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说:你的性格缺陷,可能来自于有毒父母的“毒素”侵害

除夕夜,我正沉浸于准备过年的忙碌中,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接通电话时正想开玩笑说:“你这拜年拜得有点早啊!”,却陡然听见传来嘤嘤的哭声。赶紧问:“怎么了?”,电话里的朋友说:“我最终还是和我妈吵起来了”,随即传来嚎啕大哭……

一、疫情长假里的家庭战争

挂电话时,朋友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了,然后我却开始忧虑起来。一些平常被我们忽略压抑的东西,却在春节大团圆的欢乐之下刺痛着无数人。尤其是在这个特别的春节假期,原本是鼓足了勇气、换上厚厚的心理防护,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春节的那几天快乐,以为熬过了那几天又能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假装原生家庭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在这个因为新冠状病毒疫情引起的特别春节里,长期的被困让所有的原生家庭问题暴露,比如因为成了父母吵架时的夹板而左右为难,比如因为父母无时无刻的指挥和指责而无所适从,比如因为面对父母时的无话可说而逃到房间里,比如因为隔代教育问题的无能为力而无奈……

二、《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简介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指出我们都有一个情感盲区:人们很难意识到,与父母的关系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成年后的生活被童年时期父母设定的模式所影响甚至控制,这些模式对孩子的情感极具破坏性。

因此你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莫名其妙的愤怒、没有源头的忧伤,很可能是来自于原生家庭“有毒的父母”的影响。处理好原生家庭的关系将会使得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并且将重塑你的性格和人生。

苏珊.福沃德拥有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在多家心理机构和医学诊所担任心理医师和指导顾问,在ABC广播频道主持过6年全国性的热线节目,解除了无数人心灵方面的困扰。

她的著作颇丰,作品已被翻译成超过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如被大家熟知的《情感勒索》。其著作《中毒的父母》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即中文版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由著名心理学家、作家武志红作序,推荐给所有被自我怀疑、焦虑所困扰的人们。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作者在其中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分析了各类“有毒的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对子女造成的伤害。并且提供了三个调查表测试成年后的子女在多大程度上依然陷在原生家庭的漩涡中。第二部分为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列出了一些错误的和正确的面对原生家庭的方式,同时提供了大量实证和细节化的例子帮助人们面对在解决原生家庭问题时遇到的问题,让每个受到有毒的父母侵害的孩子都能顺利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三、识别有毒的父母,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其中有几点让我颇有感触:

1.你不是故意的,不等于你没有伤害孩子

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有毒的父母绝不在少数,比如前段时间拥有百万粉丝的微博大V粥悦悦,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篇文章,说:他们一家五口准备周末去珠海游玩,出发前一晚,粥悦悦在家庭会议上要求孩子们,必须完成当日学习任务才能如约出游。第二天,老大和老三完成了学习任务,老二没有完成。于是,她便把老二——6岁的女儿独自一人留在家中,任孩子抱着她的腿、苦苦哀求哭泣。邻居阿姨和保姆纷纷提出帮助,她却拒绝,坚持让6岁的孩子一个人在家,独自待到深夜。期间孩子自行烧开水泡粉丝果腹,可粉丝泡了许久却仍是生的。

毫无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父母们在其微博上留言说可以理解,表示他们都这么做过。这其实是一个明显的虐童事件,打着让孩子遵守规则的旗帜,行的却是暴君虐臣事。感受、不顾孩子的年龄、心理和实际能力,只想着维护自己的权威,将孩子一次性吓够,便于以后更好管理。

这些让外人看了都心寒的行为和词汇,却指望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们深刻体会父母对她们好的一片苦心吗?在这些父母得意洋洋,感谢自己的心狠手辣之时,恐惧和冷漠已经深深的刻入了孩子的杏仁核里,在未来极有可能引起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学习和记忆障碍。

正如她本人所说的“杀鸡儆猴”,直接将孩子推到了敌人的层面。更有甚者,随后粥悦悦又发布了实际上她是经常打孩子的博文,这就是典型的“有毒的父母”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明确指出有毒的父母就是:他们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性存在,始终支配者孩子的生活。

虽然有毒的父母是因为觉得这样对孩子好才为之,不是故意要害孩子,但是他们在事实上确实伤害了孩子。他们剥夺了孩子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并且自己明目张胆的行错误的事。

有毒的父母会引起孩子的性格缺陷,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损,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

