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2《杜十娘》:百寶箱的變化,折射出希望向命運的抗爭



愛情故事影片《杜十娘》,是周予於1981年執導的,潘虹、佟瑞敏等主演,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改編自馮夢龍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年輕的觀眾看四十年前的影片,還是非常喜歡以劇情為主的講述手法,很質樸的感覺,電影很忠實原著,用有聲影像把潛伏在文子裡的內涵,生動直觀的展現在了觀眾面前,杜十娘是電影裡的主要人物,雖然她地位卑賤,但她不屈服命運,勇敢抗爭的精神帶給了觀眾啟迪,除了杜十娘,其實杜十孃的百寶箱,也在原著和電影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這一點,往往被讀者和觀眾給忽略掉。


百寶箱和杜十孃的命運有著怎樣的聯繫?百寶箱有著怎樣的象徵意義呢?它在影片中出現的次數並不多,為什麼說它有著不同一般的重要性呢?本文將從3個方面,來說明百寶箱的重要意義與價值所在。

1:百寶箱裡藏著希望,越在暗處,希望越有爆發力。

在小說和電影裡,杜十孃的身份是妓女。

妓女在古代是一種什麼樣的職業呢?

原來是指表演娛樂性質節目的女藝人,慢慢發展後,就變成了對以性交易為謀生手段的女子的稱呼。這些人,都是出身貧苦的苦命人,為了生存,沒有辦法的被動屈服。

這類女性的社會地位是非常卑賤的,受人歧視的,別看在有些影視劇裡,妓女穿金戴銀,笑起來迷人,看似風光,實際上,她們的內心,大部分還是悲觀無望的。


杜十娘因家境貧寒,被賣到了青樓,當了一名喪失了做人尊嚴的妓女,對自己的命運,杜十娘是不甘心的,她活的自卑又不快樂。

每個人都想重新定義自己的命運,平凡的想要變得不平凡,不平凡的想要登臨人生制高點,那裡,有更為寬廣的視野和更美的風景,改變,是時刻都在進行著的生命蛻變。

改變是每個人的希望,杜十娘特殊身份的原因,她改變命運的希望,更為強烈,但她的希望卻是“隱藏式”的,不到有了足夠把握的時候,她不會讓希望露出頭角,把希望隱藏起來,一是可以減少外來干擾與破壞,二來是希望如果最後沒能實現,也就不至於成為他人的笑柄。

如果把杜十娘看成是一個寒門書生,她就是在經歷“十年寒窗無人問”的隱忍階段。

她從被迫接受“妓女”這樣一個命運開始,她就時刻在為“自我救贖”,在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做著準備。

所以,她就有了一個百寶箱,裡面裝著她的希望,她把客人送給她的金銀首飾,藏在百寶箱裡,她是在儲備與命運全力一戰的必備物資,那些價值連城的珠寶,是她重寫命運的重要籌碼。


身處逆境裡的人,想要戰勝命運,迎來人生的轉機,不但要有自己的努力,還需要一個契機,這個契機不是隨時都會出現,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候契機的到來。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

——蘇軾

機會是稍從即失的,抓住了機會就可以改變命運,錯過良機,就可能遺憾終身。所以,當李甲出現在杜十娘面前,她的機會就來了。

為什麼說李甲是杜十孃的機會?在她身邊繞來繞去的男人有很多,他們為何不是杜十孃的機會?

原著裡有這樣一段話:十娘因見鴇兒貪財無義,久有從良之志,又見李公子忠厚志誠,甚有心向他。

機會有好的也有不適合的,抓住適合自己的機會,才會增加實現希望的概率。

李甲是個忠厚的人,這一點才是杜十娘有心相許的重要原因,忠厚的人值得託付,忠厚的人對杜十孃的過去才不會過於介意,關鍵的是,忠厚的李甲,也從心裡喜歡杜十娘,這樣一個男人的出現,對於杜十娘而言,是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

可以說,和杜十娘改變命運的強烈願望相比,她對李甲的愛就要遜色很多,李甲是杜十孃的救命稻草,李甲送給了杜十娘一個機會,杜十娘抓住了。


杜十娘有了足夠多的財富,又有了一個不嫌棄她的男人李甲,在她心理隱藏了很久的從良願望,遇到了最佳時機,杜十娘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她是聰明的女人。

