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200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地球科学组获奖清单

200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地球科学组获奖清单

2019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理论

侯增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志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永丰(河北地质大学)

郑远川(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张洪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毛景文

徐义刚

张宏福

Z-104-2-02

燃烧废气中氮氧化物催化净化基础研究

贺泓(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余运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单文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福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徐文青(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曲久辉

陶澍

朱利中

Z-104-2-03

地表水热关键参数热红外遥感反演理论与方法

李召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唐伯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唐荣林(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周成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吴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Z-104-2-04

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新粒子生成与二次气溶胶增长机制

胡敏(北京大学)

吴志军(北京大学

何凌燕(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郭松(北京大学

黄晓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教育部

Z-104-2-05

复杂地质过程的激光微区同位素研究

杨进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杨岳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谢烈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吴福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8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中国最古老大陆的时代和演化

万渝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敦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宋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伍家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沈其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Z-104-2-02

纳米材料的选择性吸附环境污染物机理及水相分离功能调控

刘景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蔡亚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倩(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赵宗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Z-104-2-03

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

吴立新(中国海洋大学)

林霄沛(中国海洋大学)

陈朝晖(中国海洋大学)

陈显尧(中国海洋大学)

王伟(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市

Z-104-2-04

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

陈发虎(兰州大学)

陈建徽(兰州大学)

李金豹(香港大学)

黄伟(兰州大学)

靳立亚(兰州大学)

姚檀栋

程国栋

傅伯杰

2017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华北克拉通破坏

朱日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宏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汤艳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英基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Z-104-2-02

青藏高原及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形成过程

张培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郑德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郑文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张会平(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王伟涛(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陈骁非

马瑾

郭正堂

Z-104-2-03

华夏地块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研究

周新民(南京大学)

徐夕生(南京大学)

王汝成(南京大学)

舒良树(南京大学)

于津海(南京大学)

陈骏

吴福元

徐义刚

Z-104-2-04

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污染特征与物化控制原理

余刚(清华大学)

黄俊(清华大学)

邓述波(清华大学)

王斌(清华大学)

杨波(清华大学)

贺克斌

魏复盛

蔡道基

Z-104-2-05

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

夏 军(武汉大学),刘昌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莫兴国(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纲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占车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崔 鹏

林学钰

汪集旸

Z-104-2-06

饮用水中天然源风险物质的识别、转化与调控机制

杨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东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海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巫晓琴(北京大学)

赵进才

彭永臻

倪晋仁

2016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亚洲季风变迁与全球气候的联系

安芷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孙有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蔡演军(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沈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Z-104-2-02

显生宙最大生物灭绝及其后生物复苏的过程与环境致因

谢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赖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亚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罗根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Z-104-2-03

变化环境下生物膜对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影响

钱培元(香港科技大学),徐颖(香港科技大学),王勇(香港科技大学),贺丽生(香港科技大学)

Z-104-2-04

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大规模成矿动力学模型

毛景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陈斌(北京大学),谢桂青(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Z-104-2-05

地球动物树成型

张兴亮(西北大学)

舒德干(西北大学)

刘建妮(西北大学)

张志飞(西北大学)

韩健(西北大学)

西

Z-104-2-06

高风险污染物环境健康危害的组学识别及防控应用基础研究

张徐祥(南京大学)

张彤(南京大学)

任洪强(南京大学)

程树培(南京大学)

吴兵(南京大学)

蔡道基

2015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创建及应用

陈衍景(北京大学)

翟裕生

孙枢

翟明国

Z-104-2-02

青藏高原生长的深部过程、岩石圈结构与地表隆升

王成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魏文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朱弟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莫宣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金 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Z-104-2-03

微型生物在海洋碳储库及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焦念志(厦门大学)

张 瑶(厦门大学)

骆庭伟(厦门大学)

张 锐(厦门大学)

郑 强(厦门大学)

Z-104-2-04

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

胡建英(北京大学)

万 祎(北京大学)

张照斌(北京大学)

常 红(北京大学)

