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美麗南極 ——南極見聞之二

海鑽石號郵輪破浪乘風闖過了德雷克海峽,前面就是南極大陸了,想到這,一股熱流在心底深處緩緩地湧動,此刻,距離我們駛離烏斯懷亞海岸已是整整50多個小時了!按照旅行計劃,登陸長城站或將成為我們一行南極之旅的處女作載入“史冊”,豈料我們很快被告知:儘管長城站的中國同胞們非常歡迎我們的到訪,因為海上風浪依舊很大,衝鋒艇無法停靠,我們只能將渴望已久的客訪長城站移到郵輪迴程時進行了!

中國南極長城科考站位於南極的西南極的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上,南設得蘭群島是南極洲距離南美大陸最近的所在,真正的南極大陸還有待我們繼續向南航行!聽說前頭有無比瑰麗、神奇的景色在等候著我們的到來,延遲登陸長城站的不快很快被我們拋在了腦後。

進入南極海域,眼前不時有雪山在遠處閃現,再不是德雷克海峽那一望不見盡頭的景象了!郵輪越往前行,雪峰與島嶼的數量也越多了起來,一些雪山的山坡上,我們可隱隱約約看見山坡雪地裡黑鴉鴉的印跡,一片又一片,那是群聚的企鵝!黑黑的是它們排洩物的“成果”。最讓我們為之連聲歡呼的是越來越靠近郵輪的一座座雪峰,有通體為白雪覆蓋的,也有被白雪半遮半蓋、如刀劈斧銼般嶙峋而立於水道旁的。在一彎彎被群峰環抱的峽灣裡,海面波浪不驚,如同鏡面般平靜的湖泊,黝黑的山石與在平靜海面上留下的自己的被白雪半裹的倒影連成一體,難分哪是真哪是影,宛如一幅宏大的水墨長卷。一時間,幾近呆傻的我竟然琢磨著有哪位中國國畫高手可以將其複製?但我覺得:即使有這樣的大師,滿世界怕也找不到合適的染料來表現:山體那幽靜、冷峻的神態、冰雪那閃亮、純淨的白!

/<font>

/<font>

如同鏡面般平靜的湖泊,黝黑的山石與在平靜海面上留下的自己的被白雪半裹的倒影連成一體

南極讓人陶醉的景色

船行利馬水道是第二天將近黃昏的事,熱心的船長為讓我們滿船中國遊客一飽眼福,決定一試他從未嘗試走過的新航道。據傳,利馬水道比較別的水道尤其狹窄。果然,進入利馬水道,那感覺與自己當年航行三峽無異:水道兩旁的雪山雖未有三峽的高峻,但蜿蜒連綿,亦頗為壯觀,莫道前途無路,舵盤一打,又見柳暗花明!可憐見夕陽越過船體一側的雪山將光芒投射到另一側全被冰雪覆蓋的雪山上,將山體染得一片金黃,像紅高粱爬滿山坡,像是丹霞地貌在極地再現!

<table><tbody>

夕陽將將山體染得一片金黃,像紅高粱爬滿山坡,像是丹霞地貌在極地再現! /<tbody>/<table>

利馬水道上越往前走,水面上浮冰也越來越多,有裂開來的平整的冰塊,也有高矮不齊的冰的小山和一個個不規則的冰的磚石、冰的巖。隨著水道的深入,我們越來越像是在破冰前行了,冰塊破裂的聲音清晰可聞,乘客的我們也逐漸感覺到船行速度的減緩,到後來,幾近停步不前,我們的郵輪終因水面冰塊太多,為安全計,船長只得下令原路折回,計劃中的一次登島也只能改在第二天進行了。

但,我們沒有因此沮喪,置身眼前這神奇的景色足以讓我們一行陶醉,更何況原路折回還可讓我們多一次觀賞利馬水道的機會,一個個心底裡不知怎樣地在暗暗的樂哩!

改走另一水道後,浮冰稍見減少,漸漸地,一路上見到的黑冰或藍冰多了起來!

黑冰體積不大,是一塊塊形體不規則的雙肩揹包大小的冰塊,一眼望上去,海水中的黑冰顏色黑黢黢的,待我們後來在衝鋒舟上巡遊冰河時將其從海水中拾起,方才發現它顏色一點也不黑,晶瑩剔透,硬如堅石。據說這冰有上萬年曆史,是冰雪常年擠壓、讓其體內的氣泡與雜質得以清除而形成,將拾起的黑冰砸碎配製飲品飲用是人們一生難得一遇的幸事!

