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自行车游览陕北黄土高原!第一天:西安--铜川--宜君!

最近整理了一批几年前刚来陕西时候的骑行图片。有陕北的、商洛的、穿秦岭的。我想写个连载。欢迎大家关注!

先从黄土高原开始吧。骑行黄土高原,一直是我很向往的路线。很长时间里,在我的心目中,黄土高原是一个粗犷、豪迈、大气、浪漫的的形象,我想体验一下古人从关中的大长安,一路往北穿过黄土地,进入内蒙古高原的过程。这次旅程只用了六天时间,在地图上留下了这样一条痕迹。

我的搭档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老师,潘有金。单车界人称“钱哥”。按照钱哥的计划,到了内蒙以后,我们干脆一鼓作气,干到蒙古边境上算了,这样会很有成就感。但我的时间不给力,满打满算只有六天。

这是我俩翻越祁连山的图片


六天时间如果要悠闲一点,连包头都到不了了。我在心里说:实在不行,到榆林差不多得了。

最终钱哥陪伴我每天高强度赶路,掐分夺秒在第六天到达包头。总里程1000公里。算起来,平均每天都在160公里以上。

D1:西安-泾阳—三原--铜川—宜君(165公里)

D2:宜君—黄陵—洛川—富县(120公里)

D3:富县—甘泉—延安—延川—清涧(180公里)

D4:清涧—绥德—米脂—榆林(180公里)

D5:榆林—札萨克镇(伊金霍洛旗)(140公里)

D6:札萨克镇—包头(185公里)


第一天,我最初计划的目的地是铜川老城区,

出西安以后的第一个地级市。

从西安南郊出去,差不多130公里。

如果要继续赶路,就要爬一个大坡。

因此第一次走这条路线,也不是很清楚。

地图上看,从金锁关开始,就进入黄土高原的边缘,

想来爬坡强度是很大的。

我那时候有山地车和折叠车,此行选择了折叠车。

为什么选择折叠车,因为机动性强,上火车方便。

很多人看我这么个小轮车,都替我捏一把汗:

这玩意能长途吗?

回答是没问题的。

其实折叠车在平路上性能要比山地车好。

就这个小折叠车,我骑了十来个省,没问题的。


我和钱哥的集合地点选在钟楼。

本来我想在钟楼合张影,

算作一次严肃的长途骑行仪式。

可是车水马龙的钟楼十字,

背景是络绎不绝的公交车,

等了两分钟,决定放弃。

有些事情是不能勉强的。


那时候刚来西安,对周边骑行路线还不熟悉。

骑车上陕北,要走的路线是210国道。

210国道西安这边应该是要走临潼、高陵附近,

我俩都觉得这样会绕路,

凭直觉认为从钟楼一路往北,应该错不了。

结果沿着未央路走啊走,前面发现是高速入口,没路了。

只能往东探索,

在未央立交、北辰立交迷了几次路,总算出了西安市区。

进入西安泾河开发区,看到了“泾渭分明”景观的指示牌。

我突然觉得自己距离这个经典的成语典故如此之近。

第一次在西安骑车过渭河,我竟然不敢确认这就是渭河。

因为之前从天水那边骑到西安,一路沿着渭河,

我概念中的渭河是黄颜色的,

但是眼前的这条河看起来水却比较清澈。

当年的渣渣手机拍摄,图片质量比较差



不久又看到一条黄色的河,推测起来应该是泾河了。



那天天气不太好,出西安不久下雨了。

起初是毛毛雨,不影响赶路,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中雨。

无奈,只能在陕汽公司门口躲雨。



雨小一些,继续往前走。

在快到三原的时候,有点迷路。

走着走着就进了乡村公路,后面再走,

横七竖八到处都是岔路。

本来想去三原吃个午饭,后来看地图感觉去三原要往西,

而我们走210国道去铜川要往东,就放弃了去三原。

后来终于上了210国道,不用再发愁走错路了。

这条路将陪伴我们未来的整个行程。



只是210国道环境有些差。

煤渣遍地,空气污浊,大卡车在身边呼啸而过。

这陕北之旅看来要受点罪了。



不过,我是见过“大世面”的。

10年前的山西运煤路,我都能坚持骑下了。

210国道算什么?

中午一点多的时候,终于赶到了铜川耀州。

耀州,古称耀县,如雷贯耳的名字。

药王孙思邈故里、耀州窑所在地、照金香山都在这里。

吃饭的时候我们讨论了一下行程。

看当时时间离天黑还很早,

我们计划争取爬完金锁关那个大坡,

直接杀到宜君去。

所以,接下来我们错过了很多风景。

路过黄堡镇耀州窑博物馆,就在路边,我们都没有进去。

隔着马路,拍了一张耀州窑博物馆,继续走。



黄堡镇的标志性建筑。

耀州瓷的代表,青釉提梁倒灌壶




穿过铜川老城区,王益和印台,

不久就到了金锁关山脚下。

到这里,整个世界突然变得清静了。

金锁关是陕西关中的北大门,

享有“金锁天堑,鹰鹞难飞”之誉,

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地位。

骑行这么多年,见到这种古关口,我就知道要爬坡了。

我很严肃告诉钱哥:

这一段可能是我们一路上爬坡强度最大的一段,

长度13公里



关键是那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

从这里爬完坡,山顶叫做哭泉乡。

那几年不像现在,旅游业比较发达,

无论如何都有农家乐住。

当时的情况,必须要赶到宜君县。



真正上路才发现,这段坡虽然长,

但并不可怕,因为坡度不大。

对于翻过祁连山、骑过青藏线,

经验值还算丰富的我们,

这段路没有形成太大的挑战。

很快就到了最高点—哭泉乡。




接下来就是十几公里的下坡。

这边的下坡不是很爽,不是那种一口气可以放到底的坡,

而是时不时有个小起伏,需要蹬车才能保持速度。

也就是说,关节刚刚休息,又要启动,

刚刚启动,又要休息。有点折磨人。

钱哥抱怨了好几次,其实我也在心里抱怨,

只是懒得说而已,因为抱怨了也没用啊。


七点半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宜君欢迎你”五个大字,

此时松了一口气,第一天的紧张行程算是结束了。

这张图是第二天早上拍的。




第一次到宜君这个小县城,就四个字的感受:

凉快、绿色

县城的海拔已经非常高,

可能是陕西海拔比较高的县城之一。

因此要比西安凉快很多。

当时7月份,我们早上从西安过来,

到宜君明显可以感觉到到不同的温度。

宜君的主色调是绿色。

从哭泉乡以后就非常明显,

四周很多丘陵和山地,满眼的绿色。




第一天骑了165公里,算是超出预期了。

晚上研究了一下地图,

发现第二天将路过黄帝陵,恐怕是要进去拜谒一下的。

未完待续......

欢迎西安车友加我微信。shaanxi_tourism,周末可以约个路线什么的。


成博士陕西旅游

我们的愿景:传播陕西旅游,讲述陕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