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爪功的练习方法

不少男生都还记得80年代香港电影《鹰爪铁布衫》。片中一套鹰爪功,曾让不少年轻人热血沸腾。而这富有传奇色彩的功夫,相传为岳飞所创。

  鹰爪功的创始人是岳飞

  相传,鹰爪功可以追溯到南宋,那时金兵善于骑马摔跤,而汉人只会散打。赵构建立南宋王朝以后,岳飞为了对抗金兵,开始研制一套新的功夫。

  十八般武艺各有所长,作为战场的猛将,要有制敌的绝招,所以岳飞发明的这套功夫以擒拿格斗为主,当时叫做一百零八鹰爪手。


  手指一用力,五指第一节便蜷曲成钩状,乍一看,果然像极了老鹰的爪子。

  南宋王朝之后,元朝不允许老百姓练拳,连厨房做饭都是十户人家合用一把。但流散各地的岳家军后人还是悄悄把这套功夫传承了下来。到明朝,戚继光整理了一套武术心得,其中就有鹰爪功。

  鹰爪功一门绝活就此流传下来。

  鹰爪功是怎么练出来的

  抛沙袋练鹰眼

  练鹰爪功不仅是练习拳法,更要练习内功,就是所谓的“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但是鹰爪功并不像电视电影里看到的那么传奇。比如金庸《倚天屠龙记》里写的白眉鹰王殷天正,他练的鹰爪擒拿手和天鹰剑法都是文学化的创作和虚构。

  练习的时候,要求每天做满几门“功课”。基本功之一,是每天拿着小沙袋练“鹰眼”。两个人配合着,互相投掷小沙袋。需要全神贯注地躲开对方投来的沙袋,还要趁机把对方击中,才算胜利。动作熟练之后,再把沙袋改作球。先是网球,再是橡皮球,最后换成小石子。

  插热沙抓酒坛练手劲


  另一项基本功是插沙。先从简单的细黄沙开始。两只手轮番不停地快速插入沙罐,可以练习手的速度和力度。每次练习半小时。成百次地将手指插入黄沙,一天下来,手上惨不忍睹。

  等手上结了痂,磨出茧子,就要换成铁砂和朱砂。朱砂是一种可以做颜料的晶体。用老底子烧汤的汤罐装满,干熬之后,用手快速插入。那么烫的固体颗粒,手没插几下就起一层水泡。几年下来,手的劲道越来越大。只要稍稍一蜷曲,整个手掌便如同鹰爪一般坚强有力。


  还有一项必练的功夫,是抓酒坛。重达5公斤的两个空酒坛,要用一手抓起,保持十分钟不动。之后再换成15公斤、30公斤的酒坛,一直加到50公斤。

  鹰爪益视操

  鹰爪功根据黄帝内经和仿生学原理编制,“老鹰的视力非常好,它们在飞翔捕食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锐利的眼睛发现猎物。所以鹰爪功讲究‘眼快、手快、心快、意快、腿快’。”其中“眼快”排第一位。正因为此,前辈先贤虽年届八十仍然耳聪目明,反应比一般人还快得多。

  现在,由于用眼过度,孩子们的视力在不断退步。根据多年练习鹰眼的经验,再结合鹰爪功绝学,研究出一套“鹰爪益视保健操”,既借鉴传统鹰爪功“练眼”的训练方法,也有穴位的自我按摩。

  


目前,鹰爪益视操已经申报了国家专利;

一起来学做益视操

  1.运丹入目:双掌从小腹缓缓上举至双目前方劳宫穴,正对双目轻缓旋转。四五秒后,张开手指微曲成鹰爪状,在双目前约寸许轻抓一下,松开十指后再抓一下。连做三次后,双手似抓一物缓缓地拉向地面排放。重复9遍。

  2.点穴运目:双掌平目,中指分别按在双眼下眶正中承泣穴,数秒后,轻柔按摩几下:中指略下移,同时双目尽量睁大。眼珠左上右下运转9遍,反之一样。转毕后,中指回到承泣穴,轻柔摩动。后双掌成鹰爪形,在双目前方连抓三下后,拉向地面。

  3.拨开云雾:双掌上举至双目前,横掌,掌心朝面,将双掌微屈成鹰爪形,两中指指甲相贴,在两眼前停一两秒后,沿目向脸两侧缓缓勾、拉至与肩同宽,双掌再各向前张开成碗形如抱球,慢慢收回至双目前成鹰爪形。重复9遍。

  4.疏肝明目:重心移至左脚,右脚伸出半步;双掌置于体右侧肝区,虚抱一圆后,从右肋上徐徐向下掸梳。重复9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