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平潭

姓名:平潭

英文名:Pingtan

别名:海坛岛、岚岛、麒麟岛、海坛

民族:汉

电话区号:0591

邮编:350001

车牌代码:闽K

语言:闽东语平潭话,普通话

人生座右铭:福山福水福州游

最喜欢的花:茉莉花

最喜欢的树:榕树

最喜欢的水果:福桔

家庭情况

监护人:福州

家庭成员:

8个乡:白青乡、 屿头乡、 大练乡、 芦洋乡、 中楼乡、 东庠乡、 岚城乡、 南海乡

7个镇:潭城镇、 苏澳镇、 流水镇、 澳前镇、 北厝镇 、平原镇 、敖东镇

子女数量:42万人(2017年常住人口)

家庭住址:平潭,简称“岚”,俗称海坛,位于福建省 东部,与台湾隔台湾海峡 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 最近的地方。

住房面积:392平方公里(陆地)

家庭收入:230.83元(2017年)

身份证

“ No.2 我的成长经历”

成长经历

平潭县,因主岛海坛岛适中有一平坦的巨石,俗称“平潭”。据平潭县平原乡南垄村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证,平潭远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据民国《平潭县志》引《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州府志》:唐为牧马地,宋初置牧监,不久撤销,允许岛民耕作,并增兵驻守。公元1059年(宋嘉祐四年)在钟门(今属苏澳镇)设巡检司,掌管海上巡防。明洪武年间,为防备倭寇袭扰,强迫岛民迁徙内地,致使岛上百业荒废,满目疮痍。此后,又因数度“禁海”、“迁界”。直至公元1727年(清雍正五年)禁令解除后,渔业生产与海上运输开始复苏。公元1851—1861年(清咸丰)以后,平潭成为福建对台贸易主要口岸之一,社会相对安定,渔、农、盐、商等业有所发展,文化教育渐兴。然而,平潭长期未能独立建制,历代政府只重屯兵固防、设卡取税,对经济、文化建设投入甚微,因而,始终未能改变平潭落后封闭的状态。公元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福清县海口东城的援剿镇改为海坛镇,公元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移镇驻平潭(今潭城),公元1730年(雍正八年)设县丞,公元1798年(嘉庆三年)置平潭海防厅,属福州府。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平潭获准建县后,时局动荡,匪乱如毛,加上瘟疫蔓延,民众难以安居乐业。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和伪军多次窜犯平潭,抢掠劫杀,导致百业凋零,民不聊生。解放战争爆发后,平潭又陷入困境,直至1949年9月16日全境解放。

“ No.3我家的美景”

平潭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平潭县境内有名称的岛屿126个,岩礁702个。宽阔的海域与外海大洋相连,众多的岛礁点缀其间,使海岛自然拥有秀丽迷人的海域风光。主要景点:龙王头海滨浴场、坛南湾、三十六脚湖、崇台观日、海蚀拱门观潮、片瓦仙踪、指动石、南寨石林、琉球国驸马墓、新石器时代遗址3处、半洋石帆、东海仙境、王爷山、君山、将军山、海坛天神、长江澳风力发电站。

澳前台湾小镇

“澳前台湾小镇”是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两岸共同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

平潭石牌洋景区

只有两片像船帆一样的东西立在海中央,你见或不见,它都在那里。这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这一奇特和壮观的景象颇具震撼力,值得去瞧瞧。

石头厝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古老的民谣诉说着平潭岛前世的寂寥。平潭岛上多产花岗岩石,于是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建造房子。碉堡般的石头厝,以古朴亘古的身姿成就了布景般的原生态景致,它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海岛祖先“斗天战地”生存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海岛儿女打拼世界的浓浓乡愁,也成为平潭旅游的新名片。

平潭仙人井景区

脚底下是历经沧桑的石头,个个圆滑如鹅蛋,潮涨潮落,海侵海蚀,铸就了平潭岛古代和现代海蚀地貌并存,险趣自然的景观。“东海仙境”该景区位于流水镇王爷山南麓海滨,绵延数里的险崖峻峰临海而立,东海巨浪滔天,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大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是难得的观潮好去处。

