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部分地區房價明顯超出一般家庭購買力,為啥房價卻降幅不大?

湖盈荷柳青


房價不跌或跌幅不大,這段樓市行情波動不大,對剛需購房者很是煎熬。但與以前相比不斷上漲的樓市行情,我們應該感到有了盼頭。事實上樓市行情拐點已經出現,最能反應行情轉變的兩個因素1/是價格2/是交易量,目前交易量已經大幅度萎縮,閒置房新一點的小區大量存在,這些都預示著目前樓市已經形成了買方市場,我們應該存著氣。大家應該記得樓市行情大幅上漲時有人說過:今年不買房,一年又白忙。現在應該反過來說:年初買了房,年底為他人做嫁衣裳。


用戶秋末


也許很多人買不起房子,但是我的看法,全國房價不會整體下降,穩定就是最好的結果!

首先,中國房價並非高不可攀!作為發展中國家,那麼我們的房價參考,和西方歐美國家相比就毫無意義;縱觀絕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伴隨著經濟的增長,房價都在迅速的提高,比如印度的孟買,越南的芽莊等等; 去越南旅行的時候,我們問過芽莊當地的居民,很多人都工資也就1000多塊錢人民幣,但是他們的房價也達到了兩萬人民幣/平米,而且商品房面積小於68平米的,因為政府認為,太大了就更加買不起!

為什麼房價會一直在增長!為什麼會這麼高呢!那是因為商品房是特殊的商品,它代表了未來,代表對這個國家對這個城市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只要這個國家的經濟持續增長,那麼房價在某種程度上說就難以下降。

其次,覺得商品房太貴可以申請公租房

,我一直認為商品房是中高收入者的選擇,低收入者完全是可以申請公租房的,我不太清楚其他城市的情況,但是我知道重慶的公租房是特別好申請的。

再者,房子的投資屬性短期無法改變,雖然中央一直在講,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是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講,已經養成了投資房產這樣的一個思維定勢,畢竟現在除了投資房產,很多人找不到更好的選擇。

最後,政府財政對土地收入的依賴也是常態,土地出讓金不降,那麼房產的價格又怎麼下降呢,而且,雖然中國的房子設計壽命只有50年,但是事實上,住宅用地有70年年限,而且我們房子的產權是永久的,所以幾十年以後,應該是再次繳納土地出讓金,具體細則會不斷優化。

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的房價已經穩定了下來,這樣不光讓我們的60後70後,享受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也能讓現在的90後或者95後,有機會買房,讓年輕一代感受到時代的善意。


都是我輩中人


這個問題很顯然是一個不懂房地產的朋友提出的,或許很多同樣不懂得房地產的朋友會認同這種觀點,但請大家記住一點根本事實:房價是不以個人意志而變動的!通俗地講,一個地區的商品房價格不是以“你覺得”、“我覺得”、“你收入多少”、“我收入多少”來定的,而是開發商以土拍價格+各種稅收+建築成本+人力成本+營銷費用+銷售分成+盈利等綜合條件來制定的,如果開發商制定的價格高於市場預期、高於市場真實購買力,那麼其所開發的樓盤自然沒有人購買,開發商自己為其買單,往往結果就是虧損甚至破產。

可現實生活中,成熟的開發商完全掌握一個地區普通家庭的年收入、平均存款數額這些基礎數據,同時還掌握一個地區未來5-10年的具體發展規劃,通俗地說就是開發商知道一個城市之中哪個地區規劃了地鐵、哪個地區規劃了優質學校,哪個地區沒有工業汙染,這也就是為何部分土拍現場出現多家開發商競價購買的背後的一部分原因。

以上內容主要是來回答開發商對於所開發商品房的定價體系和定價邏輯。

現在再來回答提問者所說的“房價明顯超出家庭購買力,為啥房價卻降幅不大?”

我先從感性思維出發回答,再以理性思維出發回答。

這裡我以球鞋為例,我已到而立之年,有車有房有存款,似乎沒有什麼大的缺失,然而我每天都會堅持跑步或做HIIT,因此每年需要更換跑鞋和訓練鞋,當我上網買鞋時發現,凡是自己看得上的跑鞋樣式和品牌,一雙鞋價格都被炒到了近2000元,2000元買一雙整天踩在腳下磨損度很大的跑鞋顛覆了我的價值觀,而且2000元的價格並不是這雙鞋的發售價,而是被鞋商們把價格炒起來的,然而你在看購買記錄,即使每幾分鐘就有一雙成交,請問你買不買?

