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讀過的書早晚都會忘記,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書?

今天是第23個“世界讀書日”,柚子想問問你有多久沒讀過書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讀書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有的人寧願花大把時間追劇,也不願意花時間看一本書。

曾有人在知乎上提問過這樣一個問題,說“讀書早晚會忘。為什麼還要讀書?”

當初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下子就被戳中了心中的疑惑,

但看到最高贊數的回答時,又瞬間豁然開朗了。

答案是這樣說的: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了很多食物。它的大部分早已被遺忘,

但肯定有一部分變成了我的骨肉。讀書對你的思想而言也是如此。”

是啊,回看自己這麼多年吃過的東西可能早已忘光光了。

現在要你回憶昨日一日三餐吃了什麼,可能你都想不起來了。

但如果沒有吃,又何以生存到現在呢?

假如沒有閱讀,又何來的認知呢?

中國人的讀書,自古以來便有著強烈的功利性

從古代科舉制度下的“一舉成名天下知”

到現代高考制度下的千軍萬馬搶進211、985。

好不容易進到大學後,拿起一本經典小說閱讀,卻又垂頭喪氣,

“我看完了這本書之後並沒有什麼感覺,還沒有一個月就已經忘光光了,那我還不如不讀”

如今很多人恨不得看完一本書,頭上就能顯示一個進度條,

標誌著自己離“成功人士”又進了一步。

合上《巴黎聖母院》的那一刻起,就可以全然瞭解路易十一統治下的法國真實面貌!

讀完《飄》最後一頁,就能對美國內戰時期的歷史瞭如指掌。

當到圖書館歸還《史記》時,就能對中國的歷史銘記於心。

我們如此急切地渴望從讀完一本書就可以成為那人中龍鳳,

就可以加薪升職,就可以使銀行卡多幾個零,

但讀書的作用卻並非如此。

它影響的是是你的思維方式,改變的是你的談吐風格,讓你遇見一個更精彩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它培養了你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力!

你真的遺忘了嗎?

很多人都曾抱怨過,自己讀過的書沒過多久就會忘掉了!

其實我想說,你真的是忘記了嗎?

不,你沒有忘記,你所看的一切書籍,都不會辜負你,

他們都將在你心中深深紮根,成為你的隱藏記憶。

可能你會忘記了《殺死一隻知更鳥》中那位為黑人伸張正義的律師叫什麼名字。

但你在醜惡、與不公面前必將變得更加整治與坦蕩。

可能你會忘記了《活著》中那位經歷了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

又經歷了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到最後僅剩下一頭老牛相伴的主人翁叫什麼,

但當你不斷遭遇苦難、失敗和死亡的折磨,忍受貧窮、疾病和生離死別帶來的痛苦的時候,

你能正確對待生命。

因此,讀完一本書,何必苛求記得書中所有細枝末節呢?何必責難自己的“遺忘”。

你所遺忘的,只是無關緊要的情節,你所得到的,將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