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的關塔那摩監獄在古巴的領土上,古巴又為什麼允許有這麼個監獄在?

吐蕃雪山寺鳩摩智


對於古巴人來說,美軍在他們家的關塔那摩基地和這個基地上後來興建的關塔那摩監獄是他們的集體傷疤。這所監獄的歷史要追溯起來,跟古巴那漫長而辛酸的殖民歷史有很大關係。

古巴所在的地方是加勒比海域,加勒比海那兒位置很好,不但氣候好土地肥沃而且海運交通便利。那也就意味著在當地辦農場的話很划算,春天種點種子秋天可以收穫一片奇蹟,收了莊稼也能方便地運出去賣錢。

於是在大航海時期古巴就被歐洲人給盯上了,先是英國後來是西班牙,兩個都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它們待在古巴的那幾百年一車一車往老家運紅糖和雪茄,當然還把歐洲那套體制也移植給了古巴。

時間再往後美國就崛起了,也有本事參與到殖民地的瓜分了。19世紀後期時任美國總統門羅說了一句話:美洲的事情歸美洲人管,歐洲人可以回去了。這句話就是著名的門羅主義,也就是說美國對美洲宣佈了控制慾和控制權。

美國並沒有直接和古巴當時的殖民者西班牙大打出手,而是在一旁觀看古巴人民和西班牙殖民者的鬥爭,這個屬於是古巴的民族獨立戰爭,等雙方打的差不多了,美國人才過去輕鬆趕走了西班牙人,變成了古巴的新一屆殖民者。

雖然貴為殖民者,但是美國人並沒有直接派自己人拿著皮鞭統治古巴,而是講究“讓古巴人治理古巴”的觀念。美國扶持古巴的本土統治者,然後從統治者手裡拿回扣撈好處,不過唯一的條件是統治者必須要親美,否則分分鐘換人。

到了1933年的時候,美國圈養的獨裁統治者叫巴蒂斯塔,他的親美舉動基本上到了直呼上級“美國爸爸”的程度。他在任的時候跟美國人簽了一份租賃合同,把古巴南海岸的一塊地皮租給美國人駐軍用,租金是一年4000美元,租期沒有時間限制,除非雙方友好協商終止合同。這個合同的合法性貌似還被寫入了憲法,想改是很不容易的。

這塊地就叫做關塔那摩,面積跟我們的廈門島差不多一樣大。一年的租金才4000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如今鼓浪嶼上一個30平米的小店鋪一個月的租金恐怕都不止這個數了,何況是整個廈門島呢?所以說搞房地產投資越早越好,最好在某個地方發展起來之前就下手,晚了就後悔去吧。

話說在巴蒂斯塔的統治下,古巴人終於過上了一天不如一天的日子,各地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最後脫穎而出攻入首都哈瓦那並走上人生顛覆的那位叫做菲德爾·卡斯特羅,年僅32歲。卡斯特羅趕走巴蒂斯坦之後,想著自己成立一個不親美的政府就可以了。

那美國人肯定不答應啊,跟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卡斯特羅好話說盡發現都沒有用,於是開始各種找麻煩,比如不買糖也不買雪茄,不賣石油也不賣機器設備,活生生逼著卡斯特羅去找蘇聯人。赫魯曉夫一看古巴的位置心裡樂開了花,是又買糖又買雪茄,又賣石油又賣機器,還免費送馬克思列寧主義,古巴活生生地從資本主義變成了社會主義。

蘇聯人實在太慷慨了,後來甚至給古巴人免費送去了核彈頭,而且派師傅上門調試安裝不收取任何手續費,最終鬧出了“古巴導彈危機”。這可把肯尼迪給氣壞了,為了教訓古巴,扼殺家門口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直接下令開始對古巴進行經濟封鎖,封鎖的期限和關塔那摩的租期一樣沒有時間限制。所以古巴和世界一流大國為鄰,卻各種貧窮落後。

卡斯特羅當然不承認關塔那摩基地,那4000美元的租金分文未收,因為收了就變相承認了。他很想趕走這個討厭的租客但是卻打不過人家。想來想去只好採取所有惡房東的慣用伎倆:給關塔那摩基地斷水斷電斷米斷菜!

這一招逼得美國人夠嗆,一開始連水都要進口,後來實在受不了於是自己建立發電站和海水淡化工廠,其它的日用品全部都用進口貨,因此這個基地的日常開銷那是貴的驚人,要是給其它人經營早都撕毀合同關門回家了。

時間到了2001年9月11日,基地組織搞出了9·11恐怖襲擊事件。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為了復仇發動了阿富汗反恐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並輾轉巴基斯坦山區抓人。在那期間逮住了大量恐怖分子嫌疑人需要審訊,犯人的衣食起居外加審訊和活動那是一個系統工程,軍事基地顯然不具備這種條件,所以就需要給嫌疑人找個合適的地方。

人是肯定不能帶回美國的監獄,因為美國本土嚴刑逼供得來的證詞無效,而且那麼做會被起訴,軍方挑來挑去最後就挑中了關塔那摩基地。我們說了,這地方距離美國近水運便利,而且不是美國本土,嚴刑逼供的話不受任何法律約束,幹起活來自由自在。

果然這個監獄後來就爆出了各種虐待囚犯的醜聞,沒人管就無法無天;但是相對於9·11的巨大傷害,給恐怖分子動刑撬開他們的嘴似乎又是無奈之舉。關塔那摩監獄隨著反恐戰爭的開展一度備受指責,因為不但折磨囚犯而且費用驚人,反對派指責和平主義者也指責。

於是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奧巴馬曾經一度想把他關閉了事,結果發現關不掉,因為裡面的一些恐怖分子沒地方去,原來的國家不接收,還有些人連自己的國籍都搞不清楚,不知道是從哪兒來的。所以奧巴馬只能盡最大的努力把囚犯數量減到100名以下,但是這個監獄至今都還在苦心經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