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甜蜜蜜》是一部爱情片?

关注我,期待与你一起,在电影里创造故事!

她爱你吗?

我不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要和我结婚?

那是我的理想。

在看《甜蜜蜜》之前,我也一直以为这是一部爱情片。

不仅是因为这个“甜蜜蜜”的片名。

还有那段在网络上被广为流传的张曼玉哭戏。

李翘(张曼玉饰演)认遗体时,面对豹哥(曾志伟饰演)背上那个可爱的米老鼠纹身,由笑转为哭泣的神演技,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然而,当我真正有机会将这部电影看完,却发现陈可辛导演并没有想给我们讲好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相反,他用了一个横跨十年,关联内地、中国香港、美国三地的寻梦故事,刻画了两个人不同的成长轨迹与心路历程。

“他是个随遇而安的人,

她是个追逐欲望的人。”

从1986年3月1日黎小军和李翘走下开进香港九龙的列车开始,他们两人的人生轨迹,便迎来分叉。

虽然后续他们也会相遇,甚至成为在香港两个相互拥抱取暖的人,但由于各自不一样的灵魂,使得他们在未来十年,始终无法达成人生和解,更无法真正携手走到一起。

黎小军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

他总是说,自己没有理想。

如果一定要有,那就是回天津娶青梅竹马的小婷。

黎小军就是大多数还在成长中的男人,他会对周遭一切产生兴趣,也正因为如此,他始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刚到香港时,他迫不及待和小婷分享这里的一切。

为了让自己变得充实,他每天想尽办法工作,工作之余就是睡觉。

直到遇到了李翘。

李翘带给他在香港更多的新鲜感,也使得自己这个无法融入香港环境中的孤独灵魂,得以有了依靠的力量。

黎小军没有理想,所以他更容易满足。

在天津的时候,有小婷陪着他,聊天,骑自行车,那就是每一天最开心的事。

而到了香港,这里人群复杂,每个人说着不同的语言,每个人都忙碌着自己的事。

和大多数人一样,黎小军也知道自己是孤独的。

因此,当他在麦当劳遇见李翘说普通话时,是十分亲切的。

他似乎觉得在这里找到了一丝归属感,因此,他总是愿意去满足李翘的所有要求。

报英语培训班,办银行卡,帮她送花,陪她开店创业···

孤独的人总是害怕失去。

黎小军害怕失去李翘这个朋友,所以不停地向她靠拢。

这种日积月累的相处,填补了自己来到香港之后,因为没有小婷在身边的那种孤独感。

所以,我们总体看《甜蜜蜜》这部电影,会发现黎小军一直随波逐流,不懂得自己要什么,更不用说感情这种事。

就像他把“回家娶小婷”当成一种奇怪的理想一样,在遇到李翘之前,黎小军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小婷之间是否就是爱情。

或许那只是环境下的一种行为默认,包括在家乡就许诺要娶小婷,到了香港即使和李翘上了床还依然保持联系小婷,最后为了完成这个“理想”,还是和小婷结婚。

当黎小军和小婷坦白自己与李翘的事情时,小婷问他,那你为什么还要和我结婚?

黎小军说,那是我的理想。

这句理想,是对小婷的侮辱,但其实也是黎小军自我迷失的灵魂写照。

和黎小军性格相反的是,李翘更明白自己的欲望。

她对黎小军说,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你,而你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我。

比起黎小军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李翘更像是经过社会历练的人,她要现实很多。

黎小军来香港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下,奔赴香港的淘金热潮,让他也跟着一起来了。