有沒有發現商品價格飛漲背後的邏輯?很簡單,需求量大於供應量。

同理,商品房亦如此!

且商品房比球鞋來說需求度更大,需求面更廣,一座城市裡熱愛跑步的就那麼多人,但是每個人晚上都得找個地方住吧?無論你是住自己家、還是租房住,你住的本身就是商品房。

同樣一座城市計劃結婚、準備結婚和已經結婚的人比愛跑步的人多吧?而這些人都將面對一個問題:要結婚得買房。

你可以不結婚、你可以不買房,但不代表其他人不可以,但不代表購買力下降。

而且這裡還有一個新的概念需要普及,那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寧願選擇出來租房住也不願意跟父母同住,還有一點實現財務自由的女性,即使是已婚男方買了房,自己也要購買一套房產證是自己的商品房,這才是當下社會的真實寫照。

的確有很多人買不起房,但是同樣有很多人在努力賺錢買房,同時還有很多已經買房的人因為家裡有了孩子或老人要改善買一套更大位置更好的房。

請注意一點,以上這些人都不會上網來提問“房價怎麼還不跌啊”,他們只會提問“我想在XX城市買房,有沒有好的推薦?”、“這套戶型大家幫我分析下利弊?”、“是買市中心老破小還是買郊區新房?”不信的話你可以按照這個提問方式去搜索,看看有多少人在提問買房時的注意事項,因為他們已經跨越過了“房價下跌論”的思維鴻溝,他們懂得商品的價值屬性,因此他們只會一邊努力賺錢、攢錢;另一邊看房、選房,甚至不惜主動付錢給房地產專業人士,讓其給自己提供建設性意見,而相反最有意思的是,那些還停留在“房價陰謀論”思維體系中的人,遇到從事房地產的專業人士,不僅不聽建議還跟對方唱對臺戲。

其實關於買房這件事根本就不復雜,你如果喪失了勞動能力,無法通過勞動獲取報酬,那你就去你所在的城市申請廉租房;如果你的收入很低,且整個家庭就你一個人賺錢養家,那你就去申請經濟適用房;只有當你的父母擁有自己的商品房和每個月的穩定收入不需要你貼補家用,而你所在的公司給予你繳納五險一金,你收入穩定且不大手大腳肆意消費,同時你還有既定的成長目標和看得見的晉升空間,在以上基礎上滿足所有條件的,你再去考慮購買商品房,只要其中有一條不滿足,我都不建議你去購買商品房,為什麼?因為你會痛苦、會被折磨、會因為降低了生活品質而怨天尤人,這樣的心態也不適合購買商品房。

我本人從事房地產行業已經超過10年,在網絡上回答房地產相關的問題也已經有3、4年,對於人口持續增長、產業結構合理的省會城市、中心城市我一直強調房價不會下降,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把我的這段言論收藏起來,再過個3、4年翻出來看看孰是孰非。


西一安鮮


談到這個問題,就要先說一下國家的稅收政策。由於中央財政不足,1994年國家實行了分稅制。簡單來說,就是中央和地方把稅收按比例分配,中央拿大頭、地方拿小頭。這樣一來,地方的財政收入減少了,但是要負擔的財政開支卻很多。這就造成了地方財政的入不敷出,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作為一種交換,中央允許地方賣地緩解財政困難。由此,土地財政開始了。房價降不下來,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房價高來源於地價高。隨著土地財政的深入,地越賣越少。地越少,當然就價越高。隨著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駕御手段越來越成熟,地方政府會先對土地進行一些資金運作。原來是先賣土地,然後再進行設施配套。現在是先進行設施配套,然後再賣土地。因為周邊設施配套齊全了,所以地價會賣得更高。從而,使房價變得更高。

其次,銀行貸款是催生房價高的幕後推手。按普通家庭的收入,如果沒有住房貸款,很少人能買得起房。買的人少,房價當然就不會升高。但有了銀行貸款就不一樣了,就相當於給房地產加了槓桿,放大了普通家庭的購買能力。強大的購買力,催升了更大的市場。不僅購房的向銀行貸款,蓋房的也向銀行貸款。這就反過來綁架了銀行,如果房地產崩盤了,受害最大的是銀行。因為銀行是國家的,國家當然要救。

第三,房價上漲本身又助推了高房價。由於房價上漲過快,讓人們看到了購房的收益。所以,各路資金紛紛湧入房地產,炒房團應運而生。由於沒其它更好的投資渠道,所以湧入房地產的資金很難流出。因為有資金託市,所以房價很難降。

