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智力的战场以小见大,细节铸就《决胜》!

正月十五还未到,仿佛年都还没过完,然而大年初二在北京卫视播出的抗战剧《决胜》已经收官。卫视纷纷在过年期间比拼综艺节目,电视剧显然式微,给各台晚会让路。

而北京卫视则大胆地用电视剧坚守黄金档,甚至一改每天两集的形式,在春节放假期间日播三集,成为一枝独秀。最终这唯一一部在春节之后开播的电视剧成为了佼佼者,近几天的收视率稳居第二。

《决胜》和早些时候播出的《风筝》一样,也是一部蛰伏已久的作品。该剧2014年制作,2016年在地面频道首播,直到2018年2月17日才正式在北京卫视上星播出。

虽然上星的过程很坎坷,但是《决战》的主创却是清一色的大咖。导演阎建刚曾执导过《中国地》《赵氏孤儿案》《于无声处》等著名电视剧作品,编剧宋方金曾是执笔电视剧《手机》《美丽的契约》,演员方面王千源、柯蓝、吴刚、孔维等担纲主演。这样的组合其实光听起来就已经非常强大了,但实际上真正强大的是故事。

首先选材是有新意的。《决胜》就是一场知识分子抗战大戏,单从这方面来讲它就是独特的。早期的不少抗战作品都是从大格局、大战局、大背景进入抗战,大多数也是讲述抗战部队的故事,后来流行起讲小人物的故事,于是乎抗战剧掀起“全民抗战”热潮,农民、土匪、山大王纷纷加入,还有的甚至写出了尼姑抗日的故事。

以小见大有时能够起到小格局讲大精神的效果,小人物的故事确实可看性也很强,但是逻辑不通、情节牵强却成为了大部分的通病。《决胜》同样是从小人物入手,主要讲述的是大学教授孔方和未婚妻心理学教师向海音潜入敌方内部,同日军少将横尾阔斗智斗勇的故事。

以小见大在这个故事当中可以说完成度很高,孔方和向海音潜入的动机最初是解救被日军俘虏的弟弟孔圆,这似乎是个单纯的小家的故事,没有挂在嘴边的抗日口号,主角没有高超的功夫,没有唬人的高级武器装备,有的只是想通过自身智谋解救弟弟的哥哥。

(加宋方金说的,我们何以成为战胜方)故事发展到后期格局逐渐变大,他们最终到底没有停留在解救被俘的弟弟这一件事情上,而是解救了整个被日军控制的我方兵工厂人员,并且掌握确凿证据揭露日方阴谋。

故事在这里收尾,两位大学教师用智谋战胜日军,从拯救小家到拯救大家,在广袤中国大地的某一个地方,军民团结为整个抗日战局发挥着自己的绵薄之力。用宋方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决胜》描写了这些行动与实践,描写了我们何以是战胜的一方。”

这以小见大说起来容易的事儿,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难就在于要如何将小家与大家串联起来。

编剧宋方金强调剧本的标准应该是“高效的台词、流畅的细节、瓷实的人物、立体的结构”,这是剧本的底线,做不到那甚至不能够称之为剧本。可以说宋方金的《决胜》在故事逻辑和细节方面考虑的十分到位。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因为所以。

因为孔方在报纸上看到新闻图片,得知弟弟被俘虏,所以萌发前去解救的念头。

因为孔方经常搜集日军资料、战报,是个爱国知识分子,所以他才能够推测出日军真正的阴谋。

因为他的未婚妻是心理学老师,又精通多国语言,所以他们才能够假扮翻译潜入敌营。

……

可以说随着故事的推进,每一个情节的发生都能够找到前因后果,往往在观众觉得好像有点说不通的时候,解释便能够随之而来,并且合理。

说两个关键情节点,也是和咱们谍战相关的情节,即向海音如何假冒翻译潜入敌营完成“李代桃僵”,以及孔方如何跟随向海音潜入,完成营救。

“李代桃僵”是谍战剧里屡试不爽的技法。从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双胞胎互换身份,到不太合理的整容易容,再到长得像等等,可以说是花样颇多。远的不说,最近热播的《和平饭店》中,陈佳影这一身份就是冒名顶替的,至于两个完全没关系的人为何长得这么像,又是如何没有被认识她的人发现破绽等问题,就无从得知了。

《决胜》的假冒则慎重得多,向海音通过专业的“催眠”手法将翻译信芳的基本资料摸了个透,连身上的挂件、伤疤等都一一牢记。尽管“催眠”这一手法在那时出现是否合理不便考证,但是作为心理学老师进行这样的行为可以说仍旧是合理的。

孔方的潜入则是用了一招“大变活人”。变戏法在中国古代都有记载,那民国时期变魔术也就不奇怪了。孔方是躲在魔术道具箱中跟随向海音进入敌营的。编剧甚至为了打消观众疑虑,特地用类似“灯下黑”的说法来解释如何让敌人不关注一个巨大的箱子这一问题。

细节问题面面俱到,却也带来一些别的问题。作为一部“抗战智谋剧”来说,斗智斗勇的过程是呈现的主要内容,但是如果想要尽快看到潜入敌营之后惊险刺激的情节,显然开篇显得冗长了一些。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花费大量笔墨来描绘,人物形象够立体,但情节进展确实让人着急。

《决胜》与2018年已经播出的几部谍战剧、抗战剧相比来说更正、更严肃。《小楼又东风》在抗日的紧张局面之下肆意谈恋爱,《和平饭店》有雷佳音全程耍宝,《红蔷薇》也有陈晓在剧中插科打诨……而《决胜》就是想换换风貌,找回应属于那个年代的风格。有时会发现,观众的喜好也像一个“圈”,兜兜转转又回到以前,《风筝》被人们喜欢是这样,《决胜》的好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