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华夏银行:金融赋能“凤凰”腾飞科技助力小微“蝶舞”

两年前,浙江一家园林公司因受IPO政策调整影响,上市计划受阻,企业负责人火烧眉毛。就在这时,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一笔4000万元的授信贷款可谓雪中送炭,不仅帮助企业度过金融难关,还助力企业于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股票2500万股,实际总共募集资金约2亿元。“当年,如果不是华夏银行主动授信,公司上市可能还要拖好几年,就错过了近几年良好的发展机遇。”该公司负责人说。

事实上,像这家园林一样的民营企业有很多,他们虽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却囿于“救命药”般的融资需求无法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一直通过金融创新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雪中送炭,助力其健康发展。

为“涅槃者”赋能助力民营企业腾飞

2017年10月初,浙江省政府启动“凤凰行动”计划,提出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以并购重组为手段,带动做强产业链,做深价值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华夏银行杭州分行第一时间出台了《“凤凰行动”计划营销工作实施方案》,旨在以综合化经营服务为手段、以差异化需求为突破口、以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为载体,全力服务省内上市公司、重点拟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末,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已与169家上市公司建立授信业务合作关系,授信金额398.15亿元,授信主体为上市公司本级及其核心子母公司;授信主体合计293户。上市公司在分行表内贷款余额113.35亿元,较年初增长34.41%,增幅明显;贷款客户数94户,较年初增加17.50%。

此外,分行还积极运用债务融资工具等市场化业务服务上市公司,拓宽内外部渠道,提供综合性服务。与财通证券总部、浙江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力服务“凤凰行动”计划,满足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项目投融资及其他多元化需求。

浙江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双轨模式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2015年,公司通过收购海拓环境进入工业水处理行业,进一步布局水处理业务。

2016年,该企业想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充分发挥公司作为产业资本在产业链整合与管理方面的经验与优势,通过项目并购与整合,实现上市公司的产业规模扩张与经营业绩的外生性聚合增长。

此时,华夏银行杭州分行积极介入,帮助该企业设立产业基金,助力企业通过并购、投资的方式实现外延式扩展,推动公司跨越式发展。其中该基金还迎合国家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号召,该基金目前参与并购了全球第7大资源再生及环境服务企业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项目。

除了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也在民营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截至目前,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已发生并购重组金融业务两笔:2016年6月,链动汽车并购重组基金成功落地,基金总规模7.5亿元;2016年11月,科技产业基金成功落地,基金总规模10.1亿元,一期注册规模4.85亿元,分行优先级出资3.36亿元。两项基金项目通过并购、投资的方式实现外延式扩展,推动了公司跨越式发展。

为小微“输血”从锦上添花变为雪中送炭

小微企业是浙江省经济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部分,同时服务小微企业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金融系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2017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小微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17年6月,为更好破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华夏银行将小微企业年审制贷款由最长三个融资时段延长到五个融资时段,取得了良好成效,较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短板,缓解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先还后贷”压力,真正为小微企业减负加油。

“现在,我们通过华夏银行的年审制产品,不用再想办法筹集还贷资金,只要到期前提出年审申请,批准后就可延长贷款期限了,利息成本和时间成本都节约了,我们只需要一心一意搞好生产经营就可以了。”杭州市某针纺有限公司的王经理如是说。

王经理所在的企业属于针织加工行业,收账款回笼较慢,资金压力较大,特别是碰到贷款转贷的时候,资金周转压力更大。 “以前公司找了5家融资银行,3250万元的融资金额需要每年支付260多万元的成本,而且转贷之前必须缩减产能准备现金。现在就不一样了,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既减轻了转贷压力,节约了转贷成本,又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产能也上去了。”王经理说。

“不敢贷、不愿贷”一直横亘在金融机构和渴求资金支持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之间。

为破解这一难题,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在审批上突破企业的心理防线,建立“联系人工作机制”,每周抽出一定时间,下机构帮助开展平台搭建及业务营销工作。同时,持续提升审批效率,在增配专职审批人员的同时,推行专审人员派驻制,前移审批,在把控风险的同时提高营销和审批效率;实行限时审批,优化审批流程,小微金融贷款按产品、营销平台,实现即时审批。对单户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争取总行专项政策支持,试点由支行行长直接审批。

截至2019年2月末,华夏银行杭州分行累计发放年审制贷款146多亿元,累计用信户数3000多户,在解决“转贷难”的同时,为小微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近6950万元。截至2018年12月末,杭州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3.24亿元,比年初增加19.36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7615户,比年初增加1378户,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36.56%。

科技创新把“难获得”变为“可获得”

李先生所在的某劳护用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劳保手套的加工及销售,经常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备货,但公司经常面临客户不能及时回款造成的资金缺口,急需贷款维持公司运转。

李先生曾试图通过小贷公司进行贷款,但是由于高昂的利息和手续费、以及复杂的审批流程,最终放弃小贷公司的融资。李先生的公司位于江苏省如东县某村,虽然运河环绕、风景优美,但却相对闭塞,附近并没有金融机构,为了能获得贷款,李先生常常往返于当地的县城,但却未见成效,已是心力交瘁。

正当李先生一筹莫展时,他突然想起之前通过税控盘纳税时,爱税融平台推送过的“龙惠贷”产品信息。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登录了爱税融平台。李先生发现“龙惠贷”这款产品要素非常合适自己的公司,立即按界面提示要求完成了资料的填写并成功提交了贷款申请。正当李先生困惑什么时候才会获批贷款时,手机页面上显示已通过审批,贷款额度为47万元,李先生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体验到贷款原来是如此便捷!随即李先生驾轻就熟地按照界面提示步骤轻松的完成了提款操作手续,顺利地完成了一笔贷款的申请、审批、放款全过程,真正感受到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事后,李先生表示“华夏银行推出的这款产品让小微企业即便足不出户也可及时解决燃眉之急”。现在,李先生不用再为资金不足发愁,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为企业发展进行下一步更好的规划。

在金融服务过程中,除了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如何把资金快速又合规地送到需要它的地方?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利用技术和产品创新,破解了这一难题。

2018年6月,杭州分行自主开发建设的小额网络贷款平台上线;8月,与航天信息“税务数据服务小微实体经济”发展规划相对接的“龙惠贷”成功上线。从客户发起申请到授信审批、放款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化操作。

“龙惠贷吸取和借鉴了同业先进经验,从小微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及用信习惯出发,推出了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在授信期内采用循环用信、一次性用信等用信方式。客户从申贷到放款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支持7×24小时在线审批,真正实现了在线申贷、在线审批、在线开户、在线放款、在线还款、在线贷后的全线上‘秒贷’操作模式,可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客户的体验。”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公司业务部孔经理说。截至2019年2月末,龙惠贷项目已累计授信客户1181户,累计发放贷款3.73亿元。

近年来,华夏银行积极顺应传统金融转型趋势,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行“金融科技兴行”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战略,正向“大而强”、“稳而优”的现代金融集团迈进。

与此同时,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坚持科技引领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理念不能弱化,组建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和科技开发中心,打造网络小额贷款平台,实现互联网金融创新项目的自主开发,就是要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可获得”的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