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设者退休专拍工地和农民工,上万张照片全是你没见过的成都

你是否会曾经驻足,细心观察我们身边的钢筋水泥森林?有一位特立独行的摄影师,他用特别的视觉和精心的构图,将这些建筑的美感放大,实现视觉的震撼。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2004一2009成都市劳动模范


李老已经从成都城投集团退休4年多了,他的作品大多数以建筑工地为主,他喜欢捕捉建筑工人这个特殊群体,他说,从挥汗如雨的民工身上,你可以看到那种坚韧不拔的杂草精神。此外,还有钢筋水泥的建筑线条,有着硬汉般的气质,他总能从错综复杂的形状中发现美并记录下来。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


1997年,成都天府广场整治,当时“成都第一钟”的天府广场钟楼还在。


1997年 摄于成都天府广场


1997年,我和同事一道登上直升飞机航拍青龙场立交桥。


1997年 摄于青龙场立交桥


2000年,成都三环路修建,为了抢工期,项目方为五一节不能回去的5对新人举行了集体婚礼,恰巧抢拍下这一珍贵时刻。


2002年,成都市沙河综合整治建设现场,拍摄照片。


2002年 摄于成都沙河整治项目现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不久,进入汶川县映秀镇和彭州市新兴镇、桂花镇等集团灾后重建的安置板房及学校重建工地拍摄照片,这张取名为《重生》的照片入选参加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的作品之一。



2012年8月26日凌晨1时许,路过蜀都大道成都饭店整治段工地,拍摄的《别样风景》作品,获得2013年全国“城投杯”二等奖。


《别样风景》:凌晨1点,一排劳累酣睡的女工


照片是保存历史、见证当下的重要载体,有一图胜千言之说


2015年7月至8月,紧靠居家附近的成都市石室中学蜀华分校进行操场翻修整治。看到家门口的工地,立刻激发了我的拍摄激情。连续两个月,我每天都数次站在住家的楼顶上观望工地的动静,看到有可拍的画面就立马咔嚓几下。8月20日,成都市区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学校操场的整治进入粉刷油漆的收尾阶段,阳光下的工人,油漆的色彩构成了美妙的画面。当天下午,我站在楼顶的烈日下选择3个点位跟拍4个多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天我终于拍到了心仪的劳动者最美状态的作品。9月中旬,我将一幅作品命名为《赛场耕夫》报送至成都市文联举办的“成都之美”摄影大赛组委会,经过激烈角逐,这幅作品获得铜奖。



2016年5月,位于人民南路三段的华西医院至华西教育学院的下穿隧道施工正酣,80余次深入工地,真实记录了在这一工地许多劳动者挥汗如雨的场景。



华西医院至华西教育学院的下穿隧道,这条隧道连接华西医院中间教学区和西边医疗区


2016年5月和10月,由集团承担业主的成洛大道综合改造项目和成都市音乐厅项目相继开工。在这两个项目工地,我拍到了盾构机掘进的场景,拍到了工人们在泥水里施工的场景,也拍到了劳动者们中秋节、国庆节乃至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的场景。


2016年11月 摄于成洛大道

2017年5月,摸底河水环境整治。



两年过去,我先后到成洛大道综合改造工地65次、到成都城市音乐厅项目工地130多次,守门的保安、工地现场代表和许多工人都成为我熟知的朋友。

2016年10月 建设中的成都城市音乐厅


2016年1月 建设中的成都城市音乐厅


与此同时,我还数次走进集团担任业主的西郊河综合改造工程工地、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建设工地和红牌楼幼儿园建设工地,记录拍摄了数千张劳动者的画面。

2019年 摄于建设中的凤凰山体育公园

2019年 建设中的凤凰山体育公园 慰问演出

2019年摄于建设中的凤凰山体育公园


2019年 建设中的凤凰山体育公园

建设中的凤凰山体育公园

2019年 建设中的凤凰山体育公园


2019年 建设中的凤凰山体育公园

2019年 建设中的凤凰山体育公园

建设中的成都自然博物馆

建设中的成都自然博物馆

2018年 摄于建设中的成都露天音乐公园

2019年国庆节 摄于成都露天音乐公园


2019年 摄于成都露天音乐公园

此外,三环路提升工程、地铁5号线交子站、地铁8号线肖家河站等建设工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在那里,我用相机记录拍摄了无数建设者们劳动的背影、笑脸……


这是2013年的李老


退休不是工作的终点,更不是生命的完结。建设工地上的钢筋、水泥、机具和劳动者构成了新时代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最美的风景线。我们要倍加珍惜有限的宝贵时间,抽挤一点时间,做一点自己喜欢的小事。坚持拍摄记录建设工地的劳动者,用摄影语言为他们歌唱,用相机为他们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