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这5部经典电影被翻拍了,你觉得它们是烂片吗?

或许是好莱坞剧本荒,更或是电影公司政策保守又算计票房。

好莱坞近年兴起了重启、翻拍,和「等待多年的续集」。这些多半作品声势浩大备受期待,但不管最后票房好坏,评论结果总不如预期,甚至被大肆批判,成为金酸梅入选者。

所幸也有不少优秀的翻拍重启作品,虽然他们依然与经典无法相比拟,但是延续精神、稍些致敬,佐以现代特效与剪辑,在这个世道,也足够让人鼓掌叫好了!

1、《哥斯拉》(2014)。

1998年好莱坞翻拍的《哥斯拉》,虽然娱乐度很高,票房成绩也不错。但是将《哥斯拉》Godzillaゴジラ描绘成一个纯粹只是大肆破坏城市,还会下蛋繁衍后代,外型更是宛如《侏罗纪公园》霸王龙与迅猛龙的综合体,失去了日本原版《哥吉拉》的神性,与反核、反战、大自然反扑的精神意义也相去甚远。

怪兽影迷们多不承认他与原版《哥斯拉》的关连,版权拥有者日本东宝甚至还在《哥斯拉摩斯拉王者基多拉大怪兽总攻击》的剧情中否定了这一只怪兽是《哥斯拉》。

所幸传奇影业在后来取得版权,在2014年再度堆出《哥斯拉》,此版本的《哥斯拉》拥有巨大、威严的身躯,也会从口中喷发招牌的原子热线,傲视一切且不顾人类对未知的惧怕,大败两只反派怪兽保护了人类,让人拍案叫绝。

当然怪兽路过都市时会造成破坏在所难免,但谁叫你人类要滥用核能,才会引来怪兽呢?毫无疑问《哥斯拉》比1998版好太多了,虽然仍然比不上日本特摄风格的《哥斯拉》系列,但是继承了日本原版的精神面向,再加上栩栩如生的好莱坞特效加持,确实重振了哥吉拉的形象威风,难怪会在全球大卖五亿多美金。还让传奇决定以此开启怪兽宇宙。

2、《金刚》(2005)。

目前同样是传奇影业旗下的《金刚》历史悠久,在彩色电影乍到,有声电影也才不过六年的1933年,黑白有声的《金刚》问世。

当时,金刚和其他怪兽及背景场面是使用逐格动画制作的,再用投影拍摄或是叠合焦片的方式与真人影像结合。在奥斯卡尚未设立视效奖的当时(1939年才有综合声音、视觉的特殊效果奖),其制作方式对电影产业带来极大的冲击且启发太多的后继者,告知了全世界「电影能实现你所有的想像力」。

众所皆知的日本《哥斯拉》即是受到《金刚》影响,而其剧本架构也是许多电影所参考采用的范本,像是《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

2005年,《魔戒》导演彼得杰克森再次翻拍,其对美术、服装的讲究毋庸置疑,而近代的摄影与特效也让观众可以完全信服并视为奇观。

其剧情承袭了1933年、1976年仅仅点到为止的精神面向,表达大萧条时期的绝望愤怒,且呈现了上流社会的浮华奢侈,更细腻的描述了金刚与女主角的情感,且强化了《金刚》的英雄形象、增添了人兽间的浪漫片段。

安迪瑟克斯的动态捕捉演出让金刚的眼神富有情感,而娜奥米沃茨的演技胜过性感,让角色充满力量与怜悯之心,不再是纯粹卖弄性感的花瓶,尤其相对于剥光女主角演员为卖点的1976年版本。

至于2017年的《金刚:骷髅岛》如何?嗯,这是宇宙电影,就不予置评了。

3、《沉默》(2016)。

改编自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的同名小说,描述江户时期,葡萄牙神职人员到日本传教,幕府因忌惮其势力坐大,而迫害日本基督徒、逼迫弃教。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受李安推荐而来台湾拍摄,这这是部值得深度反覆辩证宗教、重塑信仰面貌的电影。