2.与父母对峙,重塑自己的性格

如果你正饱受着生活和内心的煎熬,可以试试《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书中的三个测量量表,看看这些困扰是否是有毒父母的毒素侵害造成的恶劣影响。如果是的话,那你就可以试试书中的一个有效策——与父母对峙,或许能让你一劳永逸地克服直面父母时的恐惧,寻找到生活和内心的解药。

作者说:对峙意味着你要为了痛苦的过去和艰难的现在,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勇敢地面对你的父母。这将是你做过的最令你恐惧,同时也最能赋予你力量的事情。

记住,与父母对峙不是为了报复、惩罚、发泄、而是为了直面他们、克服自己的恐惧、说出实情、重新定位你们此后的关系,重新界定自己。

你要改变观念,将父母的责任还给父母,不再继续为儿时遭受的痛苦经历承担责任。在一切都还没有开始之前,先不要想着原谅父母,原谅只会压抑着你内心悲痛和对父母的愤怒。情绪总要有出口的,压抑会让你将不满迁怒于他人,甚至迁怒于自己。

与父母对峙,能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不再将它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不再做自我惩罚行为,同时也将会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如何对峙,有两种方法:写信和面谈。不管是写信还是面谈,内容都应涵盖四个要点:

(1)曾经你对我做的;

(2)我当时的感受;

(3)我的生活受到怎样的影响;

(4)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此外,如果父母患病或者过世,也可以写对峙信,不寄出去,或者将信的内容读给父母的照片听。

有位朋友终于决定对父母敞开了心扉,和父母聊起小时候,聊起她那时内心的感受,以及成年后依然存在的不安全感。可是还没等她说完,父亲就勃然大怒,指责她:别人家也是这么养孩子的,人家的孩子就成长的特别好,都是因为太脆弱了,我们养大你竟然还不感激!

父母的反应可能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听完你的内容,或者更糟糕。所以在对峙前预测父母的反应,做好面对父母时的各种消息情绪的准备。想好相应的策略,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并加以多次演练。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书中列举了一些父母典型的反应和应对方式,如:

比如父母说:“根本没这种事。”

你可以回应:“你不记得并不代表事情没发生过。”

再如父母说:“这都是你的错。”

你可以回应:“你可以将这些归罪于我,但我不会为你对我做的事承担责任。”

作者说,不存在“失败的对峙”,因为你对自己和父母坦承了你生活的真相。只要有勇气迈出这一步,你就获得了成长,你将比过去更加坚定、更加勇敢。

3.放弃斗争,治愈你的内在小孩

在中国这个讲究孝道的国家,我们形成了一个观念: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们那些灰暗的感受的存在似乎就是对父母的不敬,更别说把它们对父母表达出来了。有的父母将孩子当成财产,等孩子长大了就该是享福的时候,肆意践踏着孩子的独立尊严和生活。对于这样父母,无论怎么样的抗争,最后都是两败俱伤,不如就此放手,放弃抗争。

放弃抗争,不是非要和他们断绝关系,但是也不是要事事顺从他们,而是要在内心深处真正的独立起来:

放弃试图改变父母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

放弃寻找获得父母的关爱和认同的做法;

放弃对父母的激烈情绪反应;

放弃总有一天父母会给予你应得的关心和支持的幻想;

当你终于鼓起勇气认清了自己希望的父母的爱和接受不会实现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已经成年的你去治愈你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

(1)改写历史,重获力量

闭上眼睛,回忆童年时最让你刻骨铭心的伤痛场景,也许当时你是孤独无助的,但是现在你要让已经发生的事实改变。让成年的你赋予你那个时候的孩子力量,让他大声的说不,走过去抱着那个孩子,安慰他,告诉他责任并不在他。

(2)先做孩子,再做大人

也许你很难找到身为孩子的感觉,所以不妨想想孩子们的词汇以及感知世界的方式,然后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用孩子的语言把感受说出来,承认那些愤怒和悲伤,并将它们释放。

如果你的创伤十分严重,比如有长期严重的家庭暴力、性虐待等状况,你更可能需要专业心理治疗的帮助。不要害怕丢人、或者不被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创伤,在创伤超过我们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外界的帮助,寻求帮助也是让自己好起来的基本能力之一。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有毒父母类型和对子女的影响,表明你的性格缺陷,可能来自于有毒父母的“毒素”侵害,并开出了解毒的药方。虽然即使遵循书中的方法,不可能将你的问题在一夜间全都迎刃而解,但是至少可以让你通过区分出个人和原生家庭的责任,寻找到与父母以及其他人相处的新模式。并且重新界定自己,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重建全新的自信和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