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足協官方公佈聯賽新政細則:入籍球員最多一人;限薪包括簽字費?

Lost-學不會


簡單梳理這次明確的重要規定:

一隊只能有一個入籍球員算作非外援,且該外援必須至少滿足直系三代有人出生在中國、入籍滿五年或成為國家隊員這三項中的一項;

中國球員頂薪為稅前1000萬元,國家隊員則是1200萬元,涵蓋除獎金和代言外的所有費用;

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後300萬歐元(23,450,931.96元),同樣涵蓋獎金和代言外的所有費用;

球員、俱樂部或所屬公司不得與代言商有關聯,代言費由足協或專業機構仲裁;

新規個人覺得還是比較接地氣,限薪的大勢不得不順應,國內球員掙大錢只能出國門,以後外援基本也只能選水平與實力基本匹配,實用最好,便宜最重要,與國內球員沒有檔次拉開太大,競爭促進提升。

但問題同樣明顯,高水平或者說超水平球員的中超之路基本堵死,在這份合同結束後,目前的大牌應該都不會在了(上港也在傳胡爾克的租借,可以緩解薪水壓力),隨之而來的觀賞性和上座率有待檢驗。還有,球隊不能變相補差價,入籍的吸引力不可能靠“愛國”,入籍球員的主動性和實力難以保證。

而且投入步步緊縮,帶來對球隊整體建設的節衣縮食,以前可以靠集團之力短期內塑成的超級強隊基本不太可能,而步步為營的經營方式,對於需要持續投入提振市場的足球,消極因素還是存在,因此中超實力能不能借此真的起來,任重而道遠。


王老師談球


如果允許所有入籍球員算內援,大概率會被球迷罵成足協是為恆大服務的,就現在這種情況不管足協歸化政策如何決策,都有點裡外不是人的意思。

站在聯賽公平性的角度,這是個不錯的政策。截止目前,絕大多數非血緣歸化球員都在恆大,如果允許所有入籍算作內援的話,已入籍的艾克森加上傳聞已入的高拉特,費爾南多,阿蘭,阿洛伊西奧,布朗寧,再加上外援身份的保利尼奧,塔利斯卡,樸志洙,所有的外籍血統可以組成一支球隊了,如果恆大再按照新外援政策引進一名高水平邊後衛,這個陣容可以直接打五大聯賽了,吊打一眾國內俱樂部,對於整個聯賽來說,冠軍也會早早失去懸念,一個失去了奪冠懸念的聯賽會有多少人關注?

同時這個政策也打住了眾多想通過歸化投機的俱樂部的小算盤,像我們大魯能已經入籍的德爾加多,以及最近瘋傳的河南建業的伊沃,都失去了繼續下去的意義。以後再考慮走歸化的捷徑,那就老老實實走入籍滿5年的路子,5年之後依然一顆紅心的那就是我們的好同志了,歡迎嫩的加入!那些想靠著歸化投機的、賺錢的統統靠邊站。當然中國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在吸引國外優秀人才上應該敞開心胸,程序上要嚴謹,感情上要開放,團結一切可以為我所用的力量。

不過對於現在的裡外不是人的罵聲,足協受的一點也不冤,不管是給體總背鍋也好,還是給誰誰誰背鍋也罷,最開始在政策方面短視和投機的正是這些體育管理者,政策一天一變,管理乎嚴乎松,別說俱樂部受不了了,球迷也應接不暇啊,咱球迷看球就圖個樂,讓你們老這麼糟蹋誰也不樂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