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陵川印象,體驗太行之美!

知道陵川,不是因為王莽嶺,而是我高中的一位同學大連財大畢業後分配在這裡,雖然那時候聯繫不像現在這般方便,但我們依然保持著聯繫。他在這裡潛伏了十八年,但我一直沒有來看過他。於是,趁他已經調走了,替他看看陵川的美女們。

從永濟出發,走垣曲,奔濟源,穿越太行山到晉城,陵川下高速,進入縣城,當眼就看見一個古建,氣勢宏偉,放棄看美女的念頭,去看古建了。原來是個廟,崇安寺,第六批國保文物。

崇安寺,原名凌煙寺,坐落在臥龍崗上,俯瞰全城。崇安寺建於何時,已經無考,但有“先有崇安,後有陵川”的說法。

九條龍,難道和皇家有關?

如今是博物館,但不開門

威嚴的山門

整個建築保存完整

為人進出的門緊閉著

寺廟一角

後面全景

我不去王莽嶺,也不去錫崖溝,我們的目標是馬圪當鄉的雙底村。

為什麼到這裡?因為這裡有一個唯一不通機動車的村子,叫抱犢寨。村下面就是河南。村裡人買東西都是到河南,回到山下,用滑輪吊上去,人走回來。山上養個牛羊啥的,趕不上了,只能抱上了,所以叫抱犢寨。這裡還有兩個地理地形非常吸引人,一個是一線天,另一個是老龍口。

路過一個村子,旁邊一個老房子又吸引了我的眼球。

是一個觀音廟。百姓給我說,過去入川口必有廟。

建制完整

戲臺

旁邊就是一個古村。

這一代的古村老房子很多啊。

拴馬樁

沒有人住了

向陽門第春常在。

繼續前進。我自從那年從林縣穿越太行山,就喜歡太行的峽谷,這次走鄉道穿越,看看是什麼樣子滴

路邊的小瀑布

路邊的一個山洞,清泉嘩嘩的,水面冒著氣,不知是溫泉還是水汽?

水漫草叢草更綠,車走山道山怡情。

有一處瀑布

白陘(xing)古道,是穿越太行的八條古道之一,也是應用時間最長的古道,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現在居然開始賣票了,不過今天不賣票,因為封閉了。

峽谷

峽谷

峽谷

導航到這裡,告訴我雙底村到了。我前後左右,上上下下看了一遍,沒有一戶人家。

冒著落石的危險,在峽谷中走了一段

我認為這就夠壯觀了,豈不知,更壯觀的還在後面。

上回說到,在一個峽谷中,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也就是我上集最後一張照片停車的地方,導航說到了目的地雙底村。我就納悶,這房無一間,地無一壟,怎麼就是一個村子呢?!後來證明導航沒有錯,是我錯了,我想導航道歉!

雙底村確實到了,不過是在頭頂上。導航的地圖是平面的,不是三維的。原來雙底村是不通車滴,又處在大山深處,過去車只能開到此處,再徒步。

這裡還有村子更是目前山西唯一不通車的村子了,那就是抱犢寨。看樣子山西的村村通公路的工程沒有完成啊!抱犢寨的南邊就是河南的八里溝景區,村裡人買東西都是去河南,回來走到村下面,上面放下吊籃,用滑輪吊上去。那裡山西到河南是90°的垂直角度。村裡想養牛養羊,山路崎嶇陡峭,趕不上去,只能把牛羊犢子抱上去,所以才叫抱犢寨。那裡有個老龍口和一線天值得一看。

話歸正傳。來到雙底村,如今為了開發旅遊,村民在山下建起了農家樂,但洪水沖垮了道路,把山下的村子分成了兩部分,汽車也要涉水而過,行人不溼腳是過不去的。吾上下探索了一圈,選擇住在半山腰的半畝地莊園。每人50元,包吃住,是三頓飯哦。有獨立衛生間,可以洗澡的。

