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摄影大师们都用的是什么相机?街头摄影中能否使用长焦镜头?

从古至今,摄影的发展就离不开器材的进化。下面看看各国摄影大师都是用的什么相机吧。

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用过非常多的相机拍照,但是他最爱的当然还是宝丽来Polaroid SX-70一次成像相机,而且他还用SX-70拍摄了不少名人肖像。

安娜伊思·马田(Anais Martane)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摄影师,她不仅是演员刘烨的妻子,更是诺一的他妈!安娜伊思手里拿的这台是玛米亚1969年推出的Mamiya C330可换镜双反相机。

来自德国的著名时尚摄影师尤尔根·泰勒(Juergen Teller)特别喜欢用胶片相机拍摄时装大片,在为《W》杂志拍摄詹妮弗·劳伦斯(Jennifer Lawrence)的时候,Teller使用的正是著名的康泰时Contax G2。

  附送一张尤尔根·泰勒(Juergen Teller)胸前挂着康泰时Contax G2的照片。

大家都爱的美国当代摄影师埃里克·索斯(Alec Soth)最爱大画幅相机了,不怎么爱自拍的他对和自己相机合影似乎没那么排斥,索斯通常使用8X10相机,最爱的则是柯达的彩色负片。

附送一张关于埃里克·索斯(Alec Soth)的纪录片《将逝之地》(Somewhere to Disappear)的工作照,荒野中扛着8X10拍照简直帅到没朋友。

  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对中国摄影爱好者是最不陌生的了,“F64小组”成员之一这张1942年亚当斯站在车顶拍摄美国优胜美地的工作照中,使用了他最爱的大画幅相机。

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最爱的也不一定就是大画幅机型,比如这张照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和他的合影中就出现了哈苏120中画幅相机。

  而这张爱德华·维斯顿(Edward Weston)拍摄的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肖像中,亚当斯则拿了一台康泰时Contax 135相机。

当今最著名的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纳赫特韦(James Nachtwey)这张在巴格达的工作照中,使用的是他最常用的佳能单反相机,对詹姆斯·纳特韦(James Nachtwey)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来纪录片《战地摄影师》(War Photographer)看看他的工作方式。

时尚摄影大师布鲁斯•韦伯(Bruce Weber)这张和他的狗一起的合影中,手中拿的是一台禄来Rolleiflex双反相机。

布鲁斯•韦伯(Bruce Weber)似乎很喜欢和小动物合影,这张与猴子的合影中手持的则是一台宾得Pentax 67中画幅相机。

这位摄影师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照片你一定认识,他就是“胜利之吻”的摄影师阿尔福莱尔·艾森士塔特(Alfred Elsie Eisenstaedt),他最爱的是徕卡Leica旁轴,就是用这台相机拍下了那经典一吻。

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也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他那张手持徕卡的照片大家可能非常熟悉了,这张照片则是在拍摄《2001太空漫游》期间他使用的一台宝丽来Polaroid Land相机。

  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从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摄影的天赋,这张拍摄于1946年的自拍照,库布里克使用了一台双反相机,当时的他还不到17岁。

美国战地摄影师Dana Stone是一位忠实的尼康用户,1965年他去报道越战之前在香港买的人生中第一台相机便是尼康。如图,Dana Stone身上一共挂了三台尼康Nikon F型单反相机。

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是当今最著名的时尚摄影师之一,图中我们能对她的工作环境做一个简单的了解,普遍来说她在拍摄商业作品的时候会使用中画幅数码相机。但安妮也是位器材爱好者,以下几张照片她就分别使用了徕卡Leica旁轴、富士Fuji X100、柯尼卡巧思Konica Hexar AF以及佳能EOS数码单反四种不同机型。

现在的马格南主席马丁·帕尔(Martin Parr)

大家都不陌生了,闪光灯是马主席的最爱,当然他也用佳能单反,因为自动对焦够快。

  法国纪实摄影师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在这张自拍照中,使用的是一台早期的Rolleiflex禄来双反相机。

黛安·阿勃斯(Diane Arbus)是上世纪美国重要的女摄影家之一,1969年拍摄于中央公园的这张工作照中,阿勃斯使用的是一台玛米亚Mamiya C3或者C33双反相机,并配备了闪光灯使用,阿勃斯之前使用的则是一台Rolleiflex禄来双反。

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她的作品《Untitled #96》曾拍出过$3,890,500的高价,而在这张照片中,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所使用的则是一台普通的尼康Nikon F3单反相机。

泰利·理查森(Terry Richardson)的作品很容易被举报,这里就不放他其他工作照了。Terry老师的标志符号除了茶色墨镜和大金表之外当然要数他最爱的雅西卡Yashica T5相机了,而且一台不够还得来俩。

今年5月25日刚刚去世的美国传奇摄影师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或许是一位玛米亚相机爱好者,比如这张照片中你看到的就是她手持玛米亚Mamiya 7ii中画幅相机的工作照。

而在这张照片中,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手持的则是和黛安·阿勃斯(Diane Arbus)类似的玛米亚Mamiya C3或者C33型双反相机。

