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用提问来促进思维——WHAT HOW WHY 三部曲

★认知的过程


  稍微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网友应该知道:我们对某个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到深”。虽然同样是由浅到深,但每个人思考的深度却千差万别。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在看待某个东西(事物、问题、现象)的时候,都仅仅停留在浅层次。


  为啥会这样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人不善于提问
  好,言归正传。如何才能掌握提问的窍门捏?如何才能在提问中加深思考捏?俺总结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提问三部曲:WHAT、HOW、WHY。通过这个三部曲,你可以一步步地从事物的表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WHAT


  当我们开始了解某个事物的时候,总是先从 WHAT 类型的问题开始入手。而所谓的【WHAT】也就是“What is it?”
  在这个层面,你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某个事物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以及该事件的大致经过。要了解这些,其实比较容易——通过跟别人交流,或阅读各类媒体(网络、电视、报刊),就可以对某个事物有一个初步的、肤浅的、表面的认识。
  在 WHAT HOW WHY 这3个层次中,这个层次是最简单的——因为你只需运用【记忆力】即可解决。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智力没啥缺陷,都能达到这个层次。达到这个层次虽然很简单,但你千万要记住:从 WHAT 类型的问题得到的答案,通常只反映出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表象跟本质,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如果你仅仅停留在 WHAT 层面,很可能会被【表象】所误导。


◇HOW


  所谓的【HOW】就是“How to do?”。
  因为本文侧重讲社会学领域的话题。而社会学领域,“人”往往是关键因素。所以,你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当事人是【如何】参与某个事件的?(此处所说的“当事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个群体)
  当然啦,很多事物的发展,除了有“当事人”的因素,还有其它一些因素(比如:文化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等等)。所以,你还要问:除了当事人,其它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
  最后,你还要继续问: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事件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该事件内部是如何运作的?......
  和 WHAT 层次不同的是,HOW 层次光靠记忆力是远远不够滴。你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还需要懂得查阅相关资料,才能搞明白上述 HOW 类型的问题。

◇WHY


  当你能够比较透彻地厘清 HOW 层面的各类问题,就可以开始思考 WHY 类型的问题了。


  所谓的【WHY】类型问题,俺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某个当事人【为什么】会这么干而不是那么干
为什么】是这个因素起作用而不是那个因素起作用
事件【为什么】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而不是朝着另外的方向发展
......
  WHY 类型的问题有个特点:这类问题很发散且数量很多。因此,对于某个具体的事物,总可以提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 WHY 类型的问题。在这么多个问题中,只有少数几个是【切中要害】的。所谓“切中要害”的问题,就是那些会把你引向该事物【本质】的问题
  肯定有人要问,如何才能直接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老实说,这没有捷径。只有经常思考的人,才能逐渐掌握这种“直接命中要害”的思维能力。
  一旦提出 WHY 问题,接下来自然就是寻找答案。
  显然,WHY 类型的问题比 HOW 类型的问题更难回答——在回答 WHY 类型问题的过程中,你不但需要动用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各种思维能力,可能还要运用到跨领域、跨学科的知识。但是收获也是很大的。一旦把这些 WHY 类型的问题想明白,你就对整个事件有一个既宏观又深刻的认识。

◇WHY【之后】可以做啥?


  可能有人会问:达到 WHY 境界之后,又该如何?所以俺补充了这一小节。
  当你经历了 WHY 层次之后,你可以回过头,再用 WHAT 方式【重新审视】这个事物。这时候看到的信息同你一开始用 WHAT 方式看到的信息,已经【迥然不同】啦。因为你一开始看到的是【表象】,而现在你已经能看到【本质】了。
  如果你愿意的话,你还可以开始思考解决之道。说到“如何解决问题”,这又是另一个很大的领域,已经超出本文的范畴——本文讲的是“如何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