以選擇相對“冷門”的院校,要留有可迴旋的餘地,要保證有學上,不能落到下一批次,做到“熱”、“冷”結合。一定要把自己的“位次”作為第一比較因素,高考分數、分差作為輔助因素來參考。選擇的院校“高低合身”,就不會出現落榜的尷尬結果。

志願規則、大學專業知之甚少

參加當年高考的學子平時沒有時間考慮填報志願的知識,對大學、專業瞭解得不夠多,不深入、也不細緻,只是在高考結束後才開始,有的甚至等到高考成績公佈後才腳忙手亂的翻閱資料,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裡,要透徹瞭解大學、專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家長沒有給孩子當好“參謀和助手”,對志願規則、大學專業、招生簡章等知識沒有提早學習,沒有吃透、讀懂、弄明白,倉促上陣,臨時抱佛腳,很容易造成被動局面,影響高考志願的填報。

以上只是“高考志願行”的粗淺分析,希望2019屆高考再不要出現因志願填報而滑檔的情況。對於滑檔你是怎麼看的,歡迎評論。

關注“高考志願行”,關注高考,瞭解大學,解析專業,助力學子,我們並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