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阿尔法-狼伴归途的行为经济学思考

前两天为了打发接娃的时间空档,去看了《阿尔法-狼伴归途》,影片描述的是2万多年前弱肉强食的冰川时期,一个北欧部族首领的儿子与狼交朋友的故事。

其中他们射猎的一个片段很有意思,猎人们把牛群赶到悬崖边,稍加做点围栏和惊吓,这群牛就一头头的在头牛的带领下跳下悬崖,猎人们等着在悬崖下收获。

在人类的行为心理学看来,这就是典型的“社会认同效应”,或者叫“羊群效应”。

人类骨子里有种非理性,就是随大流,这样才有安全感。在本能的反应下,这点其实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

因为人的思维系统分两层,

第一层就是直觉思维;

第二层才是深度思考的推理。

理查德.泰勒的老师,丹尼尔.卡尼曼把这些称为系统一和系统二。

(后者是2002年作为一名心理学家而获得了诺贝尔 经济学奖,前者是2017获得该奖项)

举个例子,问你8+3等于多少,你一定很快就回答了,

但是问你,24*17等于多少,你一定是停下手里所有的事情,深度思考和计算。同时瞳孔放大。ps: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对某个异性瞳孔放大,那说明TA一定是对对方有兴趣。

而猎人做的围栏和惊吓行为,其实就是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说的《助推》,这本书是他经典书的三本之一。用助推的行为,让这些牛在非理性的“从众效应”下跳下悬崖。

即使牛不是高等动物,但是正常情况下,没有助推和“从众效应”,它再蠢也不会往悬崖下跳。

无独有偶,我想起一个骗子的段子。

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边立了块牌子,在上面写了,“不勇敢的飞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原来其实是一只搏击长空的鹰呢?”,从此以后黄鼠狼每天都能在崖底吃到那些摔死的鸡。

在这个段子里,黄鼠狼采用了助推的办法,利用了鸡的“认知偏差”而获利。

那就是,鸡不可能变成老鹰,即使能变,也是一个行为经济学中的认知偏差-“小数概率”。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不过,

本文讲的不是牛和黄鼠狼,

而是股市和房市。

我记得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虽然房市是一片萧杀,但是根据逻辑推理,我明显感觉ZF要助推楼市。相同的感觉在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时也有。然后我就到处告诉好朋友们和客户们,赶紧去买房啦。

但是,虽然那会房价是最便宜的,可是长期的不涨,很多人将信将疑。

从行为经济学来讲,长期的不涨,看不到赚钱效应,人们本能的认为没有前景,根据“前景理论”里面的“损失规避”会自觉的回避这种潜在的不涨的损失。

而“作为的懊悔”这种效应的存在,一旦做错了,失败的心理难受度要远远超过“不作为的懊悔”。(人们通常会愿意保持现状不作为,因为一旦作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这种痛苦程度是相当高的,而且“自我实现”的效应非但实现不了,还会被被人认为是SB。)

所以人们更愿意拿着钱,在那里看。

之后呢,ZF采用了各种“助推”手段,比如降息、放松贷款、降税、棚改 等手段去诱导房市,甚至央企 高价拍地王的手法,引导出一个头羊,并且形成“焦点效应”。

这样,随着一层一层“助推”,人们开始躁动,这时候“社会认同效应”显著出现,

同样,“损失规避”和“懊悔规避”的效应再次发挥作用,一层一层的叠加形成了一轮房产牛市。(人们都买了,如果你不买就是后悔和损失)

写到这里,大家以为我想写的房市,其实不是啊。

我们看上面这些案例,“助推”成功取决了几个条件

1、长期不动,人们形成一种“一致性预期”,价格也没有泡沫

2、ZF助推

3、各种心理效应叠加,市场和人群再一次形成“一致性预期”进入自我推动和加强

2015年有一波杠杆牛市,如果对照我上面整理的3个条件,

后面2个都做到了,但是第一个显然对不起来,那会估值不低,技术位置也不算低。而且又“助推”过头。(写到这里我想到,ZF是得控制房价了,因为有过“助推”过头的前车之鉴)

现在的股市的整体估值,我看了下大概在历史第2-3个低点,技术位置也很低,

人群普遍对股市失去信心,和2016年前的房市一样,大家都“从众”都不进,谁进去谁“后悔”,谁SB啊。

但是,

有没有可能在一种“助推”的手段下变好呢?

那对比下上述3个条件,是否符合呢?

这里不做结论,大家一起慢慢思考,

毕竟看我的文章只是一个系统一得出的直觉,

而系统二的深度思考了,才是自己的真正的认识。

我也在思考。

结语:

伟大的华尔街天才杰西·利弗莫尔说:“投机如山岳一样古老,华尔街没有新鲜事”。

其实,

他说的就是人性和周期啊。

投资OR投机,因为我们认真所以值得信任--淘股吧taoguba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