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颜》:三观严重不正的电影,何以拍得这么好看?

看过日本电影《昼颜》已经很长时间了,忙碌的生活总有空隙时,这时候,我会想起纱和那张楚楚动人的脸。

第一次听说日本电影《昼颜》,是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它是最早满座的一部电影。从《追捕》、《望乡》、《莆田进行曲》、《幸福的黄手绢》、《人证》等等积累起来的对日本电影的好感,让我对《昼颜》充满了期待。

它却是一部对出轨的男女充满同情的电影。

既然你俩接受了法院的判决,从此不再联络,何以要在电影版《昼颜》开始不久,就上演一幕幕自欺欺人的戏码,从而让自己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万劫不复的境地,是指出轨的男人北野没有遵守法院的判决,与纱和重续前缘,从郊野公园里装模作样地对着空气说着思念彼此的话,到公共汽车后座上相拥取暖,终于激怒了北野的妻子乃里子。握着汽车的方向盘在公交车终点站等待双双归来的北野和纱和,乃里子原本真的想要放手留不住的北野的吧?

只是,想到自己样样好过情敌纱和却完败给她,就要与北野形同陌路的乃里子怒火中烧,将车撞向了路边。

最后一刻失去理智,是乃里子的过错。可是,是谁让乃里子失去理智的?是纱和和北野。在太平间里见过北野的尸体后,不甘心就此两手空空的纱和一路追随乃里子直到把她堵得只好与自己面对面,这时候的乃里子,嚣张得很不像话,与之前的表现大相径庭,我觉得,那是影片的编导为了纱和和北野故意的扭曲。其实,西谷弘导演不必这么做,乃里子再是一个明白无误的受害者,我们心中的天平在悲剧没有发生前早就倾向了那对出轨男女。

楚楚动人的纱和

从《追捕》到《昼颜》,间隔了40年。这40年里,面向大众的日本电影也还像《生死恋》那样犹抱琵琶,中国电影却从《不是为了爱情》走到了袒胸露背没有顾忌。可惜,在《生死恋》时期已经形成世界观的电影观众,没有办法跟上中国电影大踏步走向不知羞耻的速度,依旧停留在从爱情到婚姻需要时间来推进的节奏里,所以,看完《昼颜》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一部三观严重不正的电影,我怎么会觉得那么美?

一方面,正面呈现出轨男女的故事狠狠地嘲弄着我们业已不可撼动的三观;一方面,电影将纱和与北野欲爱不能的过程拍得美轮美奂,如此强烈的冲突撞击着我,让我在看过《昼颜》的两个星期里,一有空闲就会想起纱和趴在深夜火车站的铁轨上一心求死的凄楚,心生怜爱。

这种错爱,缘来何处?电影将不部分篇幅用在了北野对萤火虫研究工作如何醉心的铺排上。

离婚后离开东京一个人来到小渔村打算平静度日的纱和,如果不是北野那一场循循善诱得能让每一个人成为昆虫谜的演讲,我们会跟纱和一起喜欢这个男人吗?如果没有几场路边的树根下、溪流的浅滩里萤火虫吸引得北野废寝忘食的戏,我们会跟纱和一起喜欢这个男人吗?所以,电影《昼颜》非常成功地将一部出轨男女的爱情悲剧扭转为一个勤奋工作的男人多么招人爱的正剧。

专注的男人招女人爱

可是,在电影版《昼颜》开始时、那份法院判决之前,纱和与北野,一个有夫之妇,一个有妇之夫是怎么会突破婚姻的禁忌成全了一段婚外恋?那只有到电视版《昼颜》里寻找答案了。

虽然都是自由恋爱成为夫妻的纱和与她丈夫、北野与乃里子,在恋爱如焰火在婚礼上刹那耀眼过后,平淡无奇的生活让他们觉察到,对方并不是最适合自己的另一半,纱和的丈夫小心眼得处处限制纱和的自由,乃里子呢?如我们在电影里所看到的,良好的家境让其在北野面前时时流露着优越感——纱和与北野遇到的婚姻困境,大概也是真实世界里百分之九十以上夫妻遇到过的吧?说什么“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亚当夏娃以后,人类尝试过种种途径来让两情总是相悦,无果,所以只好求助法律。法律让社会有序,法律也让男女之情变得无趣,无趣的生活需要调味品,《昼颜》就是调味品。从拍摄于1971年的《生死恋》开始,日本电影人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轻松话越轨地讲婚外情的电影不在少数,却很少触怒观众。

哪像此地,像是大素以后突然被允许大荤,从《不是为了爱情》到袒胸露背得百无禁忌,有些电影恶俗得让电影观众只好掉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