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穷人“翻身”难?中国下一个很大的“红利”其实已经到来

我们的社会丧失了最基本的东西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生意不好做了,工厂倒闭,商店关门……虚拟经济都是泡沫,实体经济都是累赘;产品利润越来越薄,甚至没有利润,负担却越来越沉重;企业埋怨招不到人,人们埋怨找不到好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社会丧失了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信用。 而信用恰恰是商业的基石。有了信用才会使商业顺风顺水。正因为你相信我,我也相信你,我们才可以放手去干。如果你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任你,那大家就会互相大眼瞪小眼。 因为没有信任,老板不相信员工,员工也不愿付出。



用心感受一下社会现实吧,我们从来没有如此这般互相提防、人人自危,几乎人人都被束缚了手脚。于是社会运作的效率越来越低。与其说我们遇到了几十年一遇的经济危机,还不如说我们遇到了严重的人性危机——信任危机。


“坏人”似乎更容易赚到钱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诚信、善良、守信,然而我们长大之后看到的现象却是截然相反的,似乎坏人更容易得逞,越是诚实的人越容易受到排挤,而对企业来说,投机取巧的企业似乎更容易赚钱,而遵守秩序的企业却寸步难行。


举个例子,某个网上水果店宣布倒闭了,原因是这样的:这家店主看到农民的菠萝滞销,于是与农民谈好了收购价格,然后在网上帮农民卖菠萝,结果1天就卖掉了60万斤。然而当他们再次去农民那里收购菠萝时,很多农民看到菠萝供不应求,于是坐地起价,从原来的二三毛,涨到了1.2~1.5元,导致菠萝的成本高涨,甚至还有农民掺杂三分之一的熟果,导致发货和品控出现严重的问题,结果这家水果店一下损失50万元,只得无奈宣布破产。



像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如今整个社会都在为失去信任而付出代价。在功利目的的驱动下,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会洐生出诚信缺失的丑陋与罪恶。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美德被不断地践蹋……


下一个“红利”

信任是一个社会结构的基石,它是社会运作效率提高的根本保证。 未来一个人最大的破产就是“信用破产”。无论是话语的承诺还是金钱的借贷,当信用没了,也就意味着人格破产!正如富兰克林所言:“失足,你可能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一个人最大的破产就是信用的破产,只要信用还在,就还有翻身的本金。”

虽然目前经济处于寒冬阶段,但这恰恰也是我们重塑形象的最好时机。只要解决“信任”这个问题,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就有真正的发挥之地,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中国下一个红利就是“信任”。一旦中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信任体系,就意味着社会有了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人人都在遵守这个规则的前提下去创新和竞争。


未来的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IP/独立的经济体,以信任为链接,重新构建社会的关系脉络,这就好比打通了中国经济的“任督二脉”,而这恰恰就是下一轮经济繁荣的基础。


传统商业的本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 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 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敢于冒险; 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可以冒着绞首的危险; 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 这段话也可以这样理解: 20%的利润是人们谎言的界限; 50%的利润是人们违法的界限; 100%的利润是人们冒死的界限; 300%的利润则是人们变成野兽的界限。



所以,过去那些经商能手,只是善于用谎言去编织“美梦”的人。 往上突破一点,就是那些开始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人。 再往上突破一点,就是那些拐卖人口、贩毒的人,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当你参透商业的本质之后,你会发现获取财富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而关键是看你能逾越几层底线。 美国知名学者所罗门在其所著的《消费者行为学》中这样写道:“……我们身边时刻都有成千上万的公司,花费数以亿计的美元,在广告、包装、促销、环境,甚至电视、电影里做手脚,从而影响你、你的朋友和家人的消费,从中获取利润。”


看不惯却又不得不承认的客观事实

资本大鳄索罗斯说:“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所以商业的本质充满欺诈。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资本家或当权者)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去欺负老实人。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实人开始觉悟,不甘心被欺压,立志要反击。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社会是反道德的。而我们从小所接受的各种教育,都是教导我们如何遵从道德。所以长大之后,当我们发现商业社会的那些现象时一定要学会反着来思考。这是一个我们都看不惯,却又不得不承认的客观事实。


戳穿这个假象,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点不寒而栗。 当然,谎言也试图瞒天过海,伪装成“真理”。商业的支撑就是利润,基本逻辑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任何一个真正有道德的正人君子,都不可能在过去的商业社会里如鱼得水,这才是“君子固穷”的真正原因。


商业的本质很残忍,但是很现实

当然,有时谎言的目的也是为了制造一种群体效应,然后又悄悄退出,就好比当买菜大妈都去炒股的时候,当开发商制造抢房效应的时候,当大家一哄而上去抢股票和房子时,就是你套现的最佳时机。 那么如何从正能量的角度去理解商业的本质是谎言呢? 这又得回到“丛林法则”上来。


商业的过程,其实也是“弱肉强食”的过程。不断地用谎言发现社会里的“愚人”,从而将这种人打入社会底层,使他们遭受奴役;然后不断地用谎言发现社会里的“聪明人”,也就是那些能将谎言说成真理的人,把这些人送入上流社会,让他们去管理和引领社会。 那如何看待这个充满“谎言”的过程呢?


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很多人的能力根本不足以驾驭他们所占有的“超额”财富,所以让高利贷、骗子们有空可钻,这无形当中促进了财富的“流动性”。 上面这些话听起来很残忍,其实是很现实的。想想看,各色骗局其实就是为那些总想不劳而获、梦想一夜暴富的人而设计的。


你说什么不再重要,你是谁却很重要

机会,将留给有所准备的人。 骗局,将留给那些想占便宜的所谓“聪明人”。 这就是传统商业,一个用谎言构筑的世界。


当一个个谎言被发现,一种商业模式就会中断。而同时,人们的眼界和学识都增加了,当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博弈。这种博弈,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互不信任、互相提防的状态。



未来该怎么办? 记住一句话:未来的世界,你说什么不再重要,你是谁却很重要。 破局,从建立信用系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