其实早在1971年,日本导演筱田正浩就以同一部小说的改编电影入围了戛纳影展,且还是原作者远藤周作亲自编剧。两位导演,一个西方人,一个日本人,观点自然不同。一样的酷刑,筱田正浩的版本没有壮阔的美景陪衬下,显得更加残酷写实,一路绝望到底,呈现了信徒的受难,也更显现了罗德里奎兹神父固执于表象仪式的残忍,结尾接收了惨死信徒的妻子,更显其力道。

马丁斯科塞斯则是在酷刑中保有希望,虽角色最后看似是屈服或理解而踏绘弃教后归化为日本平民,但过世后的火化仪式让镜头推进到深藏在衣服中的小十字架,导演用这颗镜头宣扬他的信仰观点,质疑、批判了宗教仪式的不必要性,与势必回归的人性、人心的真正信仰。

4、《东京家族》。

《东京物语》是大家谈到小津安二郎第一个会想到的电影,也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其低角度、贴近榻榻米的摄影、固定镜头却也繁复切换的特写,对白自然平静却也蕴含时代变迁、人际疏离的意涵,低调铺陈丝毫不煽情,却又每每实在的感动到人,温柔、温暖却又带着释怀的心境,可不是现在人们喜好韩国电影那种把蒜泥辣椒涂抹到眼睛上的那种刻意所能比拟。

2013年日本近代大导演山田洋次在小津逝世五十周年时,用了《东京家族》向其致敬,加上久石让的配乐,要与小津和《东京物语》齐名真的太难,但这部翻拍电影至少是贴近了。

从《东京物语》热海充斥旅游年轻人的喧闹,换成了横滨旅馆里中国游客的无礼喧哗;到车站接远来的父母还得先搞清楚是东京还是品川?

更繁忙的儿女、更松散的家庭关系,情感最紧密的反而是看似一事无成却善良妻夫木聪饰演的么儿;而在《东京物语》中最后守护家庭的二子遗孀原节子,到《东京家族》中反倒是父亲母亲将么儿托付给了饰演其女友的苍井优。

《东京家族》仿照着《东京物语》剧情架构,山田洋次对现代日本的观察,像是小津冷眼般的无可奈何看待世代变换,却也同时温暖的提及了311地震后所出现短暂人与人之间的紧密温情。彩色的画面与角色出框的泪水与啜泣,和久石让的配乐相较于《东京物语》当然煽情太多,不过或许要这样才能撩动起那些冷漠现代人的感知。

5、《勇敢者的游戏:疯狂丛林》。

1995年的《野蛮游戏》,当然不会被认为是罗宾威廉姆斯的演技代表作,但仍然是影迷们难忘的阖家欢乐喜剧。以当时的标准,其动物的特效或是动物模型人偶操作算是逼真。现今来看,或许不够精致细腻,但因为本身就是个奇幻童书改编,粗糙一些其实也不影响观影的乐趣。

无论是刺激疯狂的动物与猎人追逐,或是丛林中异形般的植物昆虫肆虐,《勇敢者的游戏》其实有着童年孩子面对成长的恐惧隐喻与逃避行为转换,不管是深埋童年秘密的女主角Bonnie Hunt,或是在丛林生活多年但心境依然长不大的罗宾威廉姆斯,都得面对自己有形无形的恐惧。因此让Jonathan Hyde同时饰演严厉的父亲与追杀小孩的猎人,其意涵已不言而喻且帅气。

暌违22年的重启或是翻拍之作《勇敢者的游戏:疯狂丛林》,随着时代改变,将桌游的设定改成了电玩游戏。以巨石强森为首当然少不了动作场面,搭配凯文哈特、杰克布莱克两位喜剧演员也让电影有更多的爆笑时刻。

不过游戏中的物种奇观不比原版,各式场景也不如让动物进入真实世界来得奇幻。幸好剧情铺陈尚可,意义上将童年面对成长的恐惧,升级成青少年在自我怀疑或骄傲中寻找认同,虽然只是点到为止的程度,但以近期好莱坞娱乐片的水准来说,这样已算是能让人埋单接受的。且结尾不忘仿制时光回溯的设定,在形式上与精神都承接了原版。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