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Art We Live

最近的生活状态有点焦虑。

看到英国作家马特·海格的一条生活建议:

“不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试着去发现美。一张面孔、一句诗词、窗外的云、风力田。美可以净化思想。”


偶然想起在广州K11看到的一句话,In Art We Live。我想,如果只能选一样东西来对抗焦虑的话,那一定就是艺术。


Olafur Eliasson

大自然的魔术


Eliasson 的作品更像是关于自然的魔术——绿草地上的白雾装置、黑色空间里的彩虹雨,都像他创造的艺术幻境。

Fog assembly, 2016

他童年的夏天经常在冰岛度过,那里变化莫测的河流、冰川、彩虹都成了创作素材。


2018 年 Eliasson 在北京红砖美术馆举办了展览「道隐无名」。

人们可以在空间里感受环绕的彩虹雨,随着身体的运动,彩虹也会发生变化。明明身处一个几乎密闭的空间里,却如同置身自然。

北京红砖美术馆还保留了这个巨大的黄色镜面,步入这个空间,像是走进了不会落山的太阳。


Echigo-Tsumari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


「越后妻有」在日语里,代表被白雪覆盖的村落。这是位于日本新潟县南部的一片土地,是日本少有的大雪地带。

从 2000 年开始,每三年就会举办一次大地艺术节,草间弥生、徐冰都曾在这里创作过。

内海昭子,For Lots of Lost Windows

在大地艺术节举办前,这里曾是废弃着很多田地、房屋的地方。艺术节的兴起让这个落寞的地方重新打起了精神。

俄罗斯艺术家卡巴科夫把诗歌搬进了梯田里,这些「从天而降」的文字,也鼓舞了梯田的主人福岛爷爷重新开始耕作。

Ilya Kabakov,梯田

北京建筑师马岩松的工作室在这里创作「光之隧道」,隧道口的山水像梦境一样地把人包围,空灵又奇幻。而更美好的是,这些情景都是真实存在的。

Ins:madarchitects

越后妻有就是一片露天的自然美术馆,艺术家们的作品保留在这里,让大地散布着随处可见的诗意。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每三年举办一次,上一次是在 2018 年。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官方网站的活动信息(有中文版)。


James Turrell

我的作品可以把你带到天空

James Turrell 的作品,是在空间里创作各种各样的光,而传播的媒介,就是观看者的感官。


James 曾经是一名飞行员,在 16 岁就获得了飞行执照。也许因为早期飞行跟天空密切接触,在他的众多空间作品里,天空都成了「画布」。他在很多城市都有的 Skyplace(比如北京东景缘的 Gathered Sky),是一个有着天花板开洞的矩形空间,可以让参观者在日落的一小时,躺下来静静观赏天空。天花板的 LED 灯会作为附加光线补充天空的颜色,微妙的色彩直击内心。

北京东景缘的 Gathered sky,From jamesturrell.com

躺在地板上看这个方形的天空,只有当鸟群或者云朵飘过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天空是真实的。

整个空间静谧又抽象,静静凝视一个小时,就像灵魂出窍一样,短暂地离开「自己」,进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

北京的 Temple东景缘 会在每周六、日和周一的日落时分开放展览,如果有机会可以在地图上搜索前往。


In Art We Live