雙底村有一條徒步路線,就是雙底--馬武寨--抱犢寨--八里溝。如今前面一段也在開發中,叫紅豆杉大峽谷。與紅豆大峽谷差一個字,別跑錯了。

小壺口瀑布,還真有點像,就是水太清,但有魚。

這裡的路垮橋塌,必須涉水而過,除非我揹你過去。

這裡的遊客都是河南的,很少見到晉牌的車。

遊客在水中嬉戲,豈不知著水太涼了,會拉肚子滴。

從這裡能到王莽嶺,不過要涉水五六次。

河面那個平哪

水那個清哦

有人說是黃龍

一點紅

我在為你歌唱《沙樑上站了個俏妹妹》

峽谷一道道彎,轉過去又是一片新天地。

水波

正午時分,光線太強

著下面可以建個廟

到時間了,我要回去吃臊子面了。

明天咱順著縣道往下走,看看還能遇到什麼?

從雙底村駕車順勢而下,沿途的道路被洪水衝的七零八落,時而要涉水而過,時而單邊會車,路過一個小山村,感覺不錯,就停車區看看。

此村叫做地八洞村,僅有7、8戶人家。

河邊一排房子,依山而建,前面臨河幾顆大樹,幾家人坐在院門前聊天。

雖說是老房子,幾顆南瓜藤顯出新的生機。房主在河對面開了農家樂。對面的峽谷叫十八缸。缸,其實是水潭,天長日久許多都被堆積平了。

來到這一戶,恰好主人在家。看這老房子的規模,相信此家的成分不低。戶主已經不知是何年代建的房,大門和二門都已經拆除了。

地八洞村深處大山深處,能有此等建築著實不易。如果就地取材,用石頭蓋房子不足為怪,像山西的平定縣和河北的井陘縣一帶的大小梁江、於家石頭村,全是石頭房,但像這用磚建房的,非財主不可為。古時候交通不便,建築材料從山外運進來,運費遠高於採購成本。據房主說,當年的磚是山羊給馱進來的。可見交通的困難了。再一問,原來他祖上是開客棧的。

村裡還有一個帶門廊的建築,原來是一座廟,地八洞廟。

沒有人維護,已經破敗了。

教書育人的標語還在牆上。

天下名山僧佔全,解放後的學校基本上佔用的都是廟宇。

清同治年間的禁賭碑。

黑板和神龕共處,現代化了,神有什麼事也可以記在黑板上。

出村不遠,一處清泉從山上傾瀉而下,雖不宏偉,但給太行增添了一份秀氣。

離開地八洞村,繼續沿著縣道想河南。一路上悠悠盪盪滴欣賞著太行獨特的山色美景,沿途的河裡都有人在戲水,俺們倆100多歲了,就不參和了。過了馬圪當鄉,來到一個丁字路口,正面牆上寫著“鳳凰歡樂谷直行”,我就納悶,馬圪當鄉人的直行難道是穿越?!

按照導航的指引,左轉,到武家灣。這裡有個水庫在路邊,人多且亂糟糟的,沒有停留。

穿過潭頭村,突然看見對面的山峰隱約在霧霾中,宛如仙山。茶香驚叫道,峽谷,真正的峽谷,和恩施峽谷一樣!趕緊找了個能停車的地方,果然!沒有觀景平臺,看不清峽谷的全貌,依然返回潭頭村。驚喜出現了,一條小道,蜿蜒到峽谷。

紅褐色的岩石,層層疊疊

天然的花紋

哈哈,就我們倆人。

我讓她再後退三步,她不退,還說,你這比帶我去動物園還厲害。

問題是我此時站在更邊的地方。

生氣了。

壯觀的南太行

這張是我冒著生命危險拍的

從這裡下去就成紙片了

美麗的花紋

天然臺階。

太行人家

瀑布拍不到底,是我實在不敢往邊上走。

真的是可以用千仞來描述

峽谷裡面別有天地。

回頭看山西,藍天白雲。往下看河南,霧霾重重。

此時此地,溫度也上來了,空氣也失去了清涼,開空調,下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