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王国———荷兰



我们从法国又返回了德国,顺道游览了马克思的故乡特利尔,参观了科隆市的科隆大教堂,在11日晚上7点50分从德国进入了荷兰的地界,这时的太阳还老高老高的。


最早知道荷兰这个国家,是中学时代的历史教科书上。十七世纪初的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当时的荷兰殖民者对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和台湾进行了侵略,使得当时台湾成为荷兰的殖民地。直到1661年的4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了台湾,赶走了荷兰侵略者,才结束了荷兰在台湾三十八年的殖民统治。昔日的海上霸主,今夕是啥样?带着这样的好奇心走进了荷兰。


荷兰是世界有名的低地国家,低平是荷兰地形最突出的特点。全境都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除南部和东部有一些丘陵外,绝大部分地势都很低。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部分地区甚至是由围海造地形成的,所以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


我们从晚上7点50分进入荷兰境内,10点多才到达预先定好的诺德维克沙滩别墅酒店。沿途公路边上的河水真的是高于路面的,视觉上似乎河水就要流淌到公路上。


国土面积只有4.1万平方公里的荷兰,南北最远距离只有300公里,东西最远距离200公里,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国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国家,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平方公里承载人口超过了400多人。所以,当我们在阿姆斯特丹的街头闲逛时,满眼的都是人。


荷兰是一个老牌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著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在对待毒品、性交易和堕胎的法律上,是全世界最为自由化的,也是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与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在阿姆斯特丹街面上,有众多的大麻馆,吸食大麻是一种合法化的公民行为。据说一些年轻人晚上下班后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般的去吸食大麻,吸完后再风驰电掣的赶往红灯区,消费性伙伴。真是让人觉得有些乱,具有很大的不安全感。


荷兰还是一个自行车王国,素以自行车而闻名。二战后荷兰重建,因经济繁荣导致汽车数量激增,让骑自行车变成一件危险的事情,一度有大量的交通事故发生。到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经济危机和大量的儿童交通意外,促使人们发起自行车回归运动。


从70年代至今荷兰政府开始建设自行车道,随之而来的是骑行率的显著增加。当时我国也是自行车王国,人们近距离的出行工具主要就是自行车,可惜我们在经济发展后,随着汽车的快速发展,自行车已经基本被废弃了。虽然现在很多城市又放了很多公共自行车,但是好多城市已经没有了自行车道。


荷兰凭借完善的自行车基础设施,如今是世界上骑自行车比例最高的国家,也是骑自行车最安全的国家。尽管大多数荷兰人家都拥有自己的汽车,他们还是喜欢骑自行车去学校、办公室和超市。他们还喜欢把骑自行车作为一种休闲运动,这也正是荷兰自行车节日蓬勃发展的原因。世界上没有哪里会拥有如此多的自行车道,这里甚至还专门为骑自行车的人设置了等视线高度的特殊交通灯,因此在这里骑行也变得非常安全。


在荷兰的两天里,看到最多的就是自行车。所到之处都有自行车,有的是锁在栏杆上,有的根本就没有锁,直接就停在街道的傍边,在距离较宽的街道之间,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自行车停车场,密密麻麻的摆放着无数辆的自行车(没有收费看车的人),在城市边缘的公路上会有楼式的自行车停车场,一般都有三层左右,每层都摆放着密集的自行车。自行车的质量超好,看上去很结实,花样很多。在阿姆斯特丹,经常可以看到有西装革履的人骑车上班。因为阿姆斯特丹的路比较狭窄,开车反而不如骑车方便。到处可见租借自行车的小店,每天大约10欧元。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几乎是荷兰的代名词。我们来荷兰,首要目的就是要在这郁金香盛开的季节,一睹鲜花之国的芳容。


郁金香是荷兰种植最广泛的花卉,它象征着美好、庄严、华贵和成功。


今天我们来荷兰赏郁金香,它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供人观赏的花卉。殊不知在十七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曾经被商人们炒到了天价,如同我国1984年长春的“疯狂君子兰事件”(当时珍品君子兰的市价超过万元甚至10万元,价格往往是长春人月收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君子兰被称为“绿色金条”。)一样。


一枚“永远的奥古斯都”的售价曾高达6700荷兰盾,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在1841年出版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一书中,苏格兰历史学家查尔斯·麦凯对这次郁金香狂热作了非常生动的描写:“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帐。欧洲的财富正在向须得海岸集中,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会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在没有交易所的小镇,大一点的酒吧就是进行郁金香交易的‘拍卖场’。酒吧既提供晚餐,同时也替客人确认交易。这样的晚餐会,有时会有二三百人出席。为了增加顾客的满足感,餐桌或者餐具柜上往往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大花瓶,里面插满了盛开的郁金香。”想想2008年我国全民炒股是不是有同类景象?


这个巨大的泡沫很快就破灭了,受害者当中既有文化程度颇高的知识分子,也有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因为贪婪是不分阶层的。今天的经济学家都把荷兰历史上的郁金香狂热视为“博傻理论”的最佳案例。十七世纪荷兰的“博傻”事件,今天的中国依然是屡见不鲜。原来“年轻人”都会犯同样的错误,虽然有前车之鉴,但是“年轻人”的血气方刚、一意孤行、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特点还是很难规避别人曾经犯过的错误。


我们来到荷兰的时间有一点晚,错过了郁金香花开最旺的时节,田里的郁金花都已经被收割完毕,原来想象的能在郁金香花田里骑行的梦想已经无法实现了,只能去库肯霍夫公园欣赏那世界上最大的球茎花园里的郁金香了。