Z-104-2-05

电离层变化性的驱动过程

万卫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立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宁百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必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丁 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晚新生代风化成壤作用与东亚环境变化

郭正堂(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郝青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吴海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Z-104-2-02

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聚集体的形成过程、作用机制及调控原理

俞汉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晓岩(香港大学),盛国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Z-104-2-03

二十万年来轨道至年际尺度东亚季风气候变率与驱动机制

汪永进(南京师范大学),张平中(兰州大学),谭 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殿兵(南京师范大学),吴江滢(南京师范大学)

Z-104-2-04

南海与邻近热带区域的海洋联系及动力机制

王东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方国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甘剑平(香港科技大学),刘钦燕(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庄 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

Z-104-2-05

青藏高原冰芯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研究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田立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王宁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康世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Z-104-2-06

华北克拉通早元古代拼合与Columbia超大陆形成

赵国春(香港大学)

孙 敏(香港大学)

李三忠(中国海洋大学)

Z-104-2-07

气候预测的若干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

王会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范 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建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姜大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

2013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硬骨鱼纲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

朱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文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连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卢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乔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Z-104-2-02

典型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

朱利中(浙江大学)

陈宝梁(浙江大学)

杨坤(浙江大学)

林道辉(浙江大学)

Z-104-2-03

华北克拉通早期陆壳形成与演化

翟明国(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郭敬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彭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Z-104-2-04

沙尘对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影响机理的研究

黄建平(兰州大学),王式功(兰州大学),王天河(兰州大学)

,周自江(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陈斌(兰州大学)

Z-104-2-05

黄土区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与调控机制

邵明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张建华(香港中文大学),上官周平(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明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康绍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黄土和粉尘等气溶胶的理化特征、形成过程与气候环境变化

安芷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张小曳(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曹军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李顺诚(香港理工大学),刘晓东(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Z-104-2-02

中亚增生造山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肖文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继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高 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Z-104-2-03

中国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庄国顺(复旦大学)

郭志刚(复旦大学)

黄 侃(复旦大学)

孙业乐(复旦大学)

王 瑛(复旦大学)

Z-104-2-04

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

葛全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绍武(北京大学),邵雪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郑景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 保(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11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中国东部燕山期花岗岩成因与地球动力学

吴福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李献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杨进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Z-104-2-02

华北及邻区深部岩石圈的减薄与增生

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郑建平(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范蔚茗(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许继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郭 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Z-104-2-03

青藏高原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隆升机制

杨经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许志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海兵(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建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吴才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Z-104-2-04

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与环境变化

方小敏(兰州大学)

李吉均(兰州大学)

潘保田(兰州大学)

马玉贞(兰州大学)

宋春晖(兰州大学)

Z-104-2-05

典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与生成转化机制研究

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明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景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蔡亚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蔡宗苇(香港浸会大学)

Z-104-2-06

典型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毒理效应及生态风险早期诊断方法

王晓蓉(南京大学),陈景文(大连理工大学),尹大强(南京大学),郜洪文(同济大学),朱东强(南京大学)

2010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中国的乐平统及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研究

金玉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向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 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曹长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Z-104-2-02

中国天然气成因及鉴别

戴金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张水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郝 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李 剑(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朱光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Z-104-2-03

亚洲风尘起源、沉积与风化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古气候意义

陈 骏(南京大学),郑洪波(同济大学),鹿化煜(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季峻峰(南京大学),杨杰东(南京大学)

Z-104-2-04

变质同位素年代学及华北与华南陆块碰撞过程

李曙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贻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肖益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卫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秋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大别山-苏鲁大陆深俯冲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的影响

叶 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宏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清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建军(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景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Z-104-2-02

大气颗粒物及其前体物排放与复合污染特征

贺克斌(清华大学),郝吉明(清华大学),段凤魁(清华大学),陈泽强(香港科技大学),杨复沫(清华大学)

Z-104-2-03

土壤-植物系统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与控制原理

朱永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子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淑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春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保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8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气候的历史与变率

安芷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晓东(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卫国(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禹(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Z-104-2-02