《杜十娘》本質上,不是一部感情片,它講述的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

2:暗藏玄機的百寶箱,其實是每個人都有的希望搖籃。

當杜十娘看時機成熟,向外界說出了自己要從良的希望,老鴇為了自己的利益,出面阻止,刁難李甲,李甲湊不夠300兩銀子,好幾日未與杜十娘見面,杜十娘心急了。

她焦急的原因,不是害怕失去李甲,如果她不是妓女,還有更多人選的話,她可能不會派人去尋找李甲,李甲對她的主要意義並不是愛,而是她實現希望的重要一環,沒了這個環節,他改變命運的鏈條就要斷裂,她的“隱藏式希望”已經暴露,想要收回是不可能的,如果放棄希望,他人恥笑不說,自己一輩子就再沒有逃離苦海的可能了。


人可以輸在人生的起跑點上,但決不可以輸在人生的轉折點上。放棄希望很容易,重拾信心會很難。

原著這樣寫到:

杜十娘連日不見公子進院,十分著緊,就教小廝四兒街上去尋。四兒尋到大街,恰好遇見公子。四兒叫道:“李姐夫,娘在家裡望你。”公子自覺無顏,回覆道:“今日不得功夫,明日來罷。”四兒奉了十娘之命,一把扯住,死也不放,道:“娘叫咱尋你,是必同去走一遭。”

從中可見,杜十娘見李甲的心情是非常迫切的,曙光就在眼前,再向前一步,就走出了黑暗,擁抱到了光明,杜十娘對光明的渴望,異乎尋常的強烈。

心理學研究證明:離希望越是遙遠,越容易放棄希望,越容易改變初衷,經過一番努力奮鬥,當目標越來越近,成功在即時,實現希望的熱情是最為飽滿的時刻。

就像百米賽跑的最後衝刺階段,使出全身的力量,奮力衝向終點。

杜十娘改變命運的希望,到了決定性一刻。

路遙在小說《平凡的世界》裡寫到: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杜十娘不想苟且一生。

李甲四處求借,沒有討到分文,杜十娘暗地裡打開了她的百寶箱,但她不會告訴李甲,自己有個箱子,裡面有價值連城的珠寶,那是她的命,是她的一切。


杜十娘對李甲沒有太多的愛,又一次得到了驗證,愛應該是真誠無私的,杜十娘對李甲沒有做到最起碼的真誠與尊重。

也可能是她想要改變人生的願望過於急切,自我保護意識使然,就把愛暫時隱藏了起來吧。

自我保護意識:人用以維護心理平衡的一種自發行為,通過壓抑、補償、掩飾等手段改變對心理緊張的主觀感受,可以減少痛苦和對痛苦的體驗,是心理平衡的一種本能需求。

李甲在杜十娘眼裡,和百寶箱裡的珠寶一樣,是她改變命運實現希望的籌碼,李甲是一個有感情的特殊籌碼。

為了多年的希望不至於功歸一潰,不要在最後關頭化為泡影,杜十娘要為實現希望投資了。

她謊稱自己積攢了150兩碎銀子,讓李甲拿去,做贖身之用。

150兩銀子對一箱子金銀首飾而言,九牛一毛,為她贖身要300兩,杜十娘連再拿出150兩的誠意都沒有,不是她小氣吝嗇,是她既不想放棄實現希望,也不想投入過多,萬一出現差錯,希望沒能實現,還是要為自己留一條退路。

杜十孃的經歷讓她有了小心謹慎的性格,但她走錯了一步,實現希望與夢想,全力以赴,甚至是孤注一擲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希望與夢想的實現,退路有時就是內心裡的阻礙,是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假如杜十娘向李甲說明實情,可能就不會有後來李甲一千兩銀子,就把他她賣與孫福的悲劇發生,哪頭重哪頭輕,李甲不會不懂,拋開感情不說,單論現實,杜十娘由來已久的心願,美夢成真的可能性是會大大增加的。


私心雜念對於想要成功的人而言,是最難以突破的心理關口,克服外界困難容易,如何戰勝自我才是不易解決的難題。心魔是內耗,它會偽裝成愛你保護你的樣子,消磨掉你的勇氣與銳氣,在心魔看似善意的愛護下,成功正離你遠去。

超越自我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實戰經驗的總結,意義重大,想要實現希望與理想,從超越自我做起是很有必要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百寶箱”,裡面住著希望,也藏匿著心魔。

