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27岁的他,靠什么富裕了整个县城?

1965年,中共原阳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师寨、祝楼、韩董庄、葛埠口4个公社辖区内盐碱洼极为严重的23个大队划并为一个特重灾社一一原武公社,将县团委书记乔永庆调任党委书记,这年乔永庆27岁。

当时这个特重灾社南部是盐碱洼地,北部是起伏沙岗,无一眼机井,无一部机器,仅有的一辆马车只有一个轮子管用,稀少的好地亩产仅有百十斤,大部分土地颗粒不收,被称为“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耕种靠人力”的“五保社”。

乔永庆上任后,决心带领原武人民摆脱贫困。他走村串户调查研究,苦苦寻求治穷良策。一天,他走到原武镇西关,听说靠近渠道的一片荒地曾长过好庄稼,忙找人来问。老农赵振华说:“1958年我亲手在这块荒地里引渠水种稻,又挖了沟,有灌有排,落了一层淤泥,冲走了盐碱,改良了土壤,收成不错。”一席话,使乔永庆豁然开朗。他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碱从水中来,还从水中走,只要有灌有排,就能改良土壤。后来,在反复调查中,事实也印证了这个道理。得出这个结论后,乔永庆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作出了“有灌有排,以排定引”的部署,决定了“引黄种稻”的思路。

他先从南关大队开始,划出80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乔永庆和他的同事们一方面组织力量挖渠,一方面筹措资金修建闸门和桥涵。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细心呵护,试验田亩产达500斤稻谷。这一喜讯坚定了乔永庆“引黄稻改”的决心,拉开了原武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序幕。

引黄种稻需要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为此,他和群众一起到百里外拉石子,他总是独自拉着1000多斤的平车走在最前头。每到冬春,别的地方是农闲,而原武却是农忙,打井挖渠,到处都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火爆场面。寒冬腊月,他把公社机关设在挖河工地上办公。乔永庆身先士卒,总是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挖泥。在他的带动下,原武5年时间打机井70眼,买柴油机77部,开挖排灌渠道380条,修桥、涵、闸360座,使田成方,河成网,井渠结合,能灌能排,根治了盐碱。到1969年全公社不仅甩掉了缺粮的帽子,还给国家上缴余粮47.2万斤。原武公社成了全省农业战线的一面旗,《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引来黄河水,碱区稻花香”为题,介绍了原武干部群众在乔永庆领导下艰苦奋斗告别贫穷的感人事迹。美国、巴基斯坦、伊拉克的土壤专家也不远万里前来考察。

1975年,乔永庆从原武公社书记升任原阳县委副书记,主管全县的“引黄稻改”。他在原武工作的10年间,人均产粮由当初的190斤提高到他离开时的1500斤。10年中为国家贡献余粮180万斤,集体储备留粮58万斤。1985年,他被任命为封丘县县长。到封丘后,他继续带领封丘人民搞“引黄稻改”。他三次带人到原阳参观,三次“过家门而不入”,人们亲切地称呼他“稻县长”。7年的艰苦拼博,使封丘县这个老碱区也改变了模样。现在,大部分稻田产量高达1000斤以上。“引黄稻改”富了原阳,富了封丘,也对周边的8个省、市、县产生了积极影响。

1992年,乔永庆正值英年,却因积劳成疾过早地走完了他辉煌壮丽的“稻子人生”,时年只有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