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人,在硝煙瀰漫的戰亂中保護下來的黃金,難得一見

說起阿富汗,大家會想到什麼呢?

戰亂、貧窮、難民、恐襲......

你想的沒錯,這確實是阿富汗現在的樣子。

多年的戰亂使他們民不聊生,

硝煙瀰漫使他們每個人的眼睛裡

充滿著警惕和恐懼。


然而人們似乎忘了,

古代阿富汗的輝煌歷史和盛世王朝。

地處中亞、南亞、西亞等

多個文明交匯地帶的阿富汗,

是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

以及締造過無數盛世和輝煌的古國。



我們都知道,

佛教是經過阿富汗傳入中國的,

巨大的巴米揚石窟是唐玄奘朝拜過的聖地。

可是我們不知道,

阿富汗最大的博物館,

曾經擁有10萬組以上的珍貴文物,

遺存的驚世寶藏堪比古埃及圖坦卡蒙法老墓。


我們更不知道,

這些館藏文物絕大多數

已經消失在這戰爭旋渦中。

而萬幸存留下來的,

是靠著一群有識之士,

一直勇敢而智慧的守護著。


▲巴克特里亞花型黃金頭飾公元25至50年的蒂拉丘地王冠


這頂豪華的王妃黃金王冠

是由六個部分拼接而成的,

用於隨身攜帶,是遊牧民族的特徵。

王冠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金的延展性,

每一個小金片都輕薄地如同像紙片一樣。


▲巴克特里亞黃金羊立像這個公元25至50年的蒂拉丘地野山羊雕像,


它發現於阿富汗北部的一個山區,

它是馬可·波羅命名的,

因為是馬克·波羅最先發現的。

▲黃金項鍊,蒂拉丘地,公元25—50年。


2006年,這批珍貴的文物

在法國吉美博物館與公眾見面,

並開始了它們在世界各地“流浪”。



這批來之不易的巴克特里亞寶藏中,

有古希臘的硬幣、

中國漢代的銅鏡、

印度的象牙梳子,

可以想見當年絲綢之路上多元文明的融匯。



蒂拉丘地的當地語意思是“黃金之丘” ,

由此可以看出巴克特利亞的金器更為豐富。

包括貴霜皇室的頭冠、金扣、胸針,

以及數千件曾鑲嵌在衣服上的金片飾品。


▲巴克特里亞黃金腰帶

▲巴克特里亞黃金短劍

▲黃金製品,蒂拉丘地,公元25—50年。

▲綠松石鑲嵌的黃金飾品,蒂拉丘地,公元25—50年。


▲寶石鑲嵌的黃金飾品,蒂拉丘地,公元25—50年。


▲黃金圖章戒指,蒂拉丘地,公元25—50年。


更為著名的是一座

叫作“貴霜的阿芙洛狄特”黃金雕像。

阿芙洛狄特是希臘的愛神,

在古羅馬神話中被稱為“維納斯”。

她是古希臘藝術中極為常見的形象。



然而,這件“貴霜的阿芙洛狄特”

仔細觀察會發現,卻顯得與眾不同。

雕像的額頭上刻有一顆“吉祥痣”,

這在古希臘的雕像中絕無僅有,

反而在印度神像上十分常見。



眾多的古老文明在此交匯碰撞,

不同地域文化在此交融共生,

而巴克特里亞的身上

正流淌著這些最精華的血液。



在紛飛的戰火中得以保全的西域珍品,

自重新被世人們知曉以來,

便踏上了環遊世界之旅,

讓這不朽的文明種子隨風播撒,逆風而生。



這批文物來到故宮博物館展出,

以“浴火重生”為主題,

開始了在中國的第一場展覽。

當我們有幸能近距離與之面對面親近時,

你能從其中體會到那份

曾與我們相似的痛苦與屈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