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正确“健康告知”姿势大全!

关注了保险君这么久的伙伴应该都知道,【如实告知】在我们投保的过程中(不论你是线上还是线下投保)起着多么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如果没做好这一步,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是否承保,和今后保险的理赔结果,所以这也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重要环节。

这么重点的内容,保险君可不会放过跟你们细说一番的机会的~

【要点提炼】

1. 我国的健康告知

2. 健康告知的正确原则

3. 健康告知的方法

4. 未告知的补救方法

COME ON!!!

1、我国的健康告知

先要知道,健康告知有两种方式:

★ 无限告知

指客户(投保人)主动把已知和应知的和投保有关的所有情况尽量告知保险公司,不得有所保留。

★ 询问告知/有限告知

指保险公司问什么,客户(投保人)就答什么,一般是填写保险单证的有关项目与补充问答。

2、健康告知的正确原则

此时就有伙伴就会问了:“我可重视这个健康告知了,生怕被拒赔,我知道的一股脑都告诉保险公司,什么最近感冒发烧了,上个月肠胃炎,切菜割到手去医院缝了几针,有时候感觉胸闷头痛虽然没去医院检查确诊什么病症等等大大小小相关的全部告知,这样可就行了吧?

错!重视是好事,但是保险君告诉你,对于“询问告知”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和规定:

可以看出,我们只需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提出的问题】,且只要我们未告知的【不足以影响保险公司是否同意承保或提高保险费率】,保险公司也不能解除合同。

所以我们要知道,如实告知≠全部告知,即他们问了,我们就说。

重视健康告知是必须的,但也要注意这个原则,否则增加人家核保的工作量事儿还不算太大,保险公司一看,呀!毛病这么多,你就荣获无敌严格谨慎核保的特殊待遇了。

3、健康告知的方法

1)线上投保

线上投保一般是进行健康告知电子问卷的回答,只需看被保险人健康/职业状况与给出的描述是否相符即可,符合,则可投保。

以某保险公司重疾险健康告知为例↑↑↑

2)线下投保

线下投保通常需要填写纸质版的问卷,对应勾选是/否:

以某产品的告知为例↑↑↑

坚持告知原则,问卷上问到什么我们就如实对应回答即可。若确有健康异常则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他们会让核保人员进行审核判定的。

具体健康告知以各家公司的对应产品为准,但大体差异不会太大。

3)具体条款分析

A. 您过去是否曾经住院?

这是个没有具体时间节点的问题,只要曾经有住过院,那么请如实告知。

B. 您最近两年内是否有过门诊治疗?

相对于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限定了时间:近两年,那么你只需如实告知2年内的情况,而无需考虑更早之前的。

C. 您是否曾有过身体检查结果异常?

这类问题较模糊,而且一般我们也无法从专业的医学角度去识别体检异常的情况,保险君在此建议大家直接进行核保(现在部分线上购买保险也可智能核保了,详情戳>>>身体有小毛病买不了保险?智能核保来帮你!>>>或者邮件核保),让专业的核保人员去判定。

D. 您是否曾经住院?是否做过手术?

一般我们也会遇到这样两个不同的问题叠加出现的情况,典型的被另一个问题问到的例子,还比如:您最近两年内是否有过门诊治疗?您是否患有或被怀疑患有肝炎?

这时我们也是需要如实告知的,所以保险君提醒大家看条款时可别马虎呀!

E. 您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是否患有高血压、中风、恶性肿瘤……?

这个问题较多出现在防癌险、重疾险的健康告知里。保险君建议,这类涉及家族病史的问题还是要如实告知,因为只要我们在就诊过程中医生询问到,是一定会在病历上留下记录的,就别想瞒过保险公司了。

F. 您是否患有或被怀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其他上述未提及的疾病?

这个问题就相当开放了“或其他未提及的疾病”,你说长这么大,没得大病没有也有小病吧?针对这种概括性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不作答,且法律也有相关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六条第二款规定:

4、未告知的补救方法

“保险君呐,你说万一就真的不小心,我当时没重视,愣是没注意,没有告知某个问题,是不是只能被迫退保了?”

先别急着下定论,保险中还有一个叫做【补充告知】的东东,或许可以帮到你喔~

顾名思义,补充告知就是在已经投保成功后,突然想着某个条款当时没有如实告知,又担心今后的理赔,又想再告知保险公司了。

其属于保险保全的的项目之一,投保人可就投保时被问到的问题中,未告知/告知不详/告知有误偏差的等等,进一步补充说明,补充告知后,原保险合同会重新进行审核。

当然结果你们也想的到,三种情况:

1)原保险合同的原条款继续有效

投保人补充的内容不影响原核保结果。

2)原保险合同的附加条款继续有效

投保人补充的内容影响了原核保结果,但还不至于解除合同拒保,这时可能会得到加费或除外责任等处理结论。

3) 原保险合同解除

即被拒保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已交的保费又能否拿回呢?在这保险君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复,因为这样的情况保险公司很难识别投保人是有意还是无意,得看各家保险公司对具体情况的判定处理。

一般有意为之,情节严重的就只能退回现金价值,大部分只是因过失未告知的还可争取全额退费的。当然,犹豫期内是可以退回全部保费的(除10元工本费)。

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保险的确是个与各领域的专业知识交叉甚多的行业,所以才有这么多让你觉得麻烦的条条款款和注意事项,但相信了解了以上小技巧也能保障自己基本的权益,其他的就安心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最后,保险君再如实地告知大家,真的要重视“健康告知”!如果有模棱两可、无法确定的信息,一定要找保险顾问咨询,比如保险君(不好意思又调皮了)。

咱,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