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连线“摆渡人”王禾田,央视主持人落泪了

3月4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特别策划《呼叫027》中,主持人朱迅通过视频连线对话武汉一线战“疫”志愿者——黄鹤楼公园的“生命的摆渡人”王禾田,朱迅从笑着开始连线,到约定北京见,到最后哽咽红了眼眶。


△ //《呼叫027》,朱迅对话“生命摆渡人”王禾田 视频来源:央视综艺


是什么力量,让王禾田义无反顾?又是什么,让进央视20多年,第一次用这种方式连线的朱迅感动落泪?


△ //《呼叫027》节目视频截图


当志愿者一个多月 累计接转病人60人次


他是黄鹤楼公园职工,共产党员,转业军人。疫情发生后,他志愿报名当起“生命的摆渡人”。

截止3月4日下午,王禾田已经当志愿者一个多月,累计接转新冠肺炎病人60人次。

随着武汉市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大,现在病人已越来越少。当班接不到病人,这让他感到非常高兴。“ 这说明,胜利的曙光已经显现。再坚持一段时间,相信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主动请缨三次 成为一名志愿者司机


王和田从军12年,疫情发生后,为当志愿者三次报名。他说:“大年初二我就坐不住了,我就把驾驶证晒到了朋友圈。第一次去医院,人已经招满了,没有报名成功。”

第二次武汉市招募志愿者,因为超龄,又没有成功。随后街道招募志愿者,他又到自己家所在的永清街道办事处毛遂自荐,被录用后,他非常高兴。



2月4日,王禾田正式上岗,成为永清街道办事处招募的第一位志愿者司机。每天接送新冠肺炎患者,王禾田成了高风险人员。他主动与家人隔离,自己在外面住。


儿子高考后 想带一家人去看天安门


视频连线中,主持人问他:“如果现在可以呼叫一个人的话,您会呼叫谁?”他不假思索的回答:“我肯定呼叫我的家人,我的儿子,我想跟他说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


△ //《呼叫027》节目视频截图


王禾田的儿子今年还要高考,他却在非常时期不顾个人安危,开着用面包车改装成的救护车,往返于社区和方舱、定点医院之间转运病人。

除了接转病人,王禾田还默默地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2月14日,由于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异,有些援鄂医疗队队员希望能吃到面食。他的家乡河北涉县爱国拥军联合会,委托他帮忙采购400余箱辛辣味的方便面,捐赠给这些医疗队。

然而当时,武汉各超市方便面货源不足,而外地的一时又进不来。情急之中,他求助于“万能的朋友圈”,很快,有人联系他提供了货源信息。第二天,家乡的捐赠单位捐赠了470箱,王禾田自掏腰包买了30箱,凑齐500箱,分别捐给5支援鄂医疗队。然后,他又联系到车辆,迅速将这些方便面全部送到这些医疗队手中。


△ // 接送病人的间隙,在车上等候的王禾田


问道疫情结束之后,最想做什么?王禾田回答道:“等儿子高考结束,一家人去北京,看看天安门。”主持人朱迅也回应,“等疫情结束,您们一家四口到北京,我请您们吃饭、看节目。”

王禾田爽快的答道:“好!可以!”

唱军歌回味十八岁


王禾田还在视频连线中唱起了军歌“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映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戴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


△ //《呼叫027》节目视频截图


歌声中回味了他十八岁时的峥嵘岁月,也是他送给儿子最棒的十八岁礼物。

作为一名志愿者转运司机,他一次次的奔波,照亮这座城市的一条条道路。对于一座城而言,王师傅只是留守在武汉的九百万分之一,他的力量或许非常微小,然而,正是无数像王师傅一样的志愿者们,集结小力为大力,凝聚小爱为大爱,支撑着武汉这座城市正常运转下去。



谢谢你们,“生命的摆渡人”,谢谢你们,武汉的平凡英雄。




出品: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