国彩村

国彩村之前叫作“伯塘村”,后来为了纪念革命烈士吴国彩,而改名为现在的名字。背山面海的国彩村,不仅坐拥壮观的海景,还保有平潭唯一的宗祠。

红卫村

红卫村村落本身是值得一去的景点,在青山包裹中透露出小家碧玉般的安静。进村的道路旁,石头砌成的房子鳞次栉比,站在山头俯瞰,十分壮观。村中还独有一座红砖木厝,落在众多黑灰色石头厝中异常显眼。

龙王头海滨浴场

比起外地的一些的海滩,平潭岛的沙滩有一个最大的特色,那就是沙子非常细腻,你可以整个人躺上去,也不会任何不适。还有沙子非常的白,岸边那些被太阳晒干后的沙子居然是接近乳白色的,非常好看。另外,平潭岛的海滩非常的平缓,格外开阔,也适合开展沙滩排球、掷飞盘等娱乐活动。

对旅行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们来说,平潭的长江澳风车田可谓是天堂。这里是福建省最大规模的风力发电田,一座座风车排列得错落有致,高高耸立尽情舞动在空中,碧海风车和蓝天白云,现代工业文明和自然景观,组成了一幅童话般的美丽的画面

海坛古城

“当他们选择海洋作为战场,挑起国际事端的时候,我选择了沉默;当他们侵占海洋资源,毫无节制的开发以谋取利益的时候,我选择了沉默;

当他们毫无忌惮的将海洋占为己有的时候,我选择了沉默;

当他们肆意扭曲海洋文明,将海洋变成掠夺、侵占、战场的时候……

今天,我站在这里,

代表一千多年前就创造闽越海洋文明的祖先们,

向海洋的掠夺者宣战!”

一座古城,只为寻找失落的闽越文明。

塘屿岛

海坛天神是属于塘屿岛上的一个主要景区,位于塘屿岛南海乡,它像一个一个巨大的男人躺在沙滩上,为海峡两岸渔妇传宗接代的膜拜物。民间相传,久婚不孕的年轻女性往上一摸,即能得胎,无不应验,具有北方”石祖”的神奇效应。

南寨山

在平潭,除了海景其实还有很多的奇山异石也是挺好的,南寨山,一个被誉为“石头动物世界”、“石头公园”和“石景大观园”的景观,石之美在乎其形,形之胜在于其神”。用平潭人的话来说,南寨山的石头都是活的,这“活”的意思就是“活灵活现”,其拟人状物往往形神具备,千姿百态。

三十六脚湖

三十六脚湖,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它是平潭人民的生命湖,总面积210万平方米,蓄水量1290万立方米,最大水深16米。其中,湖、海、山、林交相辉映,岩、礁、碑、屿穿插交错,湖平如镜,秀色可餐,被称为海岛明珠。是平潭县城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周围海蚀地貌发育,景色绮丽,是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福建省帆船队将此地作为训练基地。

将军山

将军山原名老虎山,为纪念1996年初春三军联合演习期间,一百多名将军登山观战之盛况,平潭县委、县政府于同年4月1日决定更改山名,使该区的旅游开发主题更为突出。

青观顶石林

青观顶石林在海坛岛南部的山利村前,由5个相连小峰组成,距县城约10公里。在方圆0.6平方公里的低丘陵中,遍布着球状风化花岗岩体,体量硕大,形态各异,其中奇特与象形的山石景观有30多处。

平潭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园内森林繁茂苍郁,山峦苍翠巍然。浴场沙滩细软宽阔,海水清澈湛蓝,东部海湾屿礁星罗棋布,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海水浴、日光浴、森林浴、空气浴、沙浴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泛舟“三十六脚湖”
俞廷营
波光如画碧如油,
日落风清好泛舟。
三十六湖烟水阔,
不知领得几多秋?


龙宫词
岑尧臣
三十六脚湖深处,中有一礁号龙屿。
绿玻璃涌碧莲花,波光云气相撑拄。
传言此下有潜龙,水底时闻作人语

有错欢迎大家指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