寒武系和奥陶系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及年代地层划分

彭善池(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林焕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元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Z-104-2-03

生命与环境协调演化中的生物地质学研究

殷鸿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逢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永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Z-104-2-04

中国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H4和N2O)排放规律研究

蔡祖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邢光熹(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徐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颜晓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丁维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Z-104-2-05

黄土区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与调控机制

邵明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张建华(香港中文大学),上官周平(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明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康绍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热河脊椎动物群的研究

周忠和,徐 星,王元青,张福成,汪筱林,胡耀明,王 原

Z-104-2-02

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副热带高压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吴国雄,刘屹岷,李建平,宇如聪,周天军

Z-104-2-03

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

陈发虎,李吉均,张虎才,方小敏,潘保田

Z-104-2-04

地球空间数据与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原理

史文中,童小华,朱长青,王新洲

Z-104-2-05

华北及其邻区大陆地壳组成与壳幔交换动力学研究

高 山,金振民,章军峰,刘勇胜,张宏飞

2006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岩石剩磁机理与古地磁场

朱日祥、张毅刚、潘永信、 邓成龙

Z-104-2-02

江三角洲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研究

傅家谟、张 干、麦碧娴、 王新明、吴明红

广

Z-104-2-03

大气污染中的瞬态物种的产生、结构和反应

王殿勋、孔繁敖、朱起鹤、 葛茂发、苏红梅

Z-104-2-04

湖泊沉积与区域环境变化

王苏民、于 革、沈 吉、 吴敬禄、羊向东

Z-104-2-05

海洋初级生产力结构及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

焦念志、王 荣、杨燕辉、 张 瑶、曾永辉

教育部

2005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气候数值模式、模拟及气候可预报性研究

曾庆存、王会军、林朝晖、周广庆、俞永强

Z-104-2-02

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机理的研究

赵进才、余济美、沈 涛、马万红、陈春城

Z-104-2-03

典型化学污染物环境过程机制及生态效应

徐晓白、王连生、戴树桂、黄玉瑶

Z-104-2-04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龚子同、雷文进、陈志诚、高以信、曹升赓、张甘霖、肖笃宁、李述刚

Z-104-2-05

分散元素矿床和低温矿床成矿作用

涂光炽、高振敏、胡瑞忠、刘家军、赵振华

Z-104-2-05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

傅伯杰、刘宝元、陈利顶、刘国彬、谢昆青

2004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东亚季风气候-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符淙斌、季劲钧、温刚、严中伟、延晓冬

Z-104-2-02

数字地表模型的多维动态构模研究

陈军、李志林、朱庆、蒋捷、王东华

Z-104-2-03

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

郑永飞、赵子福、周根陶、徐宝龙

2003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

陈均远、侯先光、舒德干

Z-104-2-02

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研究中的联用技术、方法学及相关机理

江桂斌、严秀平、倪哲明、牟世芬、韩恒斌

2002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

殷鸿福、杨遵仪、盛金章、张克信、陈楚震、童金南、王成源

Z-104-2-02

持久性污染物的环境界面化学与控制技术原理

单孝全、汤鸿霄、王子健、钱 易、陈静生

Z-104-2-03

行星际扰动传播研究

魏奉思、冯学尚、章公亮、颜毅华

2001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中国西南特提斯造山带构造与新生代碰撞变形研究

钟大赉、从柏林、聂泽同、刘本培、张 旗

Z-104-2-02

太阳风中磁流体湍流的本质

涂传诒

Z-104-2-03

磁层能量传输与释放研究

濮祖荫、洪明华、宗秋刚、刘振兴、王敬芳

2000年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

单位

Z-104-2-01

辽西中生代华夏鸟类群和孔子鸟类群及鸟类的早期演化

侯连海、周忠和、金帆、张江永、顾玉才

Z-104-2-02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十五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

刘东生、汪品先、刘嘉麒、孙湘君、安芷生

Z-104-2-03

喜马拉雅地区深反射地震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部结构和构造研究

赵文津、徐中信、熊嘉育、陈乐寿、蒋忠惕

校对: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