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金融品牌不談錢那談什麼?看了這些廣告你會知道

在金融業同質化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搶佔市場已不僅是資源上的博弈,更多是用戶群體情感領域的爭奪。因此,我們能看到金融品牌營銷拋棄了以前高大上的冰冷模樣,從不同的品牌定位來打造同樣溫暖的品牌形象,變得越來越有溫度了。

民生信用卡:談信任

民生信用卡最近推出了一支廣告片《信任長在》,視頻中的場景,取材於大眾生活中的真實社會故事。

流言和謠傳,

讓每一張陌生人的臉,

顯得居心叵測

我懷疑,這個世界變了,

變得不值得信任。

扶起摔倒的老人,會不會倒下的是我的家庭?

看到紋身猛男,手機敢不敢借給他?

教室裡孩子在哭泣,老師到底做了什麼?

外賣小哥蹭了豪車,他走了會不會回來?

留在原地的箱子,回來時箱子還會在嗎?

為什麼要活得如此小心翼翼?

民生銀行卻給了一個肯定的答案——選擇相信!

外賣大哥送完訂單立刻趕回來賠付

肌肉壯漢外表凶神惡煞,卻不是壞人

老師原來正在安慰因打翻花盆哭泣的孩子

回到原點,發現好心人正在幫忙看管箱子

年輕人扶起阿姨,被阿姨真誠感謝

正如視頻中所說,雖然有時候我們會懷疑、會猶豫,但只要我們相信 ,世界每一天都變得更好一點。只要你以信任對待世界,世界將以信任對待你。

招聯金融:聊溫情

對各大品牌而言,父愛與母愛的主題是營銷中繞不開的話題。在眾多苦情片當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平淡卻令人動容的故事。

沉默的父親,青春期的女兒,“好好讀書”的叮囑………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彷彿我們每個人兒時記憶中的樣子。

但這裡面又有我們不曾察覺的部分:拒絕買吉他的父親,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卻是女兒彈“空氣吉他”的樣子——

明明叮囑你好好讀書,卻又忍不住去琴行為你買吉他——

原來每一次給父親出難題,發送短信的我們都會猶豫再三——

而每一次拒絕之後,更加難過的人都是父親——

長大後的我們終於發現:原來那個“蠻不講理”的父親,並沒有那麼強硬,最沉默的人,可能最在乎我們。

我愛你,是我們說不出的話;既然說不出的話,那就用行動去表達吧。”這也是招聯金融最後想要傳遞的態度:別讓愛沉默。

浦發銀行:表樂觀

金融行業藉助互聯網飛速發展,同時也出現了大量欠款逾期不還的人員,即社會上俗稱的“老賴”,這一群體成了當下社會最新話題和難題。浦發信用卡在近期首創《我們的故事從沒錢開始——催收歌》,傳遞了浦發信用卡的“樂觀”品牌價值觀,更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向老賴們傳遞了失信的後果。

視頻看似一本正經的開頭好像即將進入央視財經報道,然而張子棟的出場立刻讓視頻畫風一變。

沒錢的人太多,想花錢的人卻更多,因此,各式各樣的老賴層出不窮。

沉迷博彩的嚴某——

過度消費的李某——

企業週轉失靈的周某——

炒股套牢的王某——

這些普通大眾因為信用卡失信不能畢業考試,不能留學求職,不能網購,不能坐飛機高鐵,甚至騎不了共享單車,最容易被沒錢折磨,也最容易被神曲感化。

看起來就很強勢的“賴霸”可不是這麼容易被說服的,但在一場說唱洗腦之後,專業信用卡賴霸也痛哭流涕,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所以,以後再遇到欠錢不還的人,直接讓他聽這首催收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