而李翘则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香港人。

更直白一点,那就是活得像那些上流香港人一样,有钱。

李翘很会钻研门路。

虽然和黎小军一同到达香港,她却已经在麦当劳打工了,而且还找到了为英语培训班拉人头赚佣金的路子。

靠着自己的努力,她早早就就有上万的积蓄。

而这还不够,她后来创业卖唱片,炒股,炒楼,为的就是获得更多的钱。

有一点可悲的是,李翘对金钱的追逐,背后是她对贫穷饥饿的恐惧。

本质上来说,黎小军和李翘一样,都是经历过贫穷落后生活的人。

只是黎小军在遇到李翘之前,一直觉得只要能饱肚子,一切就可以顺其自然。

而李翘总是害怕吃了这顿没有下一顿,她害怕自己再度变成穷人。

因此,李翘到香港之后,总会觉得饿。

她第一次觉得吃饱,是在黎小军的屋子里,两人一起吃着元宵。

而这次吃饱,也让她暂时有了内心的依靠。长期以来追逐梦想,为了摆脱贫穷,她也迷失了自己,只要能往前跑,她会不顾一切。

也是这个晚上,她犹豫了。

当她说准备走的时候,黎小军没有挽留,而是说,去帮她拿衣服。

那一刻,李翘其实是想要留下来的。

后来,李翘也有两次因为黎小军而动摇自己的选择。

第二次是黎小军结婚以后,李翘开车送黎小军回去。

原本李翘打算直接拒绝黎小军,彻底断了这番念想。因为此刻的她,跟了豹哥,已经过上了自己曾经想要的生活,黎小军给不了自己什么。

可是她不小心触碰了汽车喇叭,又将黎小军给唤回来了。

这个不小心,其实也是李翘此刻内心的挣扎写照。

到了第三次,在纽约街头,原本要被警察送去机场并遣返,却在路上遇见了黎小军骑车经过。

那场穿越繁华街头的追逐戏,是李翘万般无奈的求助。

就在不久前,她的男人豹哥在美国街头遭遇枪击被害,原本以为自己就这样跟随着豹哥过完这一生,却不曾想命运再次跟自己开玩笑。

李翘的三次抉择,其实是有着内在关联。

李翘作为一个追逐欲望的人,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懂得拒绝不该有的。

第一次在黎小军家中留下来,只是那个晚上,她与黎小军两个孤独的灵魂,一次短暂的歇息与陪伴。

这之后,她表现得轻松自然,依旧投入自己为欲望奔波的路上。

而第二次,多年后再见到黎小军,此时的李翘已经有了财富,但她似乎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心安。

与黎小军在狭窄的屋内相遇,她大口地吃着盘中食物,她说自己像饿鬼一样。

因此,当黎小军跟她说,我们都不要在骗自己的时候,她犹豫了,甚至她也决定回去跟豹哥坦白。

而第三次,在纽约街头的追逐,此时的黎小军依然是那个简单的人,她始终坚持做好当下的自己。

而李翘经历过多年的奔波,连最后的依靠——豹哥,也离开了自己。

其实在到了纽约之后,李翘和豹哥都渴望稳定下来了,他们也不再追逐欲望。

李翘想要个孩子,豹哥想要为她买套房子。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李翘最终是一无所获,倒是曾经那个一无所有,也一无所求的乡下人黎小军,一步一步过好自己的一生。

不过,黎小军其实也有变化,只是刚好与李翘相反。

曾经的黎小军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害怕孤单,所以他会对一切都表示热情与欢迎。

曾经他爱小婷,他会同时对小婷和李翘有着感情。

到后来,他终于懂得面对自己的内心,与小婷坦白。

而经过李翘最次离开自己,他心灰意冷,远赴美国。

在这里,他终于懂得拒绝,对于老友给自己介绍的不喜欢的人,他直接不予理会。

对黎小军而言,这十年时间,自己是在逐渐变得成熟。

他终于不会是那个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因为害怕孤独于是对谁都表示欢迎的人了。

黎小军依然是随遇而安的人,但他懂得排除自己不喜欢的。

而李翘经过这十年,也变了。

她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终于懂得去排除过多的欲望负担,慢慢去接受平淡的生活和平凡的自己。

所以说,他们两个与其说是因为选择了不同的路而渐行渐远,不如说是他们花了十年,从远处一直走到这里相遇。

十年后的纽约街头,他们共同在窗前驻足,邓丽君的逝去,是一个时代的消亡,也是对他们过去十年跌跌撞撞的过往,一个似乎简单又沉重的收尾吧。

过去十年,他们不属于一路人。

接下来的路,依然要靠他们自己,但是至少此刻他们两的灵魂,不会相差悬殊。

李翘与黎小军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

从内地(广州、天津)到香港,再到美国。

那个时候的人们,觉得外面都是出路。

李翘说,在香港遍地都是机会,那些遣返李翘的美国警察也说,美国遍地是机会。

于是,他们涌入香港,赚大钱,然后又在股市里亏掉。

到了美国,钱还没赚到,却丢了性命。而此时的内地,却正在蓬勃发展。

命运就是一个轮回,人就是其中的浮萍。

浮萍没有根,所以在哪里都是飘零。

李翘说,这个屋子的东西都不属于我们。

其实,对他们而言,无论在哪里,都找不到归属感,这才是最大的孤独。

为了成为香港人,李翘不承认自己来自内地。只想要卖邓丽君的唱片,赚内地人的钱。

到了美国,跟别人说自己来美国十年了,带的又是中国旅游团。

那宏伟的自由女神雕像,每天迎接着来自全世界的人们来这里参观,找发财机会。

而在自由女神像下,有多少人的内心是自由的呢?

《海上钢琴师》里,那些只为在迷雾中,对着自由女神像大声喊出“America”的人,心中到底在憧憬着什么?

大概黎小军和李翘最终明白了吧。

-END-

一部电影,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

你的转发和关注,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更多影评:石墨社(smshe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