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腾讯阿里引领A股史上最大回购潮 投资者如何甄别回购“动机”?

9月11日,上证指数触及当日最低点(2654.31点)后被迅速拉升,这比8月20日创下的30个月新低2653.11点仅高出了1.2点。A股仍在“磨底”中,不少个股创出了多年来甚至历史新低。很多上市公司不安于股价大幅下跌,纷纷抛出了回购方案。今年市值缩水1.5万亿港元后,腾讯连续三日回购自家股票。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计702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公告,其中490家已实施回购,合计回购资金达241亿元。

在业内分析师看来,此轮掀起的回购潮除了提振投资者信心动机外,更隐秘的两大动机包括:中小市值公司股价跌跌不休,大股东担心控制权旁落;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担心爆仓风险。因此,投资者面对回购潮,一定要仔细甄别回购“动机”,判断真、假回购。

阿里腾讯回购股票 进一步推动“回购潮”

9月11日晚间,腾讯再次发布回购股票公告,以3900万港元购回126000股。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腾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回购股票。无独有偶,另一大巨头阿里巴巴也在上周五宣布将从公开市场持续回购公司股票。

自3月以来,腾讯股价可谓跌跌不休。自今年1月份的高点475.6港元跌落,到昨日收报311.8港元,跌幅达到34.4%,市值蒸发1.5万亿港元,约人民币1.3万亿。

据了解,腾讯上一次回购是4年前,2014年4月8日,当时全球科网类股集体大跌,腾讯斥资7636万港元进行回购。虽然彼时股价在短期内仍有所震荡,但在一年后,股价便上涨超50%。

腾讯作为港股的“股王”,今年却遭遇业绩和股价双双幻灭。从1月高点至今,其股价已累计调整了7个多月时间,累计回调幅度超33%,市值蒸发超1.5万亿港币。不少分析机构认为,由于行业监管趋严,腾讯的游戏业务面临了较大打击。

从《王者荣耀》被批,到两会关注青少年沉迷游戏问题,再到《怪兽猎人》等游戏未获版号审批,最近又提出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周一《天天德扑》退市……游戏监管的逐步收紧,导致腾讯的核心游戏业务举步维艰。而游戏业务收入在腾讯营收中的占比虽下降但仍然近半,贡献的利润占腾讯利润的绝大多数。

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股价表现来看,回购作用只带来腾讯股价的略微反弹。此次回购的规模不大,只能起到心理支持作用,表达对公司的认可以提振市场的信心,中线未必能带动股价走强。

腾讯发言人则表示,“回购反映我们对公司的基本因素和业务的长远价值充满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启动回购的不仅仅是腾讯,中国另一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也在近日宣布启动回购。

9月7日晚,阿里巴巴集团也宣布将从公开市场持续回购股票,以执行公司在2017年制定的一项股权购买计划,当时宣布启动为期两年、总额60亿美元的股权回购。

今年6月以来,阿里巴巴股价开始持续回调,自高点以来已回撤超过20%,市值蒸发超过千亿美元。短期内出现如此大跌幅,阿里巴巴此时宣布回购稳定股价也是情理之中。而且,受到周一有关马云辞去董事局主席消息影响,阿里巴巴盘后股价出现较大波动,再次遭遇大跌。有媒体表示,在此时“触发”回购计划,时机选择也算恰到好处,可进行提前对冲利空。

从“动机”入手,如何辨真、假回购?

“今年A股回购规模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全年,而且主动大手笔回购也频频出现。随着制度优化,未来股票回购数量与金额有望进一步走高。”安信证券研报指出。

今年以来,已有490家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资金达241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A股2015-2017年中间共计发生两波大规模回购,这三年的回购金额分别为50亿元、109亿元、92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不到9个月的回购规模几乎是前三年的总和。

随着“回购潮”持续,公布回购方案的上市公司愈来愈多,中间难免有鱼目混珠者,真、假回购的辨别也是个难题,对于投资者来说关键要从“动机”入手。

从今年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和电气设备、化工、传媒等行业。表面看,上市公司们回购动机是股价下跌未能合理反映公司价值、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有信心、提振投资者信心等,不过更深层可能另有考虑。

“目前政策鼓励回购,回购会越来越热。不过也要甄选比较好的回购股,仔细分别回购动机。比如有些是中小市值公司跌得很惨,担心控制权旁落,所以被动进行回购;有些则是担心股票质押爆仓。”南方某上市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指出,回购股股权质押比例显著高于A股平均值,持续下跌中爆仓风险加大,或为主要回购动因。

此外,A股仍在磨底,一些已公布回购意愿的上市公司也迟迟不见动静。Wind数据显示,今年发布回购公告的公司中,有312家尚未有实质回购进展,有的涉及公众股份回购,多数则是对限制性激励股份的回购。

“回购是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重要方式,但要分析哪些回购有真正意义,有些是为了回馈股东、提振投资者信心,有些则是担心股票质押爆仓,通过回购抬升股价。因此对回购股要看执行的力度、回购金额大小以及结合基本面等因素综合判断。”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

上述首席策略分析师指出,有些上市公司发了公告迟迟不买,或者雷声大雨点小,那大概率是做样子的。另外,上市公司是否能实施回购的必要条件,还取决于现金流情况。

(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基金报、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