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安家》: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樊胜美、苏明玉、房似锦?

-01-

最近在看《安家》,一部讲述房屋中介的职场剧。

房似锦是一名金牌房屋中介,空降上海一家业绩平平的中介连锁店当店长,浑身散发着狼性,豪言“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电视剧刚开始三集,就噌噌噌卖掉了两套房子。

要业绩有业绩,要手段有手段的房似锦,怎么看都是个厉害角色,强大的职业女性。直到接到了她妈的一通的电话。

他妈没有关心,没有问候,张口就是要一百万。女儿说没钱,就跑到上海到女儿工作单位门口撒泼闹事。这么没皮没脸的要钱,原来是要给房似锦的弟弟买房子。

看她妈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找房似锦讨债的,谁敢想是她亲妈啊!

原来房似锦出身农村,在家排行老四,前面有三个姐姐,出生时因为又是女儿差点被她妈扔到井里,被爷爷及时拦住救下来。

房似锦在家爹不疼娘不爱,初中毕业就被她妈逼着辍学,让她出去打工,顺便找个婆家,供弟弟上大学。辛亏有爷爷帮助才能继续完成学业,上了大学,成为了一名白领。

身为金牌房屋中介,房似锦的收入应当是相当不错的,但房似锦衣着朴素,每天都穿工作服,连一块喜欢的丝巾都舍不得买。为了节省房租,住的是别人不敢住的凶宅。

她省吃俭用的钱都去哪儿了?都给她那个不疼她的妈了。而她妈吸血成性,从几万、十几万,一直到张口要一百万。

碰上这样的妈,房似锦实惨!


-02-

房似锦的经历,让我不禁想到了《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和《都挺好》的苏明玉。

樊胜美一个在上海打拼了快十年的资深白领,拿着上万的工资却一分钱存款都没有。因为全家都在靠她养活,“哥哥结婚房子的首付是我出的,还贷也是我,连生孩子的钱都要找我。”

一旦拿不出钱,她妈就会批评她,她哥就会骂她,还会冲到她公司去,向她的同事们控诉她对家里“不管不顾”。

苏明玉从小遭受着和她两个哥哥的差别待遇,哥哥什么家务活都不干,她却要帮他们洗衣服。

为了供大哥读书,爸妈把她住的房间卖掉了,而苏明玉成绩很好,本来想努力考清华,她妈却说:“女孩子上那么好的学校有什么用?”

只因为是女孩,房似锦、樊胜美、苏明玉就要遭受着父母的差别对待,从小被漠视冷遇,而哥哥弟弟却享受着父母的宠爱。

就算长大了,被宠大的儿子们心安理得啃老,不受宠的女儿却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网友调侃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可以合演一部剧叫《都很惨》。

然而都很惨的房似锦、樊胜美、苏明玉不只存在于电视剧中,现实生活里有这样遭遇的人并不少。

连《安家》的编剧六六在接受采访时,都说:这种事情,在中国是常态。


-03-

我的周围,就有很多这种事情。

我读的是乡镇中学,很多女同学都没有上高中,甚至还有的连初中都没有读完。

而男同学,不管成绩怎么样,只要想读都能去上高中,如果考不上好学校,有的父母甚至还会花一笔相当于农村家庭一年收入的择校费供儿子去读重点高中。

我初二的同桌是个文静的女孩子,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下个学期不来上学了,要去广东打工。因为她父母觉得读书没用,不如早点去赚钱。

她用手背盖住眼睛在流泪,扎着的马尾随着抽泣无力的摆动着,就像她无力去反抗父母的安排。

新学期她没有出现,我也再没有见过她。读大学的时候,听别人说起,她嫁到了隔壁村,已经生了两个孩子。

还有一个女孩,也是辍学到广东打工,她妈怕她在外面呆久了,万一找了个不知道哪里的男朋友,嫁到外地就等于白养了。于是在本地物色了一个男的,把女孩骗回来锁在家里,逼她同意嫁人。

这就是在我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身边与我同龄的女性朋友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着家庭重男轻女的影响。

有个朋友结婚了,她爸爸把她在家里的东西全部打包寄给了她,因为她嫁人了,就是别人家里的人。

她的家里不再有她的房间,她的物品,她的痕迹。朋友很伤心地说:“我被这个家驱逐了。”

不过她并没有因此与父母疏远,而是努力让父母感受到并没有失去这个女儿。她是独生女,二胎的孩子跟她姓。每到寒暑假就带着丈夫、孩子到父母家去住一段时间,拉近家人彼此间的距离。

《欢乐颂》里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受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地大,也深知一个人要摆脱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需要耗费多少勇气与努力。

微博有一个话题叫#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虽然绝大多数人承认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大,但都认为“不能决定一生”。

是啊,我们可以改变,可以逃离,但都不要让它来决定我们的一生。

正如《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说:

“当你终止了旧有的家庭模式并打破循环时,也为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以及以后的子子孙孙送上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你是在塑造未来。”


愿现实生活中的樊胜美、苏明玉、房似锦们,越来越坚强,越来越勇敢,而这种事情在未来越来越不是常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