<table><tbody>
給人帶來無邊遐想的藍冰/<tbody>/<table>

藍冰的美是無法形容的,在一座座漂浮的大小不一的冰山與冰岩的臨近海平面的部位,浮冰閃發出蔚藍的光亮,那光亮如同我在巴西珠寶名店展櫃裡看到的藍寶石所發出的光亮一般晶瑩、清純,即使浸入海水中,也無法令其光色衰減。在一些冰山自然形成的洞穴的入口處,這可與藍寶石比美的藍將整個洞穴的入口浸染,一直到人們目光不及的深處,那景緻可以喚起人們無邊的遐想,想到阿里巴巴的寶窟,想到《西遊記》中的龍宮······

藍冰的形成無疑也與其生長年代的久遠,與其質地的潔淨相關——日後的七八天時間裡,有關藍冰的知識成為我在郵輪上四處向高人求教、研討的課題,一時間竟以為,遇見藍冰、瞭解藍冰就領略了南極的美、南極冰河的美!

登陸南極大陸的一個個島嶼是我們南極之旅的一個又一個高潮,是我們遊客一早雙眼睜開就盼望進行的樂事。在南極的十餘天時間裡,我們先後在南瑟特蘭島、天堂灣、尼科港,半月灣島、喬治王島等數處登陸。人未登陸,心就與陸地上的企鵝與海豹連在一起了。零距離接觸是不敢說的,因為組織方有言在先:面對企鵝與海豹必須保持5米以上距離,但樂見遊人的企鵝搖搖擺擺地主動與你親近,或“目中無人”地從你身前走過,也就責怪不得遊客的我們了!我們登陸的所在都有群聚的企鵝,也許這與我們前來南極的時間有關,春天正是企鵝求偶繁殖期,成為我們關注的“明星”的是那出雙入對的企鵝,群聚的企鵝倒成了我們拍攝企鵝明星的“背景”。

<table><tbody> 冰山與企鵝。圖片題名曰《神鵰俠侶》(朋友劉仲剛提供)/<tbody>/<table>


<table><tbody>
遊客與 海豹/<tbody>/<table>

海豹的數量似乎不很多,我所見到的海豹多在雪地上呼呼大睡,它們也時有動作:滾動一下肥碩的身軀,朝著遊人晃動一下細小的頭顱,隨即又呼呼睡去,那模樣讓人們很難將它們與我們多所見到、瞭解到的獵豹聯繫在一起。據說海豹大量出現的時間要在來年一二月間,那時,海上可以充作口中食物的品種增多,是海豹們大顯身手的時刻。

雪地行軍


<table><tbody>
旅行團成員在完成雪峰登頂後與五星紅旗合影紀念 /<tbody>/<table>

雪山登頂的“美”是我們遊客與大自然共同參與的傑作,百餘位登山者身著一色由旅行社統一定製的金黃顏色的衝鋒衣依次行進在白雪皚皚的山道上,從下往上眺望:一幅絕美的雪地行軍圖。待到得山巔,將五星紅旗——那不是一面普通的旗幟,是旅行社在北京“天安門管理處”費了許多口舌“弄”來的——展開,百餘人眾星捧月般“捧”著五星紅旗,面對驕陽齊聲高呼“中國”、“南極”,那境況不禁讓人胸中熱血噴湧!

站立在雪峰之上觀賞雪山與海灣景色更是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半月灣是意譯的中文名,當初的發現並命名者顯然是注意到環繞著雪山的海灣有如一彎明月的美麗形態;天堂灣,可謂名副其實,這是為白雪覆蓋的杭州西湖、北京昆明湖,如果能再在平靜的海面上建造一道七孔或九孔石橋的話。

天堂灣景色

長城 科考站的指路牌

登臨中國南極長城科考站為我們的南極之旅劃上一圓滿的句號。比較在別的島嶼所見的一幢幢形同水泵房的某一國家的南極科考站,中國長城南極科考站更像一家小型工廠,這裡有鋼筋水泥的碼頭,有先進的通訊設施,有鋅皮的庫房與辦公樓,籃球場與休息室就建在同一個屋頂的樓房中,樓房裡溫暖如春、整潔舒適。看到自己國家科考站的同胞們能在如此良好的環境裡工作,內心深處無比欣慰。科考站出入口的雪地裡樹立著一尊奇異的指路牌,上面一塊緊接著一塊張掛著的不同地名的路牌共同指向一個方向,木牌上的地名是: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昆明、信陽······我知道,這是島上的科考隊員各自家鄉的名稱。南極與中國相隔千山萬水,科考隊員時時刻刻將自己的祖國與親人掛在心上!此刻,這路牌似乎也在提醒十餘天來為南極的美麗景色所陶醉幾近“樂不思蜀”的我:快快回到親人的身旁吧!久未通訊聯繫的親人正等待著自己的歸來!

美麗南極屬於世界,家鄉與親人屬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