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动、静平衡原理及平衡方法

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振动

振动的危害:

1、转机动静部件碰磨;

2、部件的疲劳损坏;

3、连接或紧固件的断裂与松脱;

4、损坏基础和周围的建筑物;

5、降低机组的经济型;

6、影响运行人员健康。

转子分类:

1.刚性转子:转子在不平衡力作用下,转子轴线不发生显著变形的转轴。

2.挠性转子。

依据转子工作转速与其临界转速的比率判定刚性或柔性转子。

不平衡的原因:质量不平衡即转子质量中心与轴线中心不重合。

①材料内部组织不均,如铸件中有气孔,锻件中有些部分组织紧密,有些部分组织疏松等。

②加工所形成的形位误差。

③转子部件腐蚀、磨损。

④流体通道内介质不均匀。

由于以上原因使转子的重心偏离中心,从而引起振动。

转子平衡方法选择与确定

振动处理原则:

1、较小转机:运行→检修消缺→平衡

2、大型转机:运行→平衡→检修消缺

平衡原则:只要在满足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地前提下,能做静平衡地,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地,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动平衡消除振动效果比静平衡好。

平衡方法地确定

1)径宽比:

静平衡 (径宽比(D/b )≥5)

动平衡 (径宽比(D/b )<5 )

2)转子的工作转速.

1.对单级泵、两级泵地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不论(D/b ) <5或(D/b ) ≥5只做静平衡即可。2.对单级泵、两级泵地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如果D/b≥5只做静平衡即可。

显著不平衡——当转子产生质量偏心时,若转子承受的转动力矩大于轴和导轨之间的滚动摩擦力矩,则转子就要转动,使原有的不平衡重量位于轴的正下方,这种不平衡称为显著不平衡。

不显著不平衡——当转子产生质量偏心时,若转子承受的转动力矩小于轴和导轨之间的滚动摩擦力矩,转子虽有转动趋势,但不能使不平衡重量转向轴的正下方,这种不平衡称为不显著不平衡。

转子放在静平衡台的轨道上,往复滚动数次, 则重的一侧必然垂直向下,如数次的结果均一致,即下方就是转子不平衡重量G的置,定此点为A。A的对称方向,为试加平衡重量的位置,定该点为B(即为加平衡重量的位置)。

离线平衡机平衡步骤

1、准备

.转子。

.平衡块、配重工具。

.平衡机检查。

2、安装连接套筒、转子上平衡机。

3、测量各需记录尺寸并记录。

4、平衡机送电、开机输入数据。

5、启动转子到设定转速,记录不平衡量及相位。

6、停止平衡机、断电。

7、根据记录进行加重或者去重。

8、平衡机送电、开机输入数据。

9、启动转子到设定转速,记录不平衡量及相位。

10、停止平衡机、断电。

11、数据合格平衡结束,数据如不合格回到第5项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