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小丽江”的淡雅生活 感兴趣的就来

时光荏苒,2019年已悄然结束了,这一年的收获与失去如今都已成了过眼烟云,为了自己在2020年收获多多,是不是应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跨年旅行呢?

在大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生活久了,自然就越发向往那种潺潺流水绕村郭的田园生活。原乡丽江想必是大多数人所向往的,乡村返璞归真的生活,其实就是原乡丽江的真实写照,相信有着“小丽江”之称的阿喜寨,一定是一个能让你回味悠长的地方,希望你能来到这里收获一年的好运气!

阿喜寨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金沙江边的龙蟠乡兴文行政村,是著名诗人妙明的故乡,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有着“小丽江”的美称。

丽江的避寒胜地 热情洋溢

阿喜寨由于地处金沙江边,海拔要比丽江城区低不少,因此,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要比城区暖和得多,至少冬天的早晨也不用穿羽绒服,只用穿一件一般的外套就可以游走四方。

阿喜寨

冬季,这里依然有着绿油油的麦田,苍翠的古树,一眼望去田埂纵横交错,碧野千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仿佛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阿喜寨民风淳朴,热情洋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纳西古村,盛产丽江家喻户晓的阿喜辣,这种辣椒皮薄香脆而微辣,受到了丽江人民的喜爱,一到辣椒成熟的时节,村里人就会在路边售卖,常常供不应求。

阿喜辣

火红的辣椒就像阿喜人一样四处洋溢着热情,不仅把独特的美味传遍五湖四海,而且把阿喜人的热情也传递了出去,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避寒,享受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

古色古香 鱼儿戏水碧潭中

阿喜寨有着古色古香的气息,一走进村中几乎都是白墙碧瓦,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纳西建筑,村中道路九曲回肠,一眼望去犹如一条蜿蜒盘旋的龙。

升级改造中的阿喜三眼井

顺着羊肠小道一直往公路边走,可以看到一座古朴的院落,斑驳的墙面让小编想起了不少儿时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这里的快乐时光。不错,这个院落就是小编的家,路边的那块停车场也包括在内,二者合二为一让小编想起了当年先祖衣锦还乡,在这里下马的热闹场景。

说起小编的家,还得从祖上的举人——和复兴说起,相传他是清朝末年的举人,因不愿入朝为官,领俸回乡,在阿喜寨分得了不少田地并建了3个院落,分别给了自己的3个儿子,小编家现在的老宅就是他第三个儿子的,这样说起来小编家也是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小龙潭

阿喜寨和丽江古城一样,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有一条小溪贯穿于整个村落与田园之间,与丽江古城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乡土气息十分浓郁,有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意境美。

村里的溪水

村里那条小溪的源头就是赫赫有名的小龙潭,最近政府为了让更多的游客能够领略到这里的美,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并对它升级改造,增加了石牌坊、三眼井、亭台楼阁以及大理石围栏等,一下子就有种高大上的感觉。从远处望去,冬日的第一缕阳光洒满水面,一块闪闪发光的蓝宝石浮现眼前,只是走进一看又幻化为无数蓝精灵潜入水中。

阿喜石牌坊

四周青山与村落环绕,鱼儿在水中自由嬉戏,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摇曳的水草交相辉映,一起在水中翩翩起舞,吸引着鱼儿的目光。天光云影,烟柳平桥,在这柔软时光中感受大自然赋予的灵感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难怪许多文人墨客到了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诗一首。

小龙潭

小龙潭边上有一座寺庙,时常有人进去烧香拜佛,更为小龙潭的清幽增色不少,寺庙门口的两棵参天巨树直插云霄,硕大无比,三四个成年人都无法合抱住,再加上周围茂密的树木相互帮衬,每逢夏天,这里就成为了村里人最爱的避暑胜地。

古寺

小时候,小龙潭里还有人游泳、划船,不过好在都是午后,并不影响家家户户饮用水。经过升级改造,这里再也看不到孩子们在水中灵活的泳姿和摇曳的小舟了,坐在精雕细琢的亭子里,感受到的是一个标准的公园所无法拥有的宁静与祥和。

小龙潭

书香神韵 翰墨飘香

阿喜寨自古就流动着诗歌的音符,似乎游走在这一气呵成的田园与山水之间,就能迸发出创作华美诗篇的灵感,难怪这里才人辈出,清朝著名诗僧妙明就出生在这里。

兴文诗社

这个古朴的小村庄处处洋溢着诗文的气息,至今还保留着的兴文诗社,也为丽江的诗歌艺术贡献了不少诗文。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塑造了阿喜人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每年春节诗社都会免费帮村里人写春联,举行诗歌比赛等,在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诗文的创作热情。

兴文诗社

与其向往“李子柒”式的生活,不如远离城嚣,来阿喜寨体验“小丽江”的柔情,在古色古香的屋檐下看云卷云舒,回味生活的本真,用心去感知生活的美好,感受生命的温度及蓬勃的活力。

小龙潭

新的一年,你准备好来原乡“小丽江”,收获跨年旅行的好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