3:百寶箱空了,希望化身為失敗性質的成功,杜十娘,書寫不屈的人格。

經過了波折,終於在李甲的幫助下,杜十娘希望成真,告別了青樓,迎來了她人生的嶄新開始。

過了許多年賠笑臉,逢場作戲的假面人生,杜十娘終於脫離了煉獄般的生活,掙脫了命運的枷鎖,告別舊生活的那一刻,她的心情是激動而又百感交集的。

舊社會的女子,一旦身入困境,想要改變命運,是極其艱難的,有多少和杜十娘一樣命運的女人,一生都沒有為自己為活過一次,直到終老,也沒有品嚐過幸福的滋味。

杜十娘是幸運的人,她的幸運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不屈服命運,時刻都在為改變命運做著準備的最後兌現。

出身不是決定一切、不可戰勝的,要敢於嘗試改變,勇於為希望與理想做出實際行動,渺茫的不是實現希望的可能性,而是自我內心的改變意志過於漂浮,一場逆向而來的微風,就把意志吹向了別處,願望的不執著,是人被命運打敗的深層原因。



雖然說杜十娘最後拋棄了百寶箱,沉江而死,但在她起身跳進滾滾江水的那一瞬間,她完成了自我救贖與超越,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她重塑了自我的形象。

當我想到杜十孃的時候,我是忽視甚至忘記了她的身份的,在我的腦海裡,她是一個勇敢堅強,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女性的象徵,她是封建制度下地位卑微的女性,向不合理制度發起挑戰的先鋒勇士。

她把百寶箱裡價值連城的珠寶,扔進江水的時候,是她希望的破滅,也是她的人格得以昇華的璀璨時刻。她的希望從更高的一個角度來看,並沒有破滅,她的命運已經改變了,她留給後世的啟迪,她在後人心中的形象,不再是地位卑賤的妓女,而是一個值得同情與欽佩的不凡女性。

百寶箱裡的珠寶,沉入了江底,象徵世俗的金銀與代表命運的杜十孃的身體,一起被江水吞噬,永不再現了。


但空空的百寶箱變得輕鬆了,沒有了滿箱子銅臭味珠寶的拖累,它輕快地漂浮在水面上,載著杜十娘倔犟閃亮的精神,驕傲地遊向了遠方。

寫在最後:

說了這麼長時間的杜十娘,如果只是為了重複一個故事,就浪費了您的寶貴時間,其實在杜十孃的經歷中,還是隱藏著對你或許有意義的一些東西。

人生總會要面對改變,不滿足現狀,有更高的追求,當美好的願望因種種原因沒有實現,是不是就已經宣告我是一個失敗者呢?

不是的,其實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生命已經發生了改變,結果不是唯一重要的。

詩人汪國真在《熱愛生命》裡是這樣解讀奮鬥與追求的: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生命在風雨兼程裡,總會有一些收穫。

1:閱歷的增加,思維的成熟,眼界的開闊,都是人生的籌碼,生命有了精神層面的財富積累,生命的價值已經實現了增長,並且,這樣的一些財富,永遠只屬於你一個人,是不可被複制的,這些財富會打造出一個獨特的人生。

2:對機會的判斷與把握更為準確,對人情世故的理解更透徹,思想上的涅槃是無形的,但價值與意義卻是無法評估的,內在思想的改變,對人生質量的影響與幫助是超過了我們預期與認知的,有形的失敗,無形的質變。


3:對如何戰勝心魔的感悟與心得,將很好的為下一次起飛提供動力支持,失敗的經驗轉化成新的方法與技巧,內在的“大我”越來越強大,“小我”心魔就會越來越渺小,私心雜念會隨著心智的成熟與強大而漸漸減弱消失,人生前進的阻力減小了,就等於希望與夢想離我們更近了一步。

所有這些都會對以後的生活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的,就連一個人的氣質,也會在一次非凡的經歷過後,更有魅力。

杜十娘雖然是小說電影裡的人物,但不安於現狀、敢於向命運發起挑戰的精神,卻是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需要儲備充足的,前路漫漫,有勇氣又勇敢才會撥開烏雲,沐浴光明。

其實,努力的人生沒有失敗者,真正的失敗者,是從不努力的人。

努力的過程何嘗不是一種別具風采的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