  美国新彩色摄影大师史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是一位非常严肃的摄影师,如图我们可以看到,身披冠布表情坚毅的他背后正是他最长用的大画幅相机。

  可是这张手持米奇玩具照相机的史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就搞不太懂了……

 另一位传奇的 新彩色摄影大师威廉·艾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也是一位器材党,这张照片中画册上压着的是一台徕卡M6旁轴相机。

  而在关于Eggleston的纪录片《William Eggleston In The Real World》中,Eggleston则使用了一台玛米亚Mamiya Press Super 23中画幅相机。

  Eggleston的人脉其实很广,比如这张和著名导演大卫·林奇(David Lynch)的合影中,林奇手中拿的则是Eggleston也曾使用过的康泰时Contax G2旁轴相机。

意大利出生,定居巴黎的时尚摄影师Paolo Roversi是《Vogue》杂志的密切合作者,这张照片中Paolo Roversi手里拿的是宝丽来相机的传奇机型Polaroid SX-70。

Mark Seliger曾任美国《滚石》杂志的首席摄影师,拍摄了无数的明星以及政要,可你或许不知道的是他也玩视频哟,这张工作照中的Seliger使用的正是RED EPIC的数字电影机。

作品出色但也受到不少争议的美国摄影师萨莉·曼(Sally Mann )最爱的永远是她的那台古旧的大画幅相机。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沃尔夫冈·蒂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似乎对器材并不过于执着,这张自拍照中使用的是普通的佳能单反相机。

  同样来自德国,但是杜塞尔多夫的同学们似乎还是更执着与使用大画幅相机拍照,比如托马斯·施特鲁特(Thomas Struth)。

  再比如把照片卖到老贵的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

  最后送上一张冠军照片,来自1962年的尤金·史密斯(W.EugeneSmith)!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日本的写真家们

都爱用什么样的器材拍照。

 先用二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镇楼,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老师脖子上挂的当然是他的最爱理光Ricoh GR21了,而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垂到腰间的则是备受推崇的玛奇纳Makina67。

曾拍摄过三岛由纪夫的日本摄影教父细江英公(Eikoh Hosoe)这张工作照,手中拿的是尼康Nikon F型单反相机。

当代最负盛名的摄影师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在拍摄“自然博物馆”系列的工作照,使用的是8x10大画幅相机。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在拍摄《闪电原野》的时候并没有使用照相机,而是直接在底片进行放电显影。

刚刚去世的日本摄影家、摄影批评家中平卓马(Takuma Nakahira)偏爱使用佳能Canon F-1型相机。

拥有独特美学视角的蜷川実花(Ninagawa Mika)手里拿的这台是康泰时Contax Aria单反相机。

拍摄了“未来酱”的川岛小鸟(Kotori Kawashima)其实是为帅哥摄影师,他常用的机型是尼康Nikon F6。

致力于融合东西方摄影风格的日本著名摄影大师石元泰博(Yasuhiro Ishimoto)手中拿的是一台徕卡Leica 35mm旁轴相机。

写真家尾仲浩二(Onaka Koji)手里拿的这台是宾得生产的世界上第一台TTL测光功能的Pentax SP。

拍摄了名作《少女馆》的筱山纪信(Kishin Shinoyama)老师,这张照片非常的帅!而他手上拿的是一台是美能达Minolta XE。

日本新一代摄影师有元伸也(Arimoto Shinya)偏爱禄来Rolleiflex的画幅,而且他很喜欢用闪光灯拍摄街头。

同样喜欢禄来Rolleiflex并且爱开闪光灯的摄影师还有著名的須田一政(Issei Suda)老师。

对不起了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i)老师,编辑实在找不到更好看的工作照了。川内老师虽然总被误解为小清新的代言人,可能是因为她对Rolleiflex的青睐。

 日本街头写真大师!金村修(Kanemura Osamu)同样钟爱玛奇纳Makina67型中画幅相机。

不过金村修(Kanemura Osamu)也有不专一的时候。你看,他最近就喜欢上了理光Ricoh GR数码相机。

重要的日本写真家高梨豊(Yutaka Takanashi),这张自拍照中使用的是被誉为超越徕卡相机的尼康的重要螺口机型Nikon SP。

不过高梨豊(Yutaka Takanashi)老师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大画幅爱好者哟,这张照片看应该是拍了一天累坏了!

