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公募看多明年一季度行情

□本報記者 張煥昀

每到歲末年初,A股總會迎來一波躁動行情。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2月以來截至26日收盤,上證綜指上漲4.71%,滬深300上漲5.15%,創業板指數上漲7.73%,部分行業例如半導體、房地產等表現不俗。

部分公募認為,“春季躁動”行情可以確立,樂觀看待上漲延續至明年年初。但其中行情仍以結構性為主,低估值績優股值得重點關注。

市場提前“躁動”

早在12月中旬,就有公募基金指出:“結合市場近期表現,市場或已提前出現‘春季躁動’行情。”

長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向威達指出,中國每年1、2月份的經濟數據都要等到3月10日以後合併公佈,而上市公司的業績大部分也要到3月份以後公佈,在此之前,市場會有一段相對的平靜期。此外,1、2月份和一季度是國內銀行放貸的高峰期,不管利率能否回落,一季度都是全年流動性最好的時期。因此向威達認為,至少可以對A股明年一季度的走勢樂觀。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經理劉安坤錶示,在以往的跨年行情中,一般而言,前一年四季度表現突出的板塊在次年也有望延續升勢,而今年四季度是科技股和週期股交替演繹的風格。他認為,從估值性價比角度看,順週期品處在主動型外資、國內長線資金的合意性價比區間。當然,市場超額收益行情的展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震盪而行。

向威達指出,年底全球股市包括A股都出現反彈,各國利率也在回升,表明投資者對明年的經濟和市場開始變得樂觀。綜合國內外各種因素來看,儘管明年經濟增長仍存壓力,但目前投資、出口和工業的存貨與企業盈利都在低位,投資者預期則正在觸底反彈。市場已基本消化了前期投資者的悲觀預期,未來的真實情況很可能好於市場預期。

南方基金權益研究部總經理茅煒表示,當前,在積極逆週期政策下,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階段性企穩的預期進一步回升,明年市場震盪偏樂觀。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指出,經濟持續修復的預期疊加外部擾動邊際緩和,有利於市場風險偏好上行,A股市場前景向好。

或演繹結構性行情

儘管對明年開年的走勢保持樂觀預期,但部分機構表示,“結構化行情”與“階段性機會”或許是市場重要的關鍵詞。

寶盈基金指出,不同於2019年,2020年A股的核心驅動力可能迴歸基本面,供需格局弱改善驅動分子端盈利能力改善,經濟可能自證韌性,春季是2020年第一個階段性機會,市場將演繹“週期搭臺,成長唱戲”行情。方向上,2020年A股盈利增速改善幅度有限,看好結構性及階段性機會,預計上證綜指在3000點-3600點間震盪。

民生加銀基金表示,從配置角度看,結合歷年春季躁動的節奏,行情大概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大盤股行情,第二階段為成長股行情。結合行業基本面情況看,未來市場或體現為受益於宏觀經濟轉暖的傳統大盤股(如銀行、房地產、汽車等)先跑贏,而後以消費電子和半導體為代表的科技板塊有相對收益。

從市場投資機會來看,向威達認為,結構上,目前估值較低、業績持續比較優良、現金流較好,而機構倉位比較低、且去年漲幅落後的金融地產和工程機械、建築建材以及地產後週期的產業與煤炭、石油石化等大盤藍籌股很可能全面反彈,而金屬和汽車及部分電子工業也正在接近行業拐點,值得重點關注。

聚焦低估值績優股

談到階段性看好的領域,部分機構指出,低估值的績優股是重點關注的方向。

寶盈基金表示,結構上,預計整體均衡,將自下而上重點關注未來兩年ROE向上的行業,如科技(電子、通信、傳媒、計算機、醫藥生物)、新能源汽車(電氣設備、有色金屬)、製造業(輕工製造、機械設備、汽車、紡織服裝)。

景順長城基金表示,未來大消費及科技創新仍是重點投資方向,但行業與個股或將出現一定分化。長期來看,個股更多受基本面和企業盈利影響,後續操作需更加重視個股選擇,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側重於長期因素,基於企業的長期基本面和估值,以長期持有的思路來堅持價值投資。重點關注盈利穩定且估值較合理或較低的績優藍籌、白馬龍頭公司。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從結構上看,消費科技板塊今年漲幅領先,持倉集中度較高,而金融地產板塊估值較低,且年內漲幅相對落後,經濟復甦預期有望推動其估值修復,預計這些板塊彈性較好。

前海聯合基金表示,看好增量資金帶動銀行、地產等低估值行業估值修復,以及受益於2020年地產竣工復甦的建材、輕工、家電等行業,同時關注優質龍頭科技企業在科技創新週期內的估值提升,如雲遊戲、5G、半導體、半導體設備、雲計算、安防等領域。最後,以白酒為代表的消費龍頭在近期回調後有望迎來估值切換行情,值得長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