第四,貨幣超發。超發的貨幣一旦湧入消費領域,必然導致通貨膨脹。所以,需要一個洩洪口,把超發的貨幣引流。房地產正好是這樣一個蓄水池,百姓的收入大部分都用來買房了,用來消費的貨幣就少了,從而穩定了物價。

第五,解決就業,穩定GDP。房地產除了本身拉動就業以外,還輻射到裝修、建材等許多行業,就業人口眾多。如果房地產垮了,是必引起很多人失業。失業人口上升必然會抑制消費,從而引發通縮。

第六,國家經濟形勢平穩,百姓收入穩定。雖然現在房價很高,但全款購房的很少,購房基本都是靠貸款。如果把房價放大到二、三十年來看,有穩定收入的家庭還是買得起。如果經濟情況不出現惡化,房價輕易不會下降。你想,如果大家都有穩定收入,房價一落,就會有人買。因為還有許多家庭有購房需求,有人託市,房價當然不會降。


孤獨不孤單在抽菸


最根本原因如下:

1、人口流入,需要買房,供給比需求相對變小,物以稀為貴,因此會造成房價上漲。

2、政策影響,首付30%可以買一套房,大部分房款都是貸款,把未來的錢花到了現在。就像看中一部手機,錢不夠,信用卡分期12期,就可以買了。

3、貸款當然要還的,月供也是有一些壓力,但是目前經濟發展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尚可,也就是人們的收入相對穩定,失業率也較低,因此大家對未來相對樂觀,所以願意貸款買房。

4、首付不夠,現在都是六個錢包一起上。

5、貨幣超發的部分,目前還沒有足夠大的池子存放,房地產可以。

主要就是以上幾個原因吧。



米小俠


過去幾十年來,房地產一直作為我國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直接因房地產帶動的產業就多達50多個,間接受房地產影響的產業甚至高達上百個。房地產帶動的行業太多太多,從而解決就業人數也最多,如廣告、鋼鐵、水泥等等行業就業人數。所有國家意願很大

第二個人口流入,房價上漲還是下跌的背後就是供需是否平衡的問題。當一個城市流入人口激增,商品房建安量達不到相應水平,市場上甚至出現部分開發商要求全款支付者優先購買的現象。

還有好多人把投資房子看做抵禦貨幣貶值或財富增長的渠道,所以房子很難大幅降價



劉飛影音圈


最近一個專業人員論證了中國為什麼不會出現日本美國約房價衝項不可控然後崩潰,就是政策導向的限購,限貸,。同樣穩房價同樣可以有相對政策,例如放寬限購條件,貨款條件,落戶條件,控制土地少售或不售,使庫存相対穩定,於是長期眼巴巴盼中國硬著陸,房戶崩潰成白日夢,住房不抄又讓抄房客退出。穩房價指允許內的可控升降波動,因此房價變化不大是正常的,反之不正常影響國家層面經濟就會有政策支調正。


康工3


你好,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賣房的主體有兩個,一個是開發商,一個是個人。

我們先說說開發商,開發商不降價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知道降價反而沒有人買。因為大家的購買心理是買漲不買跌,天天喊房價下跌,但房價真的跌了,就沒人敢買了,因為都想著明天的房價一定會比今天還要低。

那個人賣房,更不想自己的房子下跌了,除非急需用錢,會把底價降一些,但即使是這樣,他也會報一個稍微高的價格留出降價空間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81大白話


我非常同意任澤平的觀點: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金融政策會短期影響房價,尤其是利率。每個城市的土地供應量對房價有著中長期的影響,這相當於供應端,例如香港,刻意降低土地供應,是房價長期上漲的重要動力。人口的淨流入水平是影響房價的長期因素,這是需求端,持續上升的需求才會推高房價。

一般家庭的購買力這個如何定義?收入中位數還是平均水平?而且現在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湧入一線和二線核心城市,例如報告顯示2019年,,杭州、成都、重慶、長沙等二線城市人口淨流入強勁,哈爾濱、大連、瀋陽等城市人口流出非常嚴重,可以看一下這些地方房價的長期趨勢。這種流入會擠掉那些無法買房的一般家庭,留下的都是能否負擔房價的個人和家庭,因此不會降低。


低壓電氣大講堂


控制著的!因為管理者希望的是有成交量,這樣就有穩定的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