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它神似“黃辣丁”,卻身價百倍!詳細解讀如何垂釣——白緣鰑

溫馨提示:外出釣魚有風險,請結伴同行;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前言

我國地大物博,物種資源豐富多樣。在偏遠地區的小溪河流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野生魚類,就有“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的說法。野生魚類在自然河流中土生土長,有著人工繁殖魚所沒有的營養價值和口感,其中不乏稀有魚種,比如裂腹魚、細鱗魚或刀魚等。

我們的主人公是一種野生的小魚,它叫白緣鰑。全身上下呈黃色,魚頭扁平,有四個鬍鬚,像極了黃辣丁。許多人將白緣鰑當做觀賞魚來餵養,雖然酷似黃辣丁,但是身價可高貴太多了。別看它樣子呆萌,可它並不是什麼善茬兒,脊背上的毒刺非常厲害,要是不小心被蟄,可得疼上幾天,“水蜂子”的稱號就是這樣來的!

不過想要釣好白緣鰑,我們還得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什麼是白緣鰑?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二、白緣鰑的生活習性。

三、如何垂釣白緣鰑,怎麼選擇魚餌及窩料?

四、垂釣白緣鰑需要注意什麼?

不管釣什麼魚種,我們都需要了解它的特點和習性才能找出方法進行垂釣。在我小時候經常在溪流中能見到白緣鰑的身影,由於近年水資源汙染的加重,也很難再見到它,能釣著的幾率就更少了!不管怎麼樣,從解鎖新魚種的角度而言,白緣鰑還是值得我推薦給大家的!在瞭解以上四個問題之後,我們需要明白:

白緣鰑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長年生活溪水中。每年的3-4月、9-10月是繁殖期,此時作釣效果最佳!白緣鰑的經濟價值是非常客觀的,純野生的白緣鰑一斤的價格在400-600元。肉質也比較的鮮美,是不可多得的佳餚!
最佳的垂釣方式,是臺釣中的一些比較特殊的釣法(下面會有詳細介紹),白緣鰑屬於雜食性魚類,所以對腥味的魚餌會更有興趣!由於白緣鰑屬於非常稀少的魚種,所以大家在往日的作釣中,如果有幸釣到,還請以放生為原則!

一、什麼是白緣鰑?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白緣鰑又叫魚鋒子,在農村人們習慣叫它水鋒子,魚央。白緣鰑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原生態小型冷水性底層魚類。白緣鰑成魚體態偏小不到15-20釐米,胸鰭外緣光滑,內緣偶有鋸齒,脂鰭低而長。白緣鰑位於食物鏈底端,為了避免掠食性魚類的攻擊,所以背鰭或胸鰭長有三根毒刺自衛!

白緣鰑主要分佈在我國長江中上游各支流以及金沙江水域中。在遠離人煙的叢林小溪中也有存在!

二、白緣鰑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它的特點是很耐低溫耐底氧,即使是水面結冰也能夠存活,生存的水溫在0∽25°,最適宜的水溫在6∽15°左右!白緣鰑的皮膚也可以作為呼吸器官來呼吸!即使沒有水,在比較溼潤的地面上,也可以存活10個小時以上,生命力很頑強!

它常年生活在溪流裡的石頭縫中,或陰暗的水草下。多以搖蚊幼蟲,蝦蟹等淡水無脊椎動物為主要的食物來源!

三、如何垂釣白緣鰑,怎麼選擇魚餌及窩料?

白緣鰑的個較小,最大的也就20釐米左右,所以線組、魚鉤和魚竿的選擇上就不能過大過長。根據它生活在潺潺的溪水中,

採用臺釣中特殊的“繃竿尖”釣法最適宜!

繃竿尖,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流水的走勢來繃緊線組,主要看竿尖動作來觀察魚口的一種特殊釣法,也叫無漂釣法!繃竿尖釣法主要作用於流水比較急的溪流或大江大河中!

1、釣位

由於溪水中的水勢複雜,而又湍急。主要是有河床上的多樣化和林立的亂石造成的。所以選擇釣位應該選擇一些稍微有回水的地方來釣。回水處流水較緩,有大量的昆蟲的浮游生物會衝到這個地方,水底也會有各種水生昆蟲附著在石頭上,也便於白緣鰑在此處躲藏覓食!

2、線組

考慮到白緣鰑的個體較小,又生活在溪水裡,對線組就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是不能過粗,線最好軟一點,否則會影響信號傳遞!,0.8-1.0的主線,0.4-0.6的子線就足以勝任了!鉛墜用大點,一般10-15克左右,鉛墜兩端的太空豆距離,應保持鉛墜可以上下移動20-25釐米左右為宜。

3、魚竿

魚竿長度可以根據溪水面積的大小來判斷,一般3.6-4.5米差不多。竿尖一定要用軟的,有利於觀察白緣鰑吃餌時細小的動作。

4、魚鉤

首選溪流鉤,魚鉤輕,鉤條細,方便入口!白緣鰑魚口扁平又小,選擇1-3號溪流鉤即可!溪流鉤分為有倒刺和無倒刺2種,由於白緣鰑生活在溪水中,在中魚時掙扎的計較厲害,怕跑魚的釣魚可以選擇有倒刺的;而對於釣獲放流的釣友來說,選擇無倒刺的魚鉤可以減少對白緣鰑的傷害。

5、魚餌及窩料

白緣鰑屬於雜食性的魚類,原因窩料可以用腥味較重的動物內臟,或者是霧化較好的顆粒,主要是能夠快速的誘魚。注意窩料不易過多,否則會很容易餵飽白緣鰑!打窩地點最好在溪水的上游,距離釣點1-2米左右,水的流動可以將窩料帶入到釣點。等白緣鰑進窩後,可以用活的紅蟲或者是蚯蚓作為釣餌,同時選擇附鉤性較好的,腥味重商品餌效果也不錯,釣友可根據實際魚情自行選擇!

四、垂釣白緣鰑需要注意什麼?

釣竿需要根據地形來選擇拋竿的方向,可以上游或正前方順水斜向拋竿。竿尖距離水面20-30釐米左右為宜,方便觀察竿尖的細微擺動!

在將釣餌拋入水中時,應該將魚竿往回拉一點,將釣線拉緊或比自然彎曲度高一些即可。

是在取鉤時,一定要掌握好捉魚的手法,用手把魚線捏住,然後從魚頭部分往下捏穩,由於白緣鰑的胸鰭和背鰭有刺,如果不小心被蟄,會疼痛難忍!一定要注意!

最後總結

這篇文章能夠讓您多瞭解一些稀有的魚種,是我的初衷,而並不在意怎麼去釣它,更多是人與自然怎麼和諧相處!

白緣鰑作為冷水底層魚類,生長的較慢,對水質環境要求苛刻,人工難以繁殖。另一方面白緣鰑的價值較高,市場需求量大,野生的白緣鰑數量也在急劇的減少。所以大家在外垂釣時,一定要注意釣獲放流,也希望這個魚種能夠一直繁衍生息下去!

如果您覺得文章寫的不錯,歡迎關注和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