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寶:寂寞是永遠不會習慣的

“女兒,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hi,大家好,今天聊亦舒的小說《喜寶》,80年代香港拍過電影,女主角是由首屆亞洲小姐冠軍黎燕珊擔綱,美是很美,但電影結局跟小說出入蠻大,我更喜歡小說。

喜寶:寂寞是永遠不會習慣的

亦舒小說裡的女性,總是堅強獨立聰慧又美麗,特別知道自己要什麼。

姜喜寶就是這樣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孩子,她正就讀於著名的劍橋聖三一學院,全世界最著名的學校法學專業的好學生,如無意外,她的未來必定是個前途無量的大律師。

在假期回香港的飛機上,她因緣巧合遇見跟她年紀差不多的女孩子,純真得像個小baby的富家千金。她被邀請參加派對,介紹給小公主的二哥。

喜寶覺得自己跟這些富家子弟們格格不入,一個人躲到花園裡喝酒,正巧有個中年人路過,藉著酒意兩人聊得相當愉快。

“你在這世界上最想要什麼?”

“愛。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那就要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樣都沒有,至少我還有健康。”

喜寶:寂寞是永遠不會習慣的

誰知道,這居然是她女朋友的爸爸,而這位男主人也喜歡上了年輕漂亮坦白有活力的喜寶,還沒等兒子追到手,老爸捷足先登,要求包養喜寶。

就這樣,在富一代不怎麼糟的老頭子和富二代清秀懦弱的同齡人之間,喜寶選擇了前者。

她需要錢,之前的學費是靠她在英國交的男朋友,同樣需要看人臉色,為何不選更有錢的?

喜寶家境一般,甚至可以說是窮。媽媽曾經是空姐,嫁給一個花花公子,生下女兒,所以喜寶繼承了兩方的優良基因,從小就是個美人胚子。

可惜,婚後喜寶的爸爸依然本性難移,在她很小時父母離婚,媽媽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寧可房子被斷掉煤氣,也要送女兒去更好的學校讀書。

在她十六歲時,母親便教導她,“女兒,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跟母親相依為命的艱辛,讓喜寶過早地體驗人情冷暖,所以她對自己總有一股狠勁兒,只要是靠自己努力能得到的,她總要追求到最好。

含不含銀匙出生,不是我自己可以控制,那麼,網球學得好一點總不太難吧。

也許正是這一點讓她的“金主爸爸”特別疼愛她,在他一手創建的商業王國裡,他一向殺伐決斷,為追求成功不擇手段。

喜寶:寂寞是永遠不會習慣的

一手遮天的國王總是養育出不中用的兒子,一兒兩女從小就被保護得很好,沒受過什麼挫折。

單單是自己喜歡的女孩被老爸追到手,永遠比不過老爸,就足以讓兒子崩潰,住進精神病院。

剛開始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喜寶很開心。

她去珠寶店買了一枚巨大的鑽戒,戴在手上像豔俗的麻將牌一般大;

學校要用的那些書,再也不用天天泡在圖書館看了,她可以全部買回到屬於她的“金屋”裡讀;

在雜誌上看到新款跑車,只要給金主爸爸附送自己的成績單時提一句,第二天就停在門口。

當一切名貴禮物都唾手可得時,她便沒那麼容易滿足了,她已經有足夠的錢,她還想要愛。

她並不是唯一被包養的情婦,就像一個守在深宮的妃子,只能等皇帝有興趣時才來臨幸。

渴求愛的她,去酒吧找過一夜情,也想過跟一個志趣相投的潛在男友私奔。

當然,這都逃不過金主爸爸的監視,一夜情他倒不在意,他包養的年輕女孩總有一天會離開他,他忍受不了的是喜寶和他以外的男人兩情相悅,只要還是“他的女人”,他就要她心裡只有他。

藉口去打獵,金主爸爸當著喜寶的面,用獵槍射殺了她的心上人。

有錢人的為所欲為讓她對世界徹底絕望,以前她唯一的希望是讀完書,離開金主爸爸,靠賣笑得來的錢和自己的力量闖出一番天地。

她的青春、活力、生命力,似乎都隨著那一聲槍響消失不見了。她不再去學校,開始借酒澆愁,奮鬥有什麼用呢?到頭來還是贏不了。

與此相對,她願意繼續留在金主爸爸身邊當一隻金絲雀,甚至還愛上了他。

喜寶:寂寞是永遠不會習慣的

做女人要像一幅畫,不要當一件衣裳,被男人試完又試,卻沒人買,待殘了舊了,五折拋售還有困難。她喜寶願做一幅畫,有人看中買下她,不想再易主。

當金絲雀被供養著的結果是,她再也無法離開隱形的牢籠,就像金主爸爸的子女們一樣,想要什麼都唾手可得,緊隨而來的就是無盡的空虛。

狼性的富一代總養育著羊性的富二代。金主爸爸對孩子們從不吝嗇,三個孩子都很有錢,但錢買不來的東西太多了。

大姐名校畢業生,嫁了個對她的家業野心不大的丈夫,生了三個女兒,想再繼續生兒子,一家人看起來和樂融融。

有錢有愛,可大姐想要更多的愛,丈夫做不到,他在外面養了情婦。沒得到完整的愛,又患上乳腺癌切除一側乳房,連身體都不再完整,失去健康的大姐接受不了,服毒自殺。

二哥作為唯一的男性繼承人,總不能讓爸爸滿意,喜寶被老爸包養就像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他的精神疾病直到老爸去世才治癒。

劫後餘生的他娶了患病時期照顧他的護士小姐,生了一個又一個孩子,奉老婆的話為金科玉律。

小妹從小錦衣玉食,讀書成績很差,幾乎每年換一個學校,因為沒有必須拿到文憑的必要,連丈夫也是爸爸指定的。

她勇敢地離開了家,跑去內地支教,雖然只夠溫飽,還被凍得手腳生瘡,但她找到了快樂,被人需要、渴望的感覺太好了!她的人生彷彿有了奮鬥的價值。

子女們不按自己規定的路線走,金主爸爸一生為成功不擇手段彷彿都報應到孩子身上,沒有繼承人的痛苦抽乾了他所有的精力,不久去世了。

金主爸爸給喜寶留下許多遺產,她現在有錢又尚年輕,可惜,圍繞在她身邊的男人們沒有一個真心愛她,全都是為了錢。

喜寶:寂寞是永遠不會習慣的

有錢有健康但沒有她最想要的愛,她明白,這種寂寞是永遠不會習慣的。

誰知道她會不會在年華老去時,從另一個年輕有朝氣的男人身上買青春呢?

我對亦舒小說裡的人物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們無一例外都看重“等價交換”。

喜寶用生命力和尊嚴換取很多很多的錢,她甚至在家裡每天把玩擺放整齊的現鈔;也用鈔票扔過親生父親,報了小時候的仇;還把約會過兩次、一心算計著她家產的精明律師小狼狗帶回過家,告訴他以後再也不會見他,故意看他像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李生那種懊惱神情。

你問她後不後悔?

我認為她不後悔,從她母親和金主爸爸的結局來看,她知道註定會一生寂寞,但這是她選擇的路,酸甜苦辣都要自己咽。

他們都愛過我,再短暫也好。

板凳兒姐姐李慢慢

想好自己要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