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偵察兵”

如果把區疾控中心比作一個戰場的話,那麼檢驗科便是戰場上的“偵察隊”,他們總是深入“敵區”,率先發現“敵情”,反覆驗證,做出最準確的判斷。而

檢驗科科長周霞,就像是這個“偵察隊”的隊長,面對最危險的工作,她總是衝鋒在前。

“疫情面前,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疾控人更是責無旁貸,需要衝鋒在前。”這是周霞在抗疫一線常說的一句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她擔任標本現場採樣組組長,面對情況不明的採樣對象,危險無處不在,但她不懼風險、衝鋒在前,近距離與病毒作戰,帶領團隊採集標本1300多份,為病例早發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要和疫情搶時間

“周霞,快到單位來,病毒樣本送過來了。”1月27日深夜,周霞突然接到單位電話。電話那頭,同事緊張而急促的聲音讓周霞一下子也緊張了起來。她立馬放下手上的活,對家人說了一句,“我去趟單位”,就穿上外套衝出了家門。

原來當天晚上,鹽城市疾控中心傳來鹽都區3例新冠病毒感染陽性的檢測報告,這也意味著我區與新冠病毒真刀真槍的實戰打響了。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刻不容緩,與疫情賽跑,和病毒搶時間,病例家庭高危密切接觸者的採樣檢測顯得尤為重要。

1月28日凌晨5:30,剛剛從區疾控應急指揮中心回家不久的周霞被一陣手機鈴聲驚醒,指揮中心緊急通知她和其他兩名同志一起,立即趕往集中醫學觀察點,對確診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觸者進行採樣。接完電話,她從被窩裡一躍而起,迅速穿好衣服,只用冷水抹了把臉就衝出家門。採完樣,已是上午9:30,周霞顧不上吃早飯,又投入到下一個採樣任務中。

要對檢測者負責

2月13日晚19:30,採樣組接到防控辦通知,對集中醫學觀察點即將到期解除隔離觀察的66名密切接觸者加採肛拭子標本。時間緊、任務重,對周霞和她的團隊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來不及多想,他們就開始了採樣前的準備,決定連夜完成新增的採樣任務。

周霞和其他6名同志從晚上22:30一直工作到凌晨3:10,近5個小時穿著密封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麵罩,他們不能喝水、不能上衛生間,還要不停地換手套、採集標本,那種難受無法想象。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周霞的臉上是深深的印痕,眼裡是滿滿的疲憊,身上是透透的汗水。

“以前總以為這種事情離我們很遙遠,通過這次疫情,我才知道,原來病毒離我們這麼近。檢測結果出來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自己作為一名疾病檢測人員的那種神聖的使命。”回想起當時的情形,周霞激動地說:“我必須要以對檢測者極端負責的態度開展工作,用自己的付出確保千千萬萬百姓的健康。那種你可以為他人做有用的事情的責任感和成就感,讓我覺得很自豪。”

要永遠堅守初心和使命

“我生命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做檢測,即使休息日也要隨時待命。”正是憑著一股衝勁兒,周霞在病原檢測工作中一路向前。工作20多年來,她始終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初心,牢記對黨忠誠的使命,腳踏實地、一絲不苟,專業技術基礎紮實,基層工作經驗豐富。

2016年,她先後在兩起學校流感疫情標本檢測中成功分離檢出乙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3流感病毒。

2017年,她在參加國家人體生物監測項目尿肌酐檢測時,創新修正了國家疾控中心監測方案中的比色池寬度,得到了國家疾控中心專家的認可,並在全省監測點推廣。

周霞始終注重學術研究,擔任鹽城市預防醫學會衛生檢驗專業委員會委員、區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專家組成員,先後在國家級和省級期刊上發表論文十餘篇,科研項目和科技論文多次獲獎,她本人也多次被為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

“榮譽和成績都是大家的,我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完成了自己應該做的那一部分。但當不確定因素甚至危險出現的時候,我還是會衝鋒在前,因為這是我的工作。”周霞認為,虛心學習,不斷提高專業理論水平,保質保量完成各類樣品的檢驗,是自己的職責所在,是在對全區人民健康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