经常拍摄超有爱照片的梅佳代(Kayo Ume)老师还是最接近人民群众啊,用了一台佳能Canon数码单反。

濑户正人(Masato Seto)这张被抓拍的照片上,手里正拿着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柯尼卡巧思Konica Hexar。

关于这个问题,在我刚刚接触街头摄影时也常常感到迷惑不解。从第一天扫街起,一些老前辈就耐心的告诉我:小伙子,扫街要用广角定焦头,然后扑面而来的就是一些摄影大师的名字,用28mm焦段扫街的森山大道,用35mm焦段扫街的Elliott Erwitt,以及用50mm焦段扫街的布列松等等。所以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谁要问我用什么焦段扫街比较好,我的脑海中只会漂过这三个数字。直到有一天我在网络上看到了下面这一组照片。

  照片的拍摄者是街头摄影师Nick Turpin,这些照片就是来自他的一个摄影项目“Througha Glass Darkly”。Nick出生于英国,大学期间学过艺术设计,也学过摄影摄像。他曾经作为职业摄影师供职于一家报社,后来又拍摄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摄影作品,人像,广告,时尚等都有涉猎,他把兴趣点落在了街头摄影上。

  大部分扫街爱好者可能并不熟悉这样一位摄影师,但是我对他在街头摄影上的贡献却是十分熟知的,因为我们在不同的国家做着类似的事,他目前也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国际范围内传播街头摄影的魅力。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聊,下面再回到Nick的这组照片上来。他应用长焦镜头,选择远距离拍摄公交车内的千姿百态的乘客,长时间拍摄后形成了一个系列,这组照片在网络上发表后反响很大,国内多家大型摄影网站也纷纷转载。这组街头摄影作品对我本人也有很多启示作用,下面逐条分享给大家。

  1、手持长焦,扫街从容

  Nick用他的作品向我们证明了长焦镜头不只是狗仔队的抓拍利器。他拍摄这组照片并没有借助三角架,而是手持拍摄,快门速度保持到1/40S,这个速度对于长焦镜头而言已经远远低于安全快门速度,必须刻意留意持机稳定性。这也是我们在用长焦扫街时应该注意的关键点,特别是在夜晚。长焦相对于广角而言,空间的容纳性变差,但是由于其产生的空间压缩感,十分利于用来拍摄街头人像,对于一些情感上的细节描绘很有帮助。

  2、“街头“不只在街头

  Nick这组照片的拍摄对象全部是在公交车的车厢里,可能有人会说这并不是街头摄影,但它不是街头又会是什么呢?维基百科中关于街头摄影的定义里说到街头并非要特指大街小巷,任何在公共空间拍下的摄影作品都可称为街头摄影。所以当您下次在展览馆,在商场,在海滩,在火车里等等任何公共场所,不要忘记带相机,很有可能在那拍出满意的作品。

  其实我对公交车这个公共场所的选择很感兴趣,因为它首先是开放的,但是因为每一个乘客又独享一块私人空间,所以我认为它是相对私密的公共空间,在这个特定空间内摄影师很容易拍出极其自然的街头人像作品。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拍摄时要非常注意尊重被摄者的隐私权,决不能因为艺术而侵犯被摄者隐私。

  3、为作品增加神秘艺术感

  仔细分析这组照片的成功之处,并不仅仅是应用长焦进行街头人像特写这一点。还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选择在冬季拍摄,二是选择在夜晚拍摄。冬季车窗上凝结了大量的水雾,有的车窗如一层薄纱笼罩着车内的一切,有的车窗由于被乘客擦去了雾气而给人带来一种类似于油画的感觉。加之在夜晚拍摄,车内的灯光做为背景光,为作品增加了几分的氛围感。车窗上水雾特有的神秘质感,形形色色的乘客,柔和的灯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若隐若现的画面,不禁让人想象车里乘客那一瞬间发生的故事。

 4、街头人像不一定要有眼神接触

  以前看过一些国外关于街头人像的文章,包括和其他街头摄影师聊天,都说到拍摄街头人像时最好要等到被摄人眼神直击镜头那一刻再摁下快门,说这样比较容易产生故事和情感。我对这一说法其实一直是持保留意见的,原因有二:一是我认为没有眼神接触的街头人像也能够讲出一个好故事,比如Nick的这组照片完全没有眼神接触,故事性却远胜于一些普通街拍作品。二是我认为是国内的情况决定的,如果您时常在国内拍街头人像会发现,国内被拍摄者往往比较羞于面对镜头,往往看到镜头时就会流露出一种尴尬,慌张,或言之有些抵触的表情。所以不妨尝试换一种思路,拍一些非眼神接触的街头人像。

  5、长时间完成一个摄影项目

  关于这个系列照片,在Nick的个人网站上一共展示了30张。而这个项目他连续进行了三年,虽然这三年他究竟拍了多少张这样的照片我不得而知,但我认为一定不会是个小数目。摄影项目这个看似高大上的词,现在被很多摄影师所使用,但是有些所谓的项目在拍摄时间跨度和作品完整性上都有所欠缺。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在刚刚接触摄影时,也经历了这个阶段。我的建议是,要对摄影项目报以严肃的态度,经过长时间大量拍摄,不断理解,不断纠正,最后其完成。

  电塔最后说

  以上这五点就是我在看到NickTurpin的摄影作品后,得到的一点小启示,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喜欢街头摄影的朋友有所帮助。其实我写这样一篇文章的一个终极目的就是想表达不要因为前人对街头摄影的看法或者经验而使自己固定在某些所谓的规则之中。忘掉所有,只怀初心,拿出你那把尘封已久的长焦,去扫街吧!

编者注: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及时告知,我们深表歉意并即刻删除。

"镜"游天下/游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