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致敬那些一线的抗疫女英雄,她们是最可爱的人

大家好,我是沈小怡。每天,我会为你分享至少一篇烹饪技巧或探店心得,有眼光的你记得关注我,并且每天来看我哟。

文∣落小雨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这一天,在抗疫战斗持续一个多月后的此刻,那么多参与抗疫的女性们,她们就是女英雄,这次抗疫女性医护人员就占了三分之二,不止是医护工作者,还有各行各业、各个环节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

我们这个自媒体账号是美食领域,平时跟大家分享美食和跟美食有关的故事,一直号召大家要好好吃饭好好爱,可这些的前提是活着啊,是健康啊,否则还怎么好好吃饭。因此在今天,特别想介绍一些抗疫中有代表性的女性,是她们用看似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大过天的责任,为无数人换来健康。

张继先

张继先,今年54岁,是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湖北省职业病尘肺病鉴定专家,她是这次疫情上报第一人。

还得回到2019年12月26日,一对老夫妻因为发烧咳嗽,到张继先工作的呼吸内科看病,老太太检查后发现肺部异常,但不同于其它任何病毒性肺炎。老头刚开始只是浑身乏力,被收治到神经内科。

张继先安排给老头检查后发现也是肺部问题,尽管病情不严重,但张继先已经警觉了。第二天,也就是12月27日,陪同老两口看病的儿子也发现问题,这更加引起了张继先的重视,她觉得怎么可能一家三口都染病,除非是传染病。随后安排给这一家三口做了已知的各种病毒检测都呈阴性,就判断可能是一种新的病毒,当天下午上报医院,医院立刻上报江汉区疾控中心,启动调查。

接着医院接收到越来越多的类似病症的病人,张继先从此就一直战斗在疫情前线,未曾停歇。她除了是疫情上报第一人,还是最先要求病人戴口罩,正是这样的预警,才避免了医护人员被传染。

因为表现突出,张继先被推荐为全国劳模,她却说:这个奖太重,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的本职工作。

李兰娟

李兰娟,今年73岁,是中国感染病学科唯一的女院士。

2020年1月18日,在武汉确定疫情后,李兰娟和其它感染病学专家一起,在国务院和国家卫健委的委托下赶到武汉,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工作。听取报告、参加会议,每天只睡三小时,这可是一位古稀老人啊。

很快,李兰娟提出武汉封城建议被采纳,22号飞杭州带领实验室分离病毒毒株,连大年三十的年饭,也只是飞北京参加专题会议在机场吃的一盘饺子。

随后,李兰娟接受媒体采访,解答了很多悬在人们心中关于疫情的疑惑,指出了很多正确防控的措施,缓解了人们的焦虑,稳定了人心。

2月1日,李兰娟向国家提出带队到武汉,将浙江抗疫经验带过去。2日抵达武汉后就开始紧张的工作,她是这次抗疫战斗的关键人物。

韩红

武汉因为疫情,1月23日开始封城,1月25日,当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这次疫情严重性,也许还在计划拜年的时候,韩红和她的基金会,就已经将第一批物资送到武汉了。

随后,她和基金会一直关注医院情况,多方安排物资,持续向武汉运送,7批后,累病倒。好了又继续,尽管被有人质疑甚至举报,依然不会动摇她的心。

胡晓红

胡晓红,是一个包工头,收到援助火神山医院建设的通知时,正好是大年三十晚上,她正在吃年夜饭,知道事情紧急,放下筷子,马上联系十几名工友。放着家里2个孩子没法管,匆匆赶到武汉,开始建设火神山。

目前网上只能找到一个她接受采访的视频,甚至都没有找到她不戴口罩的照片。当问起丢下孩子在家舍得吗?她说没什么舍不得,我们都是中国人,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

火神山工地上,除了胡晓红,还有很多女性,刚开始只要男同志,后来说不限男女,很多女性都来到了工地,干起了力所能及的活,用自己的方式有一分力就发一分光。

在那里,没有性别,她们一样不辞辛劳、不分昼夜。

说起中国速度,哪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不就是无数男男女女,共同汇聚的力量。

雨衣妹妹

雨衣妹妹,今年24岁,真名叫刘鲜,四川广安人,是一名餐饮从业者。2月初她了解到武汉的医护人员多是吃方便面时,就开着一辆红色川A牌照的车逆行到武汉,开始为医护人员做饭、免费送饭。因为没有防护服,一直穿着雨衣,她喜欢别人叫她雨衣妹妹。

雨衣妹妹说,她 决定出发前,就已经写好了遗书,和同行人签了生死状,希望父母不怪她,她觉得自己做得对。

这个姑娘啊,后来很多媒体想采访,她都给人提要求:要食材、要调料,《天天向上》节目组就给了她500斤肉,有的记者给她带卤料,医生一心想着让病人康复,雨衣妹妹就一天想着让医生吃上肉。

梁钰

梁钰,是在微博拥有31万粉丝的博主,她看到那么女性医护人员在武汉,最先提出“生理期怎么办”的人,最后在接到一个前线医生答复说卫生用品缺乏时,2月8日,她在网上发起了“姐妹战役安心行动”,最先在网上公开呼吁关注女性医护人员的生理健康,并搭建志愿者团队,开始筹集和运送安全裤和一次性内裤。

正是因为她们的呼吁,女性医护人员在前线面临的生理期的尴尬和困难才被更多人看到和关注,才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女性医护人员的保护中,才让本不属于医疗物资的卫生用品被列入需求和捐赠清单。

梁钰的发声,让大众明白,女性生理需求是一件正常事,也是一件不容忽视的重要事。

伏雨佳

伏雨佳,今年23岁,江苏泗阳人,是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ICU一名护士。1月24日晚大年夜,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抽组150名队员,奔赴湖北武汉疫区担负救治任务。伏雨佳主动请战,奔赴一线。

在火神山ICU病房,伏雨佳负责垃圾处理,因为感染风险高,垃圾还要求专业分类便于追溯,所以在火神山医院的垃圾处理工作都是专业护士完成,伏雨佳就是其中一员。

别看她年纪小,个头小,单手可是能提四五个巨型垃圾袋,号称火神山ICU的大力士。她说:我们把卫生做好了,其它医生护士才能安心工作。

哪怕再累,她面对采访,还是喘着粗气说了句:没什么是90后做不了的。

是的,厉害的90后!

叶爱玲

叶爱玲,今年52岁,是广州的一名女外卖员。疫情爆发后,她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未曾休息,连续工作38天,创下自己的新纪录。

疫情期间,她帮客人买过50斤重的消毒酒精,没法坐地铁就换乘三次公交,历时四个半小时送到。

她也帮很多人买过药,看着包装盒照片一个个药店地找,骑着自行车一条条街地送。她还给人买过菜,给连吃了两天面条的老人送到菜时,老人抓住她的手感动不已。

就是这样一名女骑手,一位母亲,她除了照顾自己家庭,也尽力在这次疫情期间,照顾着这座城市。

这次抗疫战斗,有无数的女英雄,以上这些只是代表,是她们行业的代表,无数女性在各行各业,奋战在自己岗位,用自己的力量,共同抵御疫情,为我们换来健康、换来安宁。

没有一个战场,会有女性缺席。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所有人都平安归来,一起感受春暖花开!

关于战役女英雄,大家有什么感想,欢迎在留言区和我分享交流哟!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收藏和转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i沈小怡,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