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宝应,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那一年,还没有这么多服装店、金店,各大乡镇都有“节场”,定期举行,很热闹,各种小玩意都能淘到。现在乡镇几乎都没有这个传统。

▲宝应商场

那一年,小时候上下学都是自己走着去,初中的时候大家都有了自行车,放学路上的追逐是青春记忆的一部分。不像现在,一到上下学时间,学校门口看到的只有茫茫车海,下雨天更是要命。

那一年,河里、井里的水可以用来煮饭洗菜、洗衣服,还能冰西瓜,直接把西瓜扔下去,想吃的用吊桶吊起来就OK。然而,现在在市区基本看不到井了,有的也成了枯井。

那一年,家被河水环绕着,河里的水还能喝,夏天站在石阶上一个猛子扎下去爽呆了!

(小编提醒:下野河游泳是十分危险的行为!游泳要去正规游泳馆哦)

那一年,宝应人出门都靠步行或者自行车,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横跨着骑二八大自行车的经历。不像现在,马路上汽车多得数不清,放眼望去,满是喧嚣。

那一年,没有商场,没有超市,夏天最开心的就是午觉的时候,窗外传来木头敲木箱卖冰棒的声音,“刺溜”一下就飞快地跑出去了。

那一年,孩子们的笑容还很干净。看他们,就算没有游戏机照样玩得很开心。

大凳子做书桌,小凳子做板凳,小时候的我们都是这样写作业。别看着很认真,其实心早就飞远,玩去了!

那一年,商店里没有可乐、雪碧、果粒橙、王老吉,只有那橙黄的鲜橘水,一瓶能喝上老半天。

那一年,房子不大但很温馨,一家人过得很快乐。每户人家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攀比,邻里关系也比现在融洽得多。

那一年,凤凰牌自行车,爸爸每天驮着我们到处跑。虽然比现在的小汽车慢了些,但不堵车,累了,就靠在爸爸背上睡一会儿。

下雨天的时候躲在雨衣里,不停地问到哪儿了到哪儿了?现在想想都是回忆。

那一年,还没有煤气,家家户户都是用煤球。每天早晨家里人都会早起生煤炉,做饭烧水,不赖床的孩子则会乱跑着讨论今晚有什么动画片好看,结伴去哪儿疯。

那一年,谁家要是买了彩色电视机,绝对全村人都要跑到他家去看热闹。不像现在,年轻一代里已经很少有看电视的习惯了。

那一年,还没有ipad没有网络游戏,然而快乐的来源却很多。

那一年,书店对于我们来说是个神圣的地方,要去也是爸妈带着我一起去买参考资料。不像现在可以在书店里待一下午,不过现在真正喜欢看书的孩子也慢慢变少……

▲县南街

那一年,对普通人家来说,节假日的活动就是约上小伙伴在街上玩。

▲宝应老街

那一年的宝应,是再也回不去的时光,是只能存在记忆里的画面。可能现在雾霾多了,河里的水不清了,街上也拥挤了,才让我们偶尔会萌生怀旧的想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越来越有魅力。相信未来的宝应,天会和以前一样蓝,水也会和以前一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