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秦國可以打敗仗很多次,但六國打一次敗仗可能就會死,原因如此

秦國在統一六國時奉行的是以戰養戰政策麼?秦國是不是像我們想的那樣貧瘠,只好通過搶劫去打仗? 秦國為什麼不破產?

秦趙長平之戰,兩國都是在賭國運,傾國之兵、拼盡全力。趙國把防備匈奴的長城軍團悉數調來,孤注一擲,秦則徵15歲以上男子參戰,這也是如果不成功便斷子絕孫的態勢。

秦國打仗有一個規律,很清晰明顯

戰爭大多是從秋九月農閒時發兵,在次年正月力爭結束戰鬥。儘量把戰爭控制在五個月以內,因為要下面就要開始到種田時間了。九月發兵是因為五穀入庫、冬小麥已經種完,賦稅全部收齊,財政上這個時候最有盈餘。正月罷兵的考慮是把戰時徵發的大量預備役散回鄉裡,為春二月最緊張的“種時二旬”做準備。秦國另一個農忙的時間點是夏四月第二十日前的“治苗時二旬”。秦司空律規定,這兩個時節都要讓服徭役者回家務農,由此可見,秦國的糧食積累應該是很多的。

長平之戰中,秦軍的考慮,五月能從長平拿到成熟的冬小麥來補充,緩解後勤壓力,但同樣會給給趙國製造更多後勤壓力,對秦趙兩國的負擔都太大了。

秦昭王親去河內郡各賜民爵一級,徵發15歲以上的河內男子增援長平軍。秦國的後勤基地往往隨著戰爭勝利而延伸,這次秦國舉國下了血本,上百萬人次的千里饋糧,秦昭王還親自徵調了所有河內,河東之地的壯丁上前線,此戰的消耗是極其驚人!

《史記·秦本紀》中,秦孝公二十年,至秦昭王五十一年,不到一百年,秦國打了五十三仗,平均不到兩年一次,有的戰爭規模很大,伊闕之戰,華陽之戰,白起攻韓,長平之戰。秦國戰力雖強,但並沒有強太多,像趙國這樣的中型國家都可以和它硬頂,長平之戰雖然趙國最終慘敗,但秦國自己也元氣大傷,何況趙國當時如果不是用人失誤,至少可以頂得秦國受傷更大,秦國哪有餘力併吞六國?

為什麼秦人沒有戰爭破產?

資源豐富

首先秦人並不貧瘠,六國之中秦國的資源是最齊全豐富的。玉石,丹砂,銅、鐵,這些重要資源都有。境內丘陵眾多,竹木燃料豐富。《漢書·食貨志》鄭、雍、夏陽、隴西。漆、都設有鐵官,這些都是在秦地。天水、隴西、北郡,上地這些地區適合養馬,秦國的土地裡有大片草原,秦國畜牧業和由此帶來的戰馬優勢在六國中時名列前茅的。秦國最有戰略眼光的暴富基礎是蜀地,修建都江堰,秦國能統一,巨大的源源不斷的後勤保障很重要。秦國取得巴蜀,有了糧倉、資源和國家戰略縱深,併為後世秦軍東出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後勤保障。而關中地區修建的鄭國渠,"渠就,…灌溉滷之地四萬與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兩大農業區為秦國統一事業產生了重大影響。天下貿易中樞的魏國崩盤,秦國的東郡取代魏國的天下集散性中心的地位,秦國控制了整個黃河中上游水道是個絕大的貿易優勢。

農業基石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獎勵墾荒,《漢書·食貨志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把原來百步為畝的阡陌和每頃田的封疆改成了240步為一畝,《商君列傳》商鞅說"努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收為孥"。大家只能種地,經商就坐監獄吧! 這些措施的長期執行--商鞅的大畝制,授田制其實保證了國家地稅收入,增強了國家財政力量。

前進基地和修路

秦的丞相范雎的政策是,"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則王之尺也",每佔一地都是採用強制移民,秦出其人,赦罪人遷之,趕走原住民,這樣其實秦國的前進基地一直在前移,為前線保證兵員,甲兵和糧草離戰場不會太遠,免得運輸勞頓。

《史記·秦本紀》:"(秦昭王)二十一年,錯(司馬錯),功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部,楚王走","二三十年,蜀守若巫郡,以江南為黔中郡","三十四年,秦怡魏韓上庸地為郡,南陽免臣遷之"。

和今天中國人一樣,秦人更愛修路,資源只有流通才能變成財富。為戰時提供糧草,設備,士兵,交通很重要,甚至可以決定戰爭的成敗,從秦人留下的秦直道,商洛山中秦人的有軌道路就可以發現秦人的嚴謹和熱情。《漢書·賈山傳》:" 秦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江湖之上,濱海之觀必至"。甚至孟嘗君逃離秦國時,因為秦國的大道修的較好,孟嘗君逃離的速度很快,以致秦昭王反悔後,都沒有追上他。

統一不是偶然

秦國的統一戰爭放在今天也會使很多國家破產,支撐不起這樣的長期消耗。勝利者不要光看熱情,財力的支撐才是最關鍵的,能打能扛才是第一。秦國極其注重國內資源的積累,秦國可以打敗仗很多次,但六國打一次敗仗可能就會死。自商鞅開始,張儀,魏冉,範睢,蔡澤,呂不韋,李斯一干超級強臣改變了天下的局勢。在政治制度上的變革,逆轉了秦國在文明邊緣的局面。

其實早在到秦滅六國戰爭的30年前,秦國的經濟已經明顯高於任何一個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