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围攻赛格”?

撰文 | 黄高航、李娜

果然有情况。

最新《西安重点商业项目2019年销售业绩(部分)》出炉,金融棒棒糖对比历年数据发现,西安赛格仍以85亿销售业绩稳居“冠军”宝座,但微妙的变化在于,西安赛格的销售收入增速逐年收窄,相反入市后“第一个会计周期”的西安SKP和西安大悦城分别以约42亿和16.07亿的销售业绩,跃居第2和第4名,合力冲击西安赛格。

去年同期,我们刊文《70亿!谁来打败赛格?》预期西安SKP和西安大悦城会严重分流赛格客源,从今年看这一预期正变为现实,昔日“王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王者赛格:增速同比下滑至19.6%

赛格的知名度不必多言,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商业项目之一,占据小寨十字东北角黄金位置,这几年所创造的商业奇迹令人惊叹。关于西安赛格,闯入金融棒棒糖视野的最新动态是疫情复工后的一篇报道:《西安小寨赛格开业首天:顾客冒雨排长龙,为早进门雨中奔袭》,足以见其受欢迎程度。

▲图:西安赛格国际购物中心

作为长期专注于本土的财经自媒体,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西安赛格自2016年首次进入“中国10强”后的“商业奇迹”。

2016年营业额45亿,同比增长近30%,进入“中国10强”,排名第7,北方市场(16省)第3,西部(12省市)第1,彼时,198个品牌进入中国前10;313个品牌位列西北第1;392个品牌位列西安第1,日均客流量10万人次,节假日突破15万人次。

2017年实现营业额58.5亿元,位居全国商场第9。

2018年营业额70.86亿,全国排名第5,年坪效达到2.83万元,71个品牌销售额排名中国第1;382个品牌销售额排名西部十省第1;483个品牌销售额排名西安第1。

西安赛格连续三年跻身“全国10强”,代表西安乃至整个西部商场“巅峰”,尽管2019年全国商场业绩排名还未公布,但以85亿的业绩似乎悬念不大。

然而,西安赛格在“王者”光环加身背后,所必须面对的,是西安SKP、西安大悦城等新商业势力的冲击,以及业绩增速不断下滑的现实。

通过上图不难发现,西安赛格从2016年的45亿提升至2019年的85亿,营业额持续攀升,但增速却从2016年的30%逐渐下降至2019年的19.6%。

当然,我们承认单体商业是有天花板的,西安赛格也许正在接近顶点,这个符合经济逻辑。但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我们在当下阶段关注的是:面对强势 “围剿”,西安赛格份额已经开始受到挤压。


新商业资本:西安SKP、大悦城强势冲击

同时,从这份重点项目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西安赛格牢牢锁住西安商业销售额第一名的位置之外,居后者的商业体正在加速追赶,这其中,外来品牌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2019年全年销售额在15亿量级以上的商业体,本土名牌只剩下西安赛格一家,其余的4家,都以“外来者”身份成功闯入,并震动了本土商圈。

▲图:取自悦西安

西安SKP:SKP是由台湾新光三越与北京品牌华联联手打造,定位于奢侈品牌和高端百货,2018年5月入驻西安南门商圈,在开业的首年(半个年度)便拿下了24亿的销售成绩,力压一众同行,冲到第二名。2019年销售额约42亿,二次拿下本土商项销售亚军。

▲图:西安SKP

银泰开元钟楼店:2017年我们曾报道,国际医学(000516)资本变动欲将开元嫁王府井(600859),然而却告吹了,最终开元于2018年被纳入了银泰百货旗下,成为阿里系一员。收购了开元商城之后,阿里巴巴直接扩充了西北零售版图,而银泰开元钟楼店全年销售业绩也由2018年的22亿上涨到2019年30亿,同比增长36%。(2018年这一数据是-25%)

西安大悦城:2018年是西安商业爆发的一年,除了5月南门商圈开业的西安SKP之外,12月诞生了位于大雁塔商圈的西安大悦城。大悦城是央企中粮集团城市综合体的核心品牌,其以“吃逛买”于一体的娱乐性业态,成为了西安赛格的直接竞品。这位强劲的对手,开业第一年便取得了16.07亿元的销售好成绩,排在了榜单第4位。

