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坐不住”,有这几种原因,你了解吗?不要再训斥他了

今年我们的学习能力训练班很热闹,元旦之前收到一个9岁男孩家长的详细反馈。家长说,经过这几年的训练,学校里的老师反应孩子在学校里已经能够安静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作业了,在家里写作业也很少用父母亲操心。

看到这个场景,很多妈妈不约而同的想:“哟,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呀”,其实大家所不知道的是:3年前孩子刚来工作室的时候,完全是一个坐不住的状态,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是因为过分的不安静好动而被家长怀疑成“多动症”,带去医院检查过,不是多动症,那这个孩子为什么还是坐不住呢?

坐不住现象是严重影响专注力的,所以当家长了解我们工作室学习能力训练课程的时候,家长就带了孩子来进行评估,然后参加训练。评估的结果是孩子的平衡觉以及前庭觉是有一些问题的,然而他又坐不住,那么我们就采取了充分大量运动的训练方式。在孩子进行训练的100分钟之内,给三次不同时段的身体运动训练,包括感觉统合、体适能训练,让孩子得到足够的身体运动的机会。

当时在我们制定训练训练方案的时候,颇费了一番口舌和家长解释,很多家长不能理解:“我的孩子已经很坐不住了为什么不让他去学围棋、学书法,给他更多的运动不是更加坐不住吗?我想让他养成好习惯,不该让他安安静静的坐在一个地方读书、写字?”

我们说事实上,当一个孩子坐不住,不停的要做出各种行为来转移注意力的时候,其实代表这个孩子的自控能力不足。对身体的自控能力,其实和几个方面有关系,并非家长看着孩子坐在那里不动,一动不动的读书就能够改观。

那么,孩子坐不住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孩子小时候运动的不够

一些孩子有可能是因为剖腹产,有可能因为被限制运动、抱的太多等等,造成了神经运动系统的一些不协调。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有意义的,当他们身体不停乱动的时候,说明他们的神经需要更加灵活。

如何才能让神经更加灵活呢?运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在运动中孩子可以增强对自身身体肢体的控制能力,可以更自如的使用自己的身体,在运动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专注力就会慢慢的趋于正常。

2010年的美国心理学期刊有研究说:运动能够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如果一个孩子持续运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他的大脑就会呈现出,注意力投入状态的脑波p3振幅比没运动的孩子大。这个研究结果让人很兴奋,也从科学的角度证实了“孩子玩累了就不淘气”的这样一个传统说法是有意义的。

第2个原因是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不足

在我的训练经历中,发现很多孩子的智商很好、情商也很好,他们很聪明会处理事情,然而学习成绩却不是很好。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个孩子他的平衡觉发展和前庭觉发展是有问题的,我们说触觉、前庭觉、平衡觉、本体觉,并称为感觉统合的四大基础感知觉能力,假如孩子的运动不足,他们的本体觉前庭觉发展就会有问题,从而导致感觉统合能力不足以支持日常行为。

第3个原因是孩子时常处于安全感不足的恐慌中

当家长在带养环境中会给孩子过多斥责、冷漠,以及家长自身情绪状态出现负面倾向时,就需要及时调整状态,保证孩子的成长环境积极健康,有利于他顺利的成长。而不是动辄打骂孩子,羞辱孩子,无端的折辱孩子,让他感觉自己是不可爱的,这样他的成长问题就会比较多。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是肢体僵硬,情绪上悲观,倾向于讨好成年人。

同时我们还建议家长:给孩子更多的抚触、带着情感的安抚,使得孩子的身心得以放松,神经能够休养,孩子的精神放松,成长顺利。比成天担惊受怕,怕家长打骂训斥的孩子要成长得快得多。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孩子的专注力不好,事实上是提醒家长,他是需要帮助的。

当我们发现,孩子上学后经常被老师反映专注力不太好,坐在课堂上里总是扭来扭去;或者当你观察到孩子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不能够投入的从事这个工作,家长们是都会焦虑的。

然而焦虑却又没有什么用处,我们只能想尽各种方法去帮助孩子,催促、提醒,甚至替代他做,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能够做完自己的学习任务。可是这些方法都使用过了,结果还是没有效果。

我们建议面对专注力不太好的孩子,家长要这样做:

首先,接纳孩子目前的状态和表现

诚如前面分析,孩子的行为是提醒家长他需要帮助。接纳并理解孩子不当行为时的困境,才能真正对孩子的成长提供有效支持。

其次,相信孩子已经在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向前,有后退,有重复、有回旋的,谁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长大?

然而每个生命的内在力量都是向上的,都要成长。既使他们有回避,有抵触,但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一旦找到信心,他们就能够积极地成长为更加有利于社会适应的样子。

第三,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一些

孩子了解自己可以如何做,成长更快,他们会有意识地向着那个方向努力。

家长既不要把坐不住这个问题夸大,也不要忽视,而是要积极寻求资源,了解帮助孩子的方法,然后和孩子讨论,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一些。孩子被温和相待,他们内心力量更加富足之后,会发挥自主性,更好成长的。

第四,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

说了这么多,作为一个儿童心理发展评估师,我还是建议家长:发现孩子“坐不住”,不能专注的听课时,尽量找专业的老师,做一个儿童心理发展评估,获得有针对性的抚养报告和建议,对带养更加有掌控感,有效降低成年人的焦虑感。

无论如何,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才是正确的养育。在养育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问题”,不夸大问题后果,也要及时寻找应对方法,带孩子走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