荷兰每年大约培育90多亿个鲜花球茎,这个数量可以让全世界每个人分到两朵。其中郁金香球茎有30多亿,如果把它们排列起来能够围绕赤道7圈。而荷兰本身只是一个4.1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家,并且还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库肯霍夫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公园,占地达420亩,由郁金香、水仙花、风信子、以及各类的球茎花,构成了一幅幅繁茂的、色彩鲜艳的画。所以荷兰当之无愧的被誉为“鲜花之国”和“欧洲花园”了。


据说库肯霍夫园中各种花卉达800万株以上,1000多个品种。有很多稀有的品种。每年的春天,这里都将举行为期八周左右的花展,一片片花海,争奇斗艳,壮观无比,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在公园里转了一天,手机、相机都拍到没电,不来荷兰的库肯霍夫公园,你无法想象郁金香花到底有多么千姿百态,到底有着怎样无以言表的美丽,你无法想象那黑色的郁金香会有多么的高贵和冷艳……


在荷兰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们欧洲行的最后一天,在雨中闲逛了荷兰最大的城市兼首都——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是座水城,河网交错,河道纵横,有大小165条人工开凿或修整的运河道。河道上泊有两千多家“船屋”,虽然是船屋但设施齐全。一艘艘小巧玲珑的船屋泊于岸边,这些船屋的主人大多为艺术家、作家以及一些浪漫的年轻人。只有乘玻璃船游览阿姆斯特丹,才能真正体会水城的独特韵味。


我们乘坐游船穿行在著名的河道间,欣赏这河道两旁典型的荷兰传统民居建筑,听着耳机里讲解员轻柔的讲解。


阿姆斯特丹显得古老而极有味道。所有三层和四层的小楼房都被蓝色、绿色和红色精心地装饰着,可爱得就象玩具一般。这些楼房的门,非常的狭小,仅能容得一个人走进。古时此地有一条奇怪的法律,门越大交纳的税就越多,无奈的人们只好将门尽量做小,却把窗户做得很大,家具什么的都从窗口吊运进出。所有小楼房的顶部,都有一个伸出来的铁钩子,以固定吊运物品所用的绳索。由于门面狭小所以装饰的心思都放在了屋顶和山墙上,仔细观察会发现各家的山墙都不同。


阿姆斯特丹著名的运河有皇帝运河、王子运河和绅士运河,下了船我们沿着运河缓步而行。运河边的房屋建于17世纪中期,大多为红砖建筑,梯阶、尖顶、外型精致优雅。运河边的酒吧、餐馆、礼品店鳞次栉比。在工艺品店里摆满了木鞋和风车,有的店门面也以风车做装饰。这座填海而成的“水下城市”曾用风车抽干堤坝内的积水,风车为荷兰创造了陆地,所以荷兰也被称为“风车之国”。


密密的水道将这些街巷一块一块地分割开来,成群的海鸥在水道和楼房间飞舞,如同北方的威尼斯。运河的水位几乎与街面持平,乘游船沿运河穿行于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眼前掠过的是古老宁静的街道,古朴的建筑,花花绿绿的有轨电车,一座座造型各异的桥梁,碧绿的海水,漂亮的船屋,诱人的水上餐厅、水上酒吧、水上咖啡屋……


在阿姆斯特丹,咖啡馆和茶楼并不多,更多的是酒吧。酒吧规模一般不大,不超过20平方米,一个吧台,几个吧凳,几张小桌,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可以把酒吧内部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酒客们有的坐吧台,有的坐小桌,有的站立,三三两两,大声交谈,嬉笑打闹,爵士乐震耳欲聋,一副彻底放松的模样。这些酒吧都可以沿街摆放桌凳,给行人提供了休憩喝酒足够的方便。随性、自由、宽容,大概是阿姆斯特丹最显著的精神特点。


毒品,在世界各国均为绝对禁止的东西,惟有荷兰,允许在特定的场所吸食少量大麻等毒品。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有菜叶标识的咖啡屋,千万别以为这是餐厅或咖啡屋,这是合法的可以吸食毒品的咖啡屋,不过吸食数量是有限制的,但是陌生人兜售的香烟却有极大的危险性!


虽然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但是其中央政府、国王居住办公地、所有的政府机关与外国使馆、最高法院和许多组织却都设在海牙,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游逛荷兰,除了风车、郁金香和密布的水道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工艺品,几乎遍布了荷兰的大小商店,这就是木鞋。木鞋是与风车、郁金香齐名的“荷兰三宝”。


木鞋同风车一样,是荷兰人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为适应地理环境而产生出来的。因荷兰地势低平,是“低洼之国”,欧洲许多大河经荷兰入海,受全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几乎一半的土地浸泡在水中。正是这样的地理条件,促使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


以前贫穷的农民买不起鞋子,又不能赤脚在结冰的地上走,于是就把木头雕空制成鞋底厚实、鞋头上翘的船形鞋,鞋内填充稻草,可以御寒。这种鞋穿在脚上又舒服又暖和,于是木鞋就在荷兰流行起来,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许多荷兰人,尤其是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的习惯。


木鞋是荷兰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是民族风俗文化的缩影。如今的荷兰,木鞋的实用价值大大降低,除了农民和渔民基本没有人再穿。但是用木鞋制成的旅游纪念品,却是深受游客喜爱。因为木鞋的造型很可爱,整个样子像一艘小船,可做装饰品、包的挂件、还可以做花瓶,所以成了游客来荷兰必购的纪念品。


在荷兰走马观花了一遍,作为游客,眼里的荷兰是风车、木鞋、运河、小桥、船屋、海盗、古老美丽的建筑、诱人的郁金香、田园牧歌……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游人脑海里美丽的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