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榆中--驿道和官路

隋唐时期,官府在全国主要驿道上设置驿站,站距大约30里,一般设驿长1人,驿夫数人到10人,驿政由县令兼管。

元朝时,驿道北路经过榆中。驿道北路是由凤翔分道而北,经过麻夫川、百里镇、小川三站入宁夏境,由瓦亭西逾六盘山,过隆德而入甘肃吴家湾,经会州(今会宁)、定西、金州(今榆中),抵兰州,再由兰州分支西南行。

根据《经州大典》,金州(今榆中)在定西与兰州之间,距前站80里,随后站45里。

这条驿道是明朝关中通甘肃的主要驿道,清朝改为兰州官路。清朝陕甘总督驻兰州,当时兰州通陕西的路线为:兰州经榆中、安定(今定西)、静宁、平凉由宜燧驿进入陕西,经长武而达西安。

另一路由兰州经摩云驿(今榆中县境内),陇道(今会川)渭源、漳县、宁远、秦州(今天水)、武县由两当进入陕西凤县。

榆中的主要驿站有定远驿和清水驿。

定远(今定远镇)驿西至省城50里,南至清水驿60里,清初有马45匹,马夫28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新添马10匹,马夫15名。同治六年(1867年)因回民起义,兵燹连年,定远驿改为金崖驿。

清水驿东南至安定称钩驿80里,西至定远驿。有马135匹,马夫8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