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请再来四杯》这一回的印度神剧,是真的神剧,而不是烂片

这一回的印度神剧,是真的神剧,而不是烂片。

没有印度传统歌舞,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美国风,食用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就连少有的几段跳舞的戏份(往往穿插着不可描述的情节),音乐都足够感人。

当然,它还是一部印度禁片。

《请再来四杯》


尺度正在逼近美剧,而耻度在亚洲圈子已经遥遥领先。

对于印度电影而言,它是颠覆性的。

在女权问题上,“臭名昭著”的印度,竟然会出现如此离经叛道的作品。简直不可思议。

有多离经叛道?

第一季第一集开头, 女主之一达米尼正在开会,会议桌的另一头,她的医生正赤裸着身体,跳上会议桌,向她走来。

桌子两边参加会议的男士,全都目光迷离地盯着他俩。医生抄起桌子上的水杯,往她的胸口一洒。



她被推倒在会议桌上……梦醒了。

这只是开始。

随后一言不合就飙车的戏份越来越多,不知廉耻的台词四处开花,五彩缤纷。


刀客推荐她,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大尺度,而是她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尊重和赞美。

女孩子们或许应该好好看看,真正的女权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要的不是打压男性的女权,亦或者欺辱女性的男权,我们要的是平权。

台词就不提了,单看片头的几个画面,它们都在“招摇”着女性的美,与传统封建审美截然不同。

她们可以在公开场合衣着性感,只为张扬自己的美,而不是“勾引”男人犯罪。



她们也可以全身肌肉,彰显力量,而不是想象中的弱不禁风。



她们也可以有一副霸道总裁的气势,西装革履,对着那些觊觎她们私处的异性说不。



她们甚至不用为自己身上的赘肉耿耿于怀,在公开场合,张开双腿,开怀大笑。


片头的这四个女孩,就是电影中的四位女主角。

她们各有各的生活,却因为一家酒吧相聚,酒吧的名字:



那天晚上,四个疯女人醉醺醺的,把酒吧的招牌给砸了,换了个名字——



她们在酒吧里说着各种没羞没躁的话,放肆大笑,丝毫不拘谨。

酒吧中的四个打台球的小伙子,给她们买酒。

女孩们碰完杯就主动上去搭讪。



男孩子们刚刚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女孩们便开始了她们华丽的自我介绍。

乌芒自我介绍:




希蒂的自我介绍:




达米尼的自我介绍:




安贾的自我介绍:



介绍完毕,四个男孩子都被吓跑了。

吓跑了……

女孩们的段位太高,他们招架不住。

当然,这些女孩并不总是这么潇洒,她们思想独立,可惜却活在印度。

女孩乌芒,身上布满纹身。


妈妈总是担心乌芒嫁不出去。

她出生于一个小城市,那里的人们更加传统、保守,妈妈在她十八岁时,就撺掇着给她相亲。

乌芒想反抗,她的嫂子劝阻她:我们女孩子,这辈子不就只能这样吗?

乌芒的回复更加犀利:所以,你必须要用一辈子去学着爱我哥?

言外之意是,嫂子在嫁给她哥哥时,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是否爱他,她只是认命而已。

乌芒受不了那样的生活,她逃到大城市,成为一名健身教练。

十八线小城市的平民如此,那么上流社会的富庶家庭呢?

希蒂是富贵人家的千金,她性格温婉可人,但是爱吃,而且肚子都是赘肉。



母亲以女儿嫁给富豪为荣,一直很嫌弃她找不到男朋友。她对希蒂说:女人不结婚,还有什么价值?

希蒂确实很惨,没有男孩子愿意和她约会,唯一一个异性好友,还是个同性恋。

她的生活是压抑的,委屈的。

在好友的介绍下,她发现了一个成人网站,开始在那里跳脱衣舞,很受欢迎。



女强人达米尼,就是在梦境中意淫和自己的帅医生做爱的那一位,她甚至不愿意让炮友和她同床共眠,完事了就赶人家走。

她习惯用枕头包围自己,一个人在失眠的夜晚玩床头灯。



律师安贾,凭自己的本事成为印度最优秀的女律师,可是在法庭上,法官压根就不把她放在眼里,各种无礼的打断。

家中还有一个六岁大的女儿,在一次安全措施失灵的情况下,意外诞生的小生命。

女儿的父亲是个混蛋,完全不懂得照顾人,他认为带孩子是女人天生的使命。




就这么四个女人,个性张扬,却活在压制女性自主意识的地方,她们有的在抗争,有的在逃避。

但还是活在这个怪圈里。

达米尼报道了一篇关于女性地位的文章,被荧幕后面的键盘侠喷的狗血淋头。

正式的新闻没人看,八卦和娱乐满天飞,她这个坚守原则的新闻主编,正在被边缘化。



乌芒在帮助健身的客户做卧推,客户盯着她的胸,顺手就摸了一把。

她去找健身房的女老板讨个说法,老板的逻辑是这样的:乌芒之前和别的男客户发生过关系,大家都以为你是随便的人,既然你够随便,那么谁碰你就都没关系,所以这并不能怪客户。

乌芒的老板是个女孩,她认为这种事的发生是因为乌芒行为不检点。


同样地,达米尼的老板也是个女人,她认为女性受到的压迫,都只是女性自己的问题。

女人只是把自己束缚在一块“玻璃天花板”中,没有突破而已。

没有责怪社会,没有归咎于传统,更没有提到那些被传统禁锢的保守男性。

在女老板的眼里,一切的不公都只是女性的自欺欺人而已。


难能可贵的是,它并没有在高歌女性思想解放的同时,刻意地把矛头指向男性。

它想说的是,在传统封建糟粕面前,男人和女人同样愚昧。

除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整部剧更多的是在谴责保守势力,以及那些甘愿受压迫的女性。

怒其不争,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有渣男,也有渣女。


作为一部大女主剧,在讽刺社会、表达无奈的同时,竟然没有为了炒热点怒骂渣男,带一阵一边倒的歪风。

如此客观,真的很难得。

撇开情色和污言秽语,它还是一部好剧,而且在天朝是可以上映的。

可惜印度当局给禁的死死的。

话说回来,如果这剧在本土上映,估计印度得发生游行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