▲图:西安大悦城

熙地港:2016年4月份开业,位于西安市未央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地段的熙地港,有超过280家国内、国际时尚品牌集中入驻,2018年以15亿元和20%的同比增长位列销售业绩榜单第2,仅次于排名第1、全国第9名的赛格国际。在金融棒棒糖去年4月份报道《神秘黑石:买下“西安熙地港”?》一文中曾记录,熙地港作为一名优秀的“种子选手”,被黑石集团收购,外国资本大鳄借此步入西安,被收购后的熙地港保持着和去年差不多的销售成绩15.3亿元,位列第5。

今年的这份榜单究其背后,可谓是五湖四海多点绽放,各路资本打造了西安多元的商业结构,外来品牌的强势崛起,使赛格遭遇到了多方夹击,当然这也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测:还在成长中的西安SKP和西安大悦城会严重分流西安赛格客源,这一次西安赛格不断下降的销售增速,就是证明。


未来之变:“非主城区”有悬机

通过榜单数据变化,我们“力透纸背”可以读出多重信息:西安赛格不再一家独大,新贵不断涌现,消费力提升的同时,本土商战竞争不断白热化,且逐渐迎来拐点。我们预期,西安商圈“一超多强”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但“王者赛格”的增速不会再迎来高歌猛进,市场给其他商业主体留下的空间会逐渐释放。

一超:西安赛格依旧以自身优势,独占鳌头,亦盘踞在西北地区的榜首。2018年,西安赛格全馆742个品牌中,71个品牌销售额中国第一,232个品牌销售额中国前十。2019年西安赛格日均人流量18万,周末22万,已成为现象级购物中心,且这一地位难以超越。

多强:以外来品牌为主,目前已经有了西安SKP、西安大悦城、银泰钟楼、熙地港、中大国际等具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商业体巨头,其营销额占所有商体的约1/3。

但我们更关注的是“主城区”与“非主城区”的变化。

1:主城区:钟楼、小寨、解放路、曲江、长乐路、高新路、龙首路等,严格意义上都可列入主城区,毕竟居住密度很大。此前,《西安市区县商圈发展规划》也在在引导“时尚购物在中心、休闲消费在二环、增强辐射在三环” 的商业服务新布局,但是,非主城区正在发力。

▲图:小寨商圈

2:非主城区:榜单中有两个区域容易受到忽视。其一是浐灞的砂之船奥莱(14.7亿元),其二是高新向南延伸的阳光天地(14亿元),这两个商业中心,其实一开始都有些令人担忧,“人气旺不旺”几乎全取决于周边人口密度。但前者得益于浐灞成体系的招商引资,华夏文旅城等项目的进场,让其以周末休闲游带动了商业繁荣。后者则受益于或者得利益于高新的快速扩张,尤其是托管多个乡镇之后,“腹地概念”向南剧烈释放,入住人口大幅上升。

与此同时,商战的残酷性正在显现。

据数据统计,西安2019年就关停了多家商场,如我们熟知的小寨百盛、群光广场,纷纷选择在某一日悄然落幕。但正如“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赴考场”一般,2019年又有24家新商业中心开业。

让我们回到主角赛格,在我们眼中,“苦战”已不可避免。

如西安赛格与西安大悦城同属曲江片区,二者定位非常接近,体验式消费都占据了大比例空间,“争夺年轻客群”的贴身战已不可避免,相比之下,大悦城天然的“大牌符号”非常夺目。再如西安赛格与西安SKP,尽管赛格悄悄做了多项品牌升级,引入部分高奢和轻奢品牌,“争夺高端客群”的试探战显露端倪,但SKP在这一领域的“领袖气质”早已是全国共识。

尽管西安赛格的优势仍然难以撼动,如在疫情期间,我们曾问询多位承租者,“有没有向赛格提出减租申请”,得到的回复是:“大家都没提,因为来赛格的都赚钱了。” 但是,我们认为,一切都在变化中。

注:这份部分排行榜中尚未收入世纪金花(00162),自2019年被曲江金控